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良和慈航文化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9.5
  • 印象:
    沙龙高雅 优雅 格调
    确定
  • 经营时间:
    11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四川-成都
您所在的位置:良和慈航文化>艺术家>艺术家详细页面
陈十田

陈十田 在艺搜查询

出生年份: 1975
籍    贯: 四川-达州

艺术简介

陈十田,号土, 土园 ,1975年生,四川大竹人。军旅十六载,曾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被评为“德艺双馨”艺术家,工书画印,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师从吴悦石,居北京。

陈十田现为中国美协创作中心画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新疆美术家协会会员,新疆书法家协会理事,出版画集有《墨档案、陈十田卷》《当代最具学术价值画家之陈十田卷》《陈十田书画印》等,被评为当代最具收藏价值的画家,作品被多家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

陈十田擅长中国画、书法、篆刻。山水取法宋元,于倪瓒、王蒙、石涛、渐江等得力尤多;花鸟取法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等。其画作拙朴温润、悠远静谧,机杼自出、古意在焉;呈现出祥和宁静、飘渺神秘的诗意般画境。书法宗二王、米芾、苏东坡、沈曾植、赵之谦、金农;并取法北魏碑版、金文、甲骨,章草、汉隶。其书作笔法跳跃、点画俊厚,魄力雄强、气象浑穆,恣肆奇倔又不失温文尔雅。篆刻以甲骨、金文入印,造型奇谲恣肆、浑穆朴拙,运刀雄健酣畅、意境丰裕雅致,风格独特而又不乏古意。以书入画,印从书出,其书、画、印静穆高古而又协和统一,极具艺术特色。

诸家评说(一)     

“圆融”与“渐进”

——浅议陈十田其人其艺

文/刘洪郡

画中国画欲搞个明白非忠实于心性不可。中国画的笔墨讲求圆融、含蓄;讲求笔笔分明、笔笔生发;讲求水晕墨章“运墨而五色俱”和“墨不妄施”的佳境;更讲求笔墨本身的造型规律以及无限的美学空间。当代杰出画家陈十田长久沉潜于中国笔墨之道不断探索、实验、矛盾碰撞,法度推敲,徜徉自然,以心体物,以物观我,反复砥砺,层层递升,遂底蕴朴厚,情怀开阔,神清气爽,阴阳再次互换之时获得了精神的永恒。

陈十田一直恪守着中国画笔墨的“写意精神”,他步履踏遍名山大川,衔云涉水,“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细细辩证着“大道”中所阐述的“大白若辱”“大制无割”“大象无形”“大而不肖”的艺术原则。《庄子》中亦有“不形而神”(“大象”不可被“形“拘)以及“不形之形”(浑沦朴素的“元气”不能被割裂)的“似不肖”的论点,衍生为艺术即是“似与不似之间”。十田与先哲圣贤心有灵犀,他以书法意趣,篆刻格局直入山境水情间,且一直“见素抱朴”兼“计白当黑”之式。虽攀援过程永无止境,而十田稳稳把握了中国艺术精神的“道根”,文脉清晰,自然笔端流露乃为“正大气象”。

以理论之,先贤已备精论,如:洪谷子的“搜妙创真”以及在谢赫“六法”基础上提出的“气、韵、思、景、笔、墨”之“六要”论。观十田山水,在舒畅展现景物性格的同时也看到了他“瘦骨清象”般的出尘气格,端倪出了生活赐予他的“坚韧”与“骨气”。他实实在在把“自己”画了进去,这已非常了不起。所以,若论“六要”,十田在“气韵”“笔性”及“思想”方面上升了境界,他深入开拓着“外师造化”的优良传统,“尽广大,致精微”,面对真山真水的细微体验并加工成为心象的过程中亦不失自然气候、季节、地域差异之微妙。品他的华山写生、雁荡山写生、青城山写生等系列创作,十田的优点确是:圆融与变幻。还有一点值得肯定:陈十田无论画何处山水,作品风格非常统一,就如傅抱石先生无论写生到何地,他的“抱石皴”均可发挥自如,最见“自家本色”。这并不是技法的重复,而是自觉把技术演变成了一种文化秩序、艺术语境。画画儿最后是画思想,生发文化要义,十田二十几年的基础锤炼,不急不躁,不专摹崇拜某一家,亦不陷入“我执”的局面。他一如既往,饶有兴致地揣摩传统,精心地抽取古人的“妙法真谛”并努力植入画面“化为我用”,他意识到:面对先贤的艺术成就,我们如能在其基础或在某一“层面”,哪怕再向前推动了一点,就已难能可贵。当然,这一“点”何其难也,黄宾虹做到了,齐白石也做到了,潘天寿、陆俨少把传统的特长努力发挥了。而在当代,传统的人文语境去而不返,文人阶层不复存在,快餐文化生产的乃是信息碎片的集合体,传统脉络抛之甚远。陈十田对待传统文化情真意切,画面散发纯净质朴的气质,看出了他坚持的艺术主张是:“体物缘情,澄怀观道”。他以“传统精神”先入为主,以真山真水为信息载体,并从书法美学上汲取营养、发掘契机。他于传统继承上刻苦体悟,他于时代需求上食古而化、勇于出新。

