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东顶影像空间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7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13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河南-安阳
您所在的位置:东顶影像空间>展览>展览详情

安阳当代摄影三人展

  • 无图

  • 无图

已经是最后一张,点击重新浏览!

展览介绍

再 观 看
    -----------安阳当代影像三人展
   
    80年代,当摄影人都在黑白纪实摄影的道路上努力累积的时候,一批以探索各种技术手段达到追求自我表现融入当下社会思考的影像作品相继问世,这些具有当代属性的影像作品像《地平线》那群呐喊的人一样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从20世纪初开始,随着西方社会进入现代时期,出现了与古典艺术和近代艺术不同面貌的现代艺术,它的突出特征是在艺术形式上不再以写实的风格为主,而是体现艺术家个性的观念和形式语言。当代艺术的艺术性发生了语义的转换,进入到艺术性为艺术目的和意图服务的境地中,而不是传统的形式艺术性或技法的艺术性,这通常也是人们直觉判断是否具有当代艺术性的一个出发点。这时候的当代艺术的判断,是它是否贴切地满足了艺术家的追求、是否融合了他/她作为艺术家的感知能力、是否它传递了艺术家的经验反应和艺术历程的理解。
    当代中国语境中,西方思潮被一股脑介绍到中国,成为中国艺术家实践的借鉴,发挥其影响。通过吸收信息,在形形色色的艺术实践中检验和激活我们自身的文化环境和语境,形成自己一套方法论,成了艺术家搭建和形成自己的艺术框架和语言的基础。
    现在,人们可以说我们所处的历史时刻恰好就是这样的境况,我们于其中重新考量----不是抛弃、不是反对,而是分析和重新思考当代的规划。
    
    艺术家置身的是今天的文化环境,面对的是今天的现实,他们的作品就必然反映出今天的时代特征。现在,当代影像在大批量消费影像,而且大批量的生产影像艺术的时代,成为一种大众文化实践。
    此次展出的赵丹波、张洪斌、郭平的作品广泛使用参照物的综合性影像艺术,涉及与当下的历史情怀有着诗意的密切联系。当然,他们的作品就像杰瑞 · 尤斯曼的摄影蒙太奇作品一样,在当下引起了强烈的争论。
    他们的作品有意识地将视觉元素合成在一起,完全看不到拼合的痕迹,合成的元素是从哪儿开始,从哪儿结束。这种方法对影像自然主义者提倡的“先成像”来说,提出了激进的表达方式。人们习惯认为摄影必须代表镜头前的事物,而合成照片却描绘了不可能发生的影像,制造了混乱的信息。
    这些摄影作品改变了摄影本身的表达方式、主旨和发展方向,称之为“后成像”的概念。作品不是记录“真实事物”某一刻的表象,不是存心混淆观众的视觉,让人们以为世界就是这样图像所表现。相反,他们竭尽全力创造出许多复杂的、迷人的、不可思议的、怪诞的作品证明他们的创作方法的存在的价值同时,展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连贯视觉再观看的方式。
    
    在安阳,他们三位在胶片年代都曾是有着不同风格的摄影家,随着数字影像技术的到来,他们又一次运用新的思想和手段,蜕变为探索当代影像的艺术家。如何看待这一蜕变过程中生产的作品,此次展览选取了他们三位少量的典型作品作为展示文本,力求探寻他们如何发展出自己一套工作方法,不仅对创作本身并同样对其产生语境的洞察,而非仅停留于作品外在的拼贴和挪移化特征。这些形式所反映和表现的都是现代社会变化给人们带来的社会心理特征,都是艺术家对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其中的积极成果丰富了人们的审美经验,开拓了艺术的视觉表现空间,其中的问题是因为缺乏共同的艺术标准和过分的个性化,但这恰恰显示了,安阳的影像的当下是个什么形态,这不仅包含了技术、审美,也带入了时代的思考和映射。
    
    新的艺术要求人们抛弃普适性而转向对多样性、差异性和混合性的探索。他们的影像,已经超越了一般影像的理解力,把观众带入了一个常规类别都土崩瓦解、不确定的境地。当然,他们的影像作品仍然在探索实践中,但各种努力都有它的价值,培养影像观众,激励同行创作和实验,帮助人们做好心理准备接受电脑制作图像时代的来临,可能这些价值需要多年后才能显露出来。
    
    
    
    
    
    马晓东写于 安阳东顶影像空间
    
    
    注:当代艺术泛指正在发生的文化思想的视觉艺术,当代艺术运用绘画、雕塑、摄影、录像、装置及新媒体等艺术形式记录和反映了当代社会形态、思想走向、人心变化等真实图景。不仅如此,优秀的当代艺术也具有前瞻性,预示未来社会的文化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