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日升月鴻畫廊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0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34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国外-国外地区
您所在的位置:日升月鴻畫廊>展览>展览详情

龎均80巡迴展-東方表現的龎均

  • 无图

  • 无图

已经是最后一张,点击重新浏览!

展览介绍

關於龎均先生的繪畫

冨田 章

 

 有「日本的油畫」這樣的詞彙。雖然不想將龐均先生的作品以「日本的油畫」來形容。但是,理解「日本的油畫」,就能隱約了解到龐均先生的作品。

  油畫原本是西方的技術。自日本明治維新以後,學習這項新技術的畫家們向訪日的西洋人學習,或是留學而學得此技術。然而,日本的藝術和西方藝術有著超越單純技術之上的決定性差異。也就是對於對象的掌握方法。與其說是方法,不如說是態度或是姿勢更為恰當。

  這個差異,相對於西洋的客觀性,日本通常被視為主觀性較多。至少明治到大正、昭和的畫家們是這樣認知西洋美術與日本美術之間的差異。

以陰影的表現來做這樣差異的示例。在西洋畫方面,把握光和陰影的樣貌。光照射到的物體會產生亮面和暗面,和光源面相反的部分以陰影作表示。相對於日本畫,並不描繪陰影,基本上只會用線條作對象的表示。

油畫技術的學習大多集中在明治時期,像西洋畫家一樣的將寫實繪畫作為目標的日本人畫家,在大正時代之後,邊使用油畫技巧,邊創造出日本風的繪畫。那時,他們參考野獸派、文人畫。野獸派是偏離傳統西洋畫的自然主義,偏向表現主義,是比較主觀性的表現。另外,文人畫的特徵是將中國南宋畫日本化,不拘泥於技巧,將畫者胸中的想法吐露出來的自由筆法。因此憑藉著西洋畫的技法,突顯出主觀性,創造出「日本的油畫」。

看到了龎均先生的作品,會想到龐均先生是否和「日本的油畫」的畫家們有著同樣探索性質的畫家呢?這樣的感想。龐均的畫,當然不是「日本的」探索,而是以油畫來做「中國的」或是「東洋的」探索。使用西洋畫的技術,作極致的東洋畫風的展現。

比如讓我們來看看靜物畫。這邊並沒有將陰影作全部的表現。背景是做同樣的塗抹,桌子也無視遠近的方式作描繪,因此是極平面的畫法。此外,線條也是自由的產生變形的個性。或許說龐均的油畫將水墨畫材帶到自由的境地有點言過其實,但至少是有著同樣的精神。

  以這樣的要素所作成的畫是具有裝飾性的特質。這個裝飾性可以說是和風景畫有共通,但並不是雜亂的裝飾,是根據畫面的構成、線條的性質所作出的,有時以禁欲的微妙要素所構成的裝飾性質。

 另外,筆觸強勁,是明顯的表現主義。當然,可以從這邊看到西洋表現主義所給予的影響。另一方面,以色彩來看,鮮明卻不刺眼,有古早的枯淡,卻也有獨特的味道。可以享受到色彩的個體感。這個色彩,與西洋的野獸派或表現主義,以及日本油畫作品都有不同。

這樣裝飾性強的平面畫面中,有著強硬的筆觸和獨特的靜穩色彩,不衝突的調和在一起,完美而和諧,可看的出龐均的極具個性的人格。

(冨田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