我以为人生享受的是“发现自我、坚持自我、超越自我”的修行过程,为着一份永恒的荣耀与美好。就如画画儿:刻意而陷入“摹古”无出路,凌空“创新”亦无意义。中国艺术的中庸之道十分高明,讲求“精神层次的驾驭能力,技法实体的演变与操作能力”,缺一不可。最忌讳的就是“艺术图式”的僵化单一,功底不牢而致浅薄欺世,即无“难度”可言。我们追求的“永恒”就是一个“永久生发‘活力基因’”的“精神场”,“变幻的质量”一直是主题。这需要画家综合修养的博大与精深,并最后“贯通”。面对当今学人,这仍是介于一种使命与理想之间。而最切实际的行为是在有了充足储备的前提下,个体生命体验顺利地浸入,心性花朵得到尽情地舒展。陈十田用功砥砺,他把自己的心性顺利而自由地移进了他的“十亩方田”,精耕细培,也便自自然然收获着一个个鲜活的果实与欢乐,这都属于他自己。如此这般,我们有了新的体悟:对待每一事物的成长发展,辩证起来是更需具备大情怀、大境界的。

下面就让我们细心体味一下陈十田是如何贴近传统并生发“自我”的。自元代赵孟頫就主张作画要求“古意”,倡导“书画同源”,强调用笔的书法趣味。陈十田的山水佳作已颇具“古趣”,他的书法笔意与画面布局相映生辉。他的书法碑帖结合,转折关节的遒劲篆笔,结体的古雅端正,时寓奇险,全局势密而形巧,这是就轻驾熟的能力,求的便是“大巧若拙”的高度。十田对魏碑的峭拔洒秀亦能神会,兼对唐楷、行草的法则吸收我用,再以他多年的篆刻实践,深谙理趣造势之妙,他今后的书法创作必然出现鲜明的本家气象,终与他日益攀升的绘画意境合二为一。于是,“随心所欲不逾矩”,以字法入画,以画法解字,中国文化的哲学精义也便在一个个环节突破中尽放异彩了。陈十田的艺术自由之境将无比广阔,成全了真实,也便是在此领域积累了一份功德吧。

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高峰是在元朝,巅峰代表首推“元四家”,只因他们充分发挥了文人士大夫的写意情怀。黄公望年过七旬仍游山观水随时模记,他不主张刻画真山真水,而是借山川之形通过笔墨以抒情,直写“胸中逸气”。陈十田对元代山水乃至后来的“四僧”研习已久,“笔墨当随时代”,不论理解为“担当”还是“应当”,十田都紧贴时代脉搏,并自动为尽一份文化人的责任与使命而认真努力,他承传着古人的问道传统,真实感受于现实生活的快速变幻。从他的画面我们不但能进入“可居”“可卧”“可游”的脱尘仙境,亦能感受到一位当代画家可贵的普世情怀:坦荡、包容、开拓、充实、和平、文雅。十田也确确实实是以“君子风度”来做人为艺的,复观他的山水作品,我们也体会到了尘世的爱与温暖。今天的“出世”或“避世”对知识分子来说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虚设”,刻意便是虚伪。就如董其昌或八大山人,他们的画面被视为有“禅意”“神品”或者“逸格”,终究还是渗透着人性深层的渴求与欲望。董其昌内心复杂,只有在绘画时片刻超脱,平淡天真之余内心耿介不平之气化为了蕴藉;八大画面安详、宁静、寂寥,并不一味愤懑孤崛,即使参佛悟道亦难抑制心中对曾经尘世美好的眷恋,八大的画面是隐含着富贵与热度的。所以,艺术贵在真实,十田就是非常忠实于内心感应的人,他给我的印象自自然然、朴实稳重而真诚,夸夸其谈与他无缘,“炫才耍技卖弄玄虚”他所发笑,他谦虚问学,善于倾听与思考。他平淡朴素的言止中掩藏着一颗火热而善感的心灵,激流潜涌,万般情愫流注笔端之时,他便可很幸福地展示自己了。“大味若淡”是十田目前画面的性格。

