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星空间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AGA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2.6
  • 印象:
    学院派画家 卡通一族 作品像插画 空间不规整 空间小
    确定
  • 经营时间:
    19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北京-朝阳
您所在的位置:星空间>展览>展览详情

与纸纠缠 ——当代纸质艺术国际展

  • 无图

  • 无图

已经是最后一张,点击重新浏览!

展览介绍

《与纸纠缠》带出的对三个纠正的思考

兰 梅

北京星空间画廊的新空间落脚在朝阳区的七棵树。地名的吉祥很重要。画廊的空间高大而神秘,瓦顶砖墙十分彪悍,像粮仓,像纽约的仓库;而事实上这里正是北京纺织行业的一个旧库房。这个探讨艺术家和纸的密切关系的展览旨在借纸谈今、看纸说话,旨在不强调纸上作品的那个纸而又借纸还魂,展的还是能把几代人混在一起的那种复杂而浩繁的艺术情怀。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考虑,我想《与纸纠缠》这个展览也许能纠正当今中国社会对艺术的三种误读。

首先我认为需要进一步纠正对于当代艺术的误读。本次参展的二十多位本土艺术家代表着中国当代艺术的质量、潮流和趋势。当人们乃至业内人士谈论当代艺术时,往往想到的是过去二十年里火爆绚丽的艺术样式,这实际是对当代艺术的狭窄误读。当代,好像是来自对英文某个字的借用,本意是‘当今的’或‘同时代的’;当代艺术被定义为反映当今社会现状,或对当下社会进行反思和批判的艺术内容,外表上早已不局限于某种艺术手法或表现形式。然而很讽刺的是,现如今的当代艺术正有成为新的僵尸的危险,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几乎严重缺氧供血不足。当今中国的和世界范围的艺术界都进入了一种空前反思的阶段,特别是在杜尚预言的‘绘画活不长了’以后的几十年里,很多讨巧、浮华、摒弃技法的所谓艺术都披着当代的外衣,堂而皇之地登上艺术的殿堂,艺术越来越不重视基本功和素养的训练,艺术也越来越缺乏深刻的思想和品位,在经济大潮的驱使下,众多艺术从业者只顾短暂的视觉冲击效果,越发没有了艺术家的情怀、节操和执著。当代艺术正在丧失他的高贵的革命性并已经走入浮夸的廉价亢奋。因此我们清楚地知道:新的文艺复兴时代即将来临,也必须要来临了。

其次我想应该继续纠正我们概念中的被标签化了的所谓中西之别。目前的艺术界对于西方艺术普遍存在两种极端的态度,这也包括在我们的音乐教育中。一个极端是不加思索地崇拜西方,认为只有西方认可的艺术才是前卫的先进的艺术,出现了很多西方艺术在中国的山寨版模仿版; 另一个极端是视野短近的民族主义,它推崇的实际上是流于手艺的各种杂耍,套路主义盛行,并没有上升到应有的艺术高度。两者归一其实还是中国艺术界存在严重的不自信;因为不甚了解西方艺术的实质,因此总不能同所谓西方以共通的艺术语言进行平等的对话,尽管我们对这种深层对话的必要性可以抱有怀疑的态度。

最后我想还应该纠正对纸上作品的误读。纸的家族史是深厚辽阔的,但也常常在概念上被滥用。画布和纸张只是承载绘画的不同材质,其艺术价值是等同的,而我们往往认为油画比画在纸上的作品更具艺术份量;此外,当我们谈到纸上作品时,我们往往想到的是水墨画、书法以及各种版画,在当代艺术的独霸概念下艺术的分类已经非常西化和流俗。其实纸质材料可以赋予艺术更丰富的表现形式,艺术家在与纸张纠缠的生命过程中可以被激发出无限的创意和奇思妙想。因此,本次《与纸纠缠》国际展汇集了几个年代的中外艺术家日常生活中与纸产生密切关系后的一个个结果,而不仅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纸上作品展。

这次邀请参展的艺术家,尽管在年岁上存在很大差异,涵盖了青中老三代人,但他们的文化底蕴及作品本身具有很强的精神共性。他们都活得执着淡定,学识中西贯通,作品高级大气,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是用朴素而虔诚的态度从事毕生的艺术实践。老一辈艺术家包括袁运甫、钱月华、袁运生、杜大恺、刘巨德、王小飞诸先生,他们大多出生于一九四九年以前殷实的书香家庭,很早就接受西学影响,是新中国成立后美术学院培养的最早几批毕业生,具有深厚的艺术功底、高超的审美品位和世界一流的个人成就。中年艺术家或是在国内受过学院派艺术训练,或是改革开放后前往西方磨砺艺术并在欧美从事艺术实践达十几年之久,他们对中西方的艺术宝库都有第一手的颇具深度的了解,自我艺术面貌已然成熟;他们当中的代表人物有马可鲁、倪军、马树青、冯良鸿、马钢等。此次参展的青年艺术家生猛多样,朝气十足,有宋琨、郝强、杨新广、李洪波、温凌、仝天庆、李晖这样的已被大家喜爱的实力派人物,也有雷磊、烟囱、娜布其、刘符洁等极具冲击力的新媒体、新观念和新世界观的出色代表;他们的生猛已超过伦敦,他们的广阔已把纽约甩下,而他们的生活中心是今天的北京。以上几个年龄段的艺术家的文化背景有错落也有交织,艺术面貌差异大同时也有相同的文化源流;哪怕是在对世界艺术大潮的理解和融合上意见迥异,但他们的艺术创作本身我想都明确地体现着中国当下艺术家的强烈的自主意识,这个整体的文化“自性”是清晰和明确的。

Antony Nicoli(安东尼•尼克力)、姚庆章(C. J. Yao)、Robert Bunkin(罗伯特•邦金)、郭旭达(Shida Kuo)、黄本蕊(Benrei Huang)、Jenny Tango(詹妮•谭构)、Komar & Melamid(科马与麦拉密)是来自北美地区、台湾和前苏联的艺术家。他们的参展作品使我们看到这个时代里不同地域艺术家的创作风采,他们对纸的情感,唤起了我们自身对纸的发明国可以有另一个角度的思索。因此我希望这个展览可以促进地球上不同国度和地区的艺术家对于纸的渊源的回望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于文化交融的深层次沟通。

《与纸纠缠》是对艺术家与纸的情感关系的探讨所做的系列展览的第一个,展览也将会在其他城市展出。星空间画廊位于北京朝阳区七棵树创意园,展览到2013年10月13日结束。

*策展人兰梅,毕业于北京的外交学院和悉尼大学,长期从事中国与欧洲的艺术和教育交流工作,主要译著有《科学怪杰狄拉克传》(2014年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现主持北京“芥子园”(the guanxi house)艺术、科学和生命哲学等跨学科人文论坛和艺术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