收起

推荐作品
千年时间画廊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AGA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7.6
  • 印象:
    val 很专业
    确定
  • 经营时间:
    24年
  • 展厅面积:
    200平米
  • 地    区:
    北京-朝阳
您所在的位置:千年时间画廊>展览>展览详情

物·语——孙晓晨 申树斌作品展

  • 无图

  • 无图

已经是最后一张,点击重新浏览!

展览介绍

如果把孙晓晨的老相机雕塑和申树斌的系列绘画作品并置在一起,最先给人的总体感受就是这样一种绘画图像与摄影技术间的文化张力。即使我们一再告诫自己,强调孙晓晨的作品是雕塑媒介的观念表达,也难以抵挡这种强烈的文化隐射。这种隐射并不是落在具体的作品之上,而是藉由两位艺术家的作品指向了庞大的艺术史文脉和社会文化背景,重新提请观者回溯到本雅明的哲学命题。

然而,这一命题仅仅只是二者作品并置所构成语境下的话语起点。当一架架老相机雕塑与一幅幅绘画作品同处一室时,这一空间显然被营造成了两种文化交流对话的场域,看得见的三脚架与看不见的画架已经转化为科学技术与手工技艺之间对抗融合的隐喻符号。倘若进一步思考,我们还会发现这种建基于制图术层面上的,关注科学与技艺对抗融合的张力并不囿于摄影和绘画之间,而是整个现代主义以来几乎贯穿始终的命题所在,也是近代文化传播与文明发展的要义之一。1895年,摄影术发明后,卢米埃尔兄弟首次放映了电影;1928年首部有声电影《爵士乐歌手》诞生;1951年彩色电影胶卷诞生;1968年彩色电视发明;而到了1992年的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上,高清电视图像首次问世。我们看到的是制图术的发展,它一步步脱离单纯的平面绘画,配上了声音,增加了维度,变得更清晰,更准确,现在则更加数据化,并且通过互联网科技的发展进而成为可以全球传播的政治权利。科学技术是线性进步的,它的层层推进造就了制图术的多维度发展;然而植根于图像中的美术史现在却少有学者将其与线性发展的逻辑挂钩。两者的作品在文化脉络上把傍观者的视角指引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文化差异上来,这种差异凝缩在科学技术与手工技艺的差别中,凝缩在相机雕塑的文化意象和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最终凝缩在三脚架与画架的文化隐喻里。可以说,这种超越了具体作品的文化互文使两位艺术家为彼此的作品相互赋予了有益的意义,也提供了并置所需的切入视角。

 

 

 

 

孙晓晨雕塑作品《call me》 不锈钢

 

申树彬油画作品


 

主办:三匚创意汇

协办:北京千年时间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