相对技法,格调更为深刻,往往发自天性的熏养。陈十田清醒一个道理:只有真切感知自己,懂得超越才是最有效的。效法他人或者人云亦云,无个人之见解最为可悲,艺术评论必须客观公正。十田是以入世的姿态,豁达的态度,随缘的心性,积极勤奋的劲头,深入生活提炼生活的。同时他亦在“隐”,把负面的情绪与干扰,把灰暗厌恶的负面因素排拒在心门之外,精神上的洁癖会让他享受寂寞与安宁。陈十田军人出身,坚韧执着的骨性加之文化人的“克己复礼”,他学得更为包容,对情操的恪守更为坚定。相对当今画坛的一些“杰出”人物,他们或为“政治”配彩,或于“职位”焦灼,或对“金钱”下跪,或入“邪道”疯狂。痴于作秀,诱于俗欲,践踏良德,亵渎真诚。我想,“人品不高,落墨无法”,这些人儿还没入中国画的门,他们应尽早改行会有大成。“为人的品质”是画坛永远公认的一个标准,今天的市场体制极为残酷,瞬间儿便检验出了一个画家的“真身”。我观十田为人,如画儿一样,真实靠谱,热情大方而无求,正直无私很率真。面对物质,他取之有道,忠实对人与心,他坚信修得善根,一切“障碍”都会化解。画画儿的人本来把画儿画好就是了,精神当然为毕生追求,物质的过度攀比实属可笑。十田的淡泊明志会使得他在同辈人中攀得更快、更高、更远。

面对传统,十田在技法上夯得已然给力,曾见他临摹云林山水,古淡天真,宁静致远,造诣非凡;也曾见他临摹宋代院体的工笔花鸟,富贵典雅,气闲神活。长久的沉浸必然使得他的绘画能力潜移默化来施展。十田的山水用色也为朴实,基本花青、赭石两种互衬,画面线条交错伸展,他擅长留白,山石皴染随地域及阴阳变幻灵活把握,保持着朴素、明净的基调。现在,他又受业于当代最具文化的代表性画家吴悦石先生,在艺理与文脉方面将获得深厚的滋养。在超越技法,咀嚼精义,感觉充盈之时,就需要有一定明朗化的理论范畴作为指引了。十田的艺术信念是站在传统笔墨精神的立场,坚持走风格鲜明的创作方向,求直抒心性,画出思想,提炼笔性,格调超凡。

论艺之余,我又细问起十田的绘画经历,他曾在新疆军旅生活16载,一度从事部队的文化宣传工作,生活舒适,前途无忧,但为了艺术的追求,他最终勇敢取舍,卸下军人身份,独自来到中央美术学院痴心虔修,之后便是凭借他的敏悟天资与“做人”魅力,成功地融入京城画坛,并定居下来。十田生于四川大竹,家乡的好山好水,美丽的人文情怀一直缠旋在他的梦里,同时西北的厚重、雄浑、质朴、包容,也震撼着他的灵魂。陈十田外表一副南人北相,性格除了灵秀特质,更多的是圆融与大气,还有不尽的豪情。所以,他的画面也带给了我们正面积极的能量,很快感受到纯朴浑厚的气息,使得印象鲜明而深刻。

“土园”是十田所用的斋号,这与他的名字相左右,“十亩方田”所营造的园林风景是他心灵的栖息所。土生金,十田过得很富足,金生水,十田的才华潺湲不绝,就如他的云水空间,明净空灵处“变数”颇丰,仍可不断深入、生发与概括,心性尽可坦荡舒展。所以,他所要开拓的是大家境地,绝不是仅靠一股才情而短暂驻留。就如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绝不是仅靠才情充盈而成全的艺术,那种质朴拙秀、势强开合的内家品性乃为长久之根本。十田有此潜质,并且他是如此年轻。

陈十田面对传统心领神会,他在“土园”里精心栽培的果实又要真实落地了。

诸家评说(二)   

最忆是十田

王渐鸣

丹青荐,力荐是十田。

搜尽奇峰打草稿,

师多造化得心源。

云水路八千。

这是怎样的一个男子?他如何得来这神奇的功夫?

他说他一生是土,他说他行中问道。他守着一方砚田,就感觉有了十亩庄园。

他的童年在四川大竹的山中度过,上山打柴,下河摸鱼,性格中有了山的笃静,水的细腻。少年时起他有了画家梦,梦中的他曾随清湘道人的一叶扁舟漂游南北,也曾为王叔明掌灯研墨,还有董源、巨然、倪瓒、石溪、梅清、弘仁、渐江,他都曾一一随他们登山观海,宛如画中那个抱琴的童子,恭敬而幸福。

一梦醒来,恍然已是二十余年!其间他在新疆服过兵役,到北京读过美院。但更长的时间,他是跟随古人,悠游在唐宋元明清的画卷里。直至如今,他学得和古人一样,做了个白衣卿相,在艺术的王国里自由地逡巡。

他矢志“寄兴笔墨,写意山川”,步石涛之履,“搜尽奇峰打草稿”,于是足迹所至涉遍巴蜀,远及神州各地,如威海,如雁荡,如华山,如五台,如青城,如终南,凡可图画处,必亲往焉。每到一处,得稿甚多,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取舍改造,图真传神。

一切山川,都是地上之图画。他行走在其中,把自己也融为了一道风景。

 

丹青妙,绝妙是十田。

净净清清还简简,

幽幽淡淡复绵绵。

笔墨幻万千。

他的用笔很轻,很净,很简洁。

他的墨色时浓,时淡,很丰富。

他的意境很幽,很淡,很悠远。

笔与墨,是中国画的骨肉,又有哪个秀气的孩子,能少了水的滋润?水与墨的冲冲破破,将云雾的体积和质感表现得那么的恰到好处,仿佛一拧就能拧出水来,再呵一口气,那云就要变作雨滴掉落了。

洁净的画面,一如他面对的不曾被尘嚣污染的山川,天空旷朗无尘;亦如他内心那个澄澈的世界,波澜永远不惊。

够了,有笔、水、墨就够了,他借此便能幻化出万千气象,春云夏雨,水瘦山寒。有时,他也偶施淡彩,用花青,用赭石,仍然是那样清清爽爽,干干净净,幽幽淡淡。

清新简洁,韵味悠长。我什么时候又走进杨万里的诗歌,在人间四月天里,在菜花丛中,成了那个追赶黄蝶的少年?

 

丹青忆,最忆是十田。

竹树似浇泉似练,

峰峦如黛雨如烟。

山色有无间。

从打开他的画集的第一页开始,我相信我在他丹青构制的山川里迷路了。

小桥。流水。山路上横生的野树。

古寺。荒村。吊角楼支起的酒旗。

我满眼的是山啊,树啊,循着弯弯曲曲的石径,却总走不出世外的桃园。

抬眼望去,云雾缥缈。哦,是一场不期而遇的雨,刚洗过翠绿的树叶,驿亭畔的那株芭蕉低垂着阔叶,在倾听山泉的清响。

那是雨气呀,还是晨雾?润泱泱的,叫人想张大口来呼吸。在濛濛的云雾之间,我仿佛听到桨声欵乃,仿佛听到浣衣女的嘻笑,还有隐在山之一角的村庄的鸡鸣。

但我寻遍他的三千云水,江上人不见,独有数峰青。

                                        2012、4、23 凌晨一点

诸家评说(三)

土 园 之 气

                             ◇王研充

十田君,号土园,川东大竹人氏。

识君之前,神交已久。识君之初,即邀至住处,展卷对晤,挥毫如雨。其沉静中有散淡,直朴中见真诚,谦恭而又自信。观其花鸟之作,有赵之谦之秀润,吴俊卿之浑厚,才情隐见,知其人固非天山所囿者。不久,果负笈京华而不返也。

十田居京日久,胸次愈开,苦参古贤,转益多师,勤于修持,唯求精神旨归。其画欲造古淡,而撷取繁茂之姿。深悟王叔明、大涤子之艺理,于倪高士处得其简约。故其山水以枯渴之笔氤氲而出,清气逼人,以意为胜,直入逸格。书则碑帖相融,多法赵之谦而参章草意。治印一途亦未远疏也。

十田虽久居京华,不染京气,一以贯之者“土气”也。有十田自刊印“一生是土”为证。予以为“土气”者乃自然之气、淳朴之气、元始之气。刘勰讲气,韩愈、苏辙养气,具本孟夫子“浩然之气”。盖历代名士皆具土气,陶元亮之采菊东篱,王右军之兰亭书禊,苏东坡之大江东去,石涛之收尽奇峰……。土气是徳,艺以德为归。嗟夫!十田未至不惑,得气在先,艺将远播矣。

                                                                            辛卯夏月于西域契研山房  

诸家评说(四)  

陈十田印象

                                                          /崔传富

 

2005年8月,乌鲁木齐、青岛、郑州三市书法联展在青岛拉开帷幕,三地书家汇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喝啤酒,吃海鲜,谈诗品字,相见甚欢。期间一起参观位于平度境内的天柱山北朝摩崖石刻。为尽地主之谊,我自告奋勇充当向导和解说员。来自新疆的几位青年书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就有军旅书画家陈十田。

9月,三市联展移师乌鲁木齐举办,我随同青岛书法代表团前往,在北国边陲,我们又有了第二次握手。分别不到一个月,我们却像老友久别重逢一般感到分外亲切。可能是性情相近的缘故,加上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谈话非常投机。徜徉在展厅里,逐幅品评作品,交换意见,论书坛现象,叹百态人生,不经意间加深着我们的友谊。

此后我便处处留心十田。知道他不久就到中央美术学院深造,主攻中国画,毕业后又定居北京。每每看到他参加各种活动和入选展览赛事的报道,都替他感到由衷的高兴。每逢节日,总能收到十田祝福的短信,字里行间流露着真情。

陈十田1975年出生于四川大竹,名永全,号竹居士,十田是他的字。我不知道他为什么取“十田”为字,但亲近田土的人都有一种本能的质朴;“竹居士”或许是在纪念他的家乡,“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心中有竹的居士,更大的心愿无非是守住那份雅洁。与十田交,感觉到一种沉静练达与老成持重,谈吐温文尔雅,气闲神定,如饮醇酿,如沐春风。以我几十年的阅历和经验判断,十田应该是个质朴、雅洁的君子。那种落落大方和从容不迫不是伪装出来的,是灵慧、才情、学养的本能流露,是长期陶铸涵养的结果。

陈传席教授有个观点,大学问家都有迁徙多个城市的生活经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不但能丰富人的阅历,还能开启人的思维。十田少年从戎,从巴蜀大地来到西域,军旅生涯十又四年。蜀中风情,大漠风光,练就了柔情,铸成了风骨,使年纪轻轻的陈十田,在部队上屡屡立功,已成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创作中心创作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京东美术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新疆书法家协会理事。一连串的头衔,在不断印证着陈传席的这个观点。
    我习惯把人和作品联系起来作比较,我以为书画作品所要表现的内容,即人的本能流露。每每比较,基本上是毫厘不爽。十田涉猎面较广,举凡书法、绘画、篆刻,均有一定造诣。书法又涉及诸体,绘画兼修花鸟、人物和山水。以十田的年龄和阅历,兼收并蓄,广采众家之长,充分积聚养分,为以后的厚积薄发打好基础,是聪明之举。书法以行草书见长,碑帖兼融,用笔老辣,看似信笔涂抹,点画狼藉,不事修饰,实则来源于传统,只是巧妙的吸收了今人的创作成果。这与他十几年从军西域的经历和质朴敦厚、老成持重的性格吻合;花鸟能看到吴昌硕、齐白石和八大山人的影子,逸笔草草,格调不俗,靠的是悟性和才情;十田近年来在山水画上用功最勤,也最见功力。他的山水画立足于传统笔墨,取法宋元,参入自己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理解,努力探索自己的艺术语言和符号。今年春夏之间,十田与同学结伴到太行写生,盘桓月余,收获颇丰,境界为之一变。太行的山山水水与王蒙、倪瓒的烟云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笔墨间充溢着古雅、淡定和野逸,令人不忍释卷。十田的书画篆刻尽管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整体风格,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注重传统,充满浓厚的文人气息。单从许多作品长长的题款,就可以看出他有着比较扎实的国学功底。有些题款寥寥数语,语言生动,言语贴切,与画面内容相得益彰,又给读者以启迪,这是文人写意画必不可少的。十田出身军旅,军旅生涯铸就了作品的风骨,但他骨子里到底还是文人,他的作品能充分说明这一切问题。

今年9月初,我到临沂参加《书法网》举办的《“南潮北风”南北书坛精英联展》开幕式,又与十田兄不期而遇。听说他要出版作品集,高兴之余,拉拉杂杂说了这些,权为祝贺。

 

诸家评说(五)  

文人的画的前世今生

——记画家陈十田

 

文人画,往往被称为“士大夫画”,其强调的是诗情画意,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题诗,或以诗作画。其作品大都取材于山水、古木、竹石、花鸟等,表现手法以水墨或淡色写意为多,代表人物有唐代王维、元倪云林、明董其昌,清八大山人、石涛、吴昌硕等。

文人画不仅能带给欣赏者一般的审美愉悦,而且更能启人心智,发人深思,令观赏者深深感悟到作品所透露出的文人画家的思想情调、人生体验和文化精神。作为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传统的一个国画类别,文人画的当代创作水平和民间鉴赏力都在考验着我们对中国石典文化中人文精神的把握能力和传承能力。

文人画讲意气,强调“得意忘形”,以“气韵生动”为最高的审美标准。但是画中有无气韵主要来自于画家人品的高下,而人品的高下又在于个人知识、才情、道德、阅历、气节等综合素养。事实上画之意气、气韵就是画家人格、思想、才情的综合表现。郭若虚说:“凡画,气韵本乎游心,神采生于用笔”,这就要求艺术鉴赏者也应该有超越一般人的才情 ,不然以形似论画往往被认为是俗人之见。

同时文人画又是非常重视笔墨意味,董其昌说:“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笔墨在山水画中有独特的审美意义,甚至是绘画成败的关键。但是要达到笔精墨妙靠的是勤学苦练,靠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学养,行万里路是生活。文人能文,善书,人生阅历丰富,这正是一般工匠画家所不能及之处。所以陈衡恪说:“文人画颇占势力,也怪不得这种画占势力,实在是他们都 是有各种素养,各种学问凑合得来的”。

陈十田,7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画家,却能深得传统的水墨意蕴,遵循着“以古为新、以古乃佳”的审美标准,同时参入自己对生活、对自然的理解,成为传统文人画的当代阐发者之一。陈十田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创作中心创作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京东美术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新疆书法家协会理事,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并被多家艺术机构及个人收藏。

如本期所示藏品,陈十田的画有一种高旷空灵,风韵别致的美。作品中往往峰峦浑厚、草木华滋、近树数株、遒劲多姿,杂树错落间茅舍屋宇若隐若现,溪水流淌,依稀可闻潺潺之声。。。。。。业界评价,他的画受石涛、八大、沈周、王蒙、倪瓒等影响颇深,是循着古法发展的脉络不断前进的。他的文人画创作得益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传统正确的领悟,走上通向中国画精神旨归的大道,其二是对传统法则的掌握和运用,善学活用古法,而不亦步亦趋,从而可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这种领悟传统、感受生活的治学思路,也给他的山水画奠定了很高的起点。

 

                                                                                   瑞安日报作者董震宇 、王家燕

诸家评说(六)

 性情笔墨——多情的陈十田 

文/ 老 庄

  

艺术作品贵在载情,艺术世界是情感流动的世界。

  山水画在艺术家的笔下呈现出姿态各异的美:或苍劲雄浑,或儒雅含蓄,或淡逸清心,或冷艳幽深,或高旷空灵,风韵别致。。。。。。这些绽放异彩的美,无不是艺术家用笔墨表达自己体味的人生,感悟自然,情感的流露,气质的表达,审美的取向及学养的彰显。

  接触到十田的或看到过他作品的人,都有一个共同感受:十田是个多情、多才的艺术家。这种多情不仅是表现在画上,也体现在他的为人为事上。在他的作品中可看到对自然一草一木、一石一鸟的感情,多情才能多才,十田于山水、花鸟、书法、篆刻皆擅。在他的山水画中,明显可看到取法之宽之远,他曾言:“学画取法要横到边、纵到底”,意为上追宋元五代,下取明清近现代,这种纳百川而归宗的学习方法使他受益颇多。艺术上的多情才能激励动力,有时真赞叹他几倍于人的精力,几乎相隔几日就能见到他大摞临摹稿及创作稿,他用十二分之精力去挖掘传统艺术之宝藏焉能收获不多?

  十田的画是以一种高旷空灵,风韵别致的美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他的作品中峰峦浑厚、草木华滋、近树数株、遒劲多姿,杂树错落间茅舍屋宇若隐若现,潺潺的溪水惬意的流淌,让人向往,让人有种密而不繁,旷而不空的美韵。他的画受弘仁、八大、倪瓒、王蒙等影响颇深,是沿着古法发展的脉络不断前进,他曾戏言“能在古代大师们的剩羹中取得一勺定能充饥补体”,可见他对古法的多情多专。十田的画有繁体、疏体两类,繁体密不透风,情之所至挥毫泼墨,满纸烟云;疏体言简意繁,笔墨少而意境深。

  十田是个外表沉静、温文尔雅、不擅张扬,而内里却是灵气、才情 、学养、功夫兼有之人。与他相识定能相知,他的真诚、直率很具感染力,和他一交往总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十田乃军人出身,又于西域生活十几载,举手投足间有一种沉静、干练,他身上的灵气、学养、品德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也体现在他生活中的点滴上,因此相交了很多书画界的朋友。在而今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时代,能有十田这种多情多义且多才难能可贵,这也将成就他在艺术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诸家评说(七)

高飞的十田

文/李冬

 

十田黑眉长目,骨格清奇。我觉得他挺适合穿一身古装,就像山水画中经常出现的那种头戴逍遥巾、身披大袍、脚穿云履的名士。有所不同的是,他手不持杖,而是腰间多佩了把三尺宝剑,这是因为他曾在我们遥远的西部边疆当了多年的人民解放军,真可谓文武双全呢。

在新疆军区的队伍里,是出过几个很利害的画家的,十田当算一个。好多年前,他的作品便明朗地表现出他是个迷恋古典精神的人。这种迷恋是朴素的,也是长久的,自古以来就在中国的文人墨客的身上流行。同时,也对应着人们在生存现实中的反省。十田以文艺特长入伍,有个很不错的起点,依我所知,在部队里能坚持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那可一定要有着不同寻常的意志品质的。

记得有次到他那去串门,院前正在搞扩建施工,有人用一大块宣传画挡在了围墙的缺口处,以隔开街上的喧嚣。为方便进出,又在宣传画上撕开了个大洞,好玩的是这洞口正好开在画上一位名人的腋下。所以,我们几个是从这位高抬贵手的名人腋下钻入钻出的。我当时就暗自笑道:既然有此等大牌人物把守,看来洞府内一定有高人啊!十田的那间寝室在一个剧场内,屋子不大,但利用到最大,桌上几上堆满了书籍和印石,墙上也挂满了书画作品,唯有齐整的床铺显示着主人军人的身份。一一细看过去,不由得感叹四川真是好水好土,赋予他这么好的悟性—十田果然高人也!

我总是会想起他画中的一只鸟来。那是一只笔墨简练、造型奇异的鸟。第一眼看去似有八大之鸟的味道,但再看就发现它们是不同的。十田笔下的鸟儿没有八大的阴郁诡怪,他的鸟儿是机敏中不失温良,练达里透出稚气。最为令我叫好的是这鸟儿扭颈谛视的神情。画家每每会于自己笔下的形象自况,陈十田当然是一样不甘心自己的处境并珍视自己的远大抱负的。很明显,十田画中的鸟不是凡鸟。在他的题画诗中有这样两句:不应常在藩篱下,他日凌云谁见心。哈哈。

就在几年前,十田果然高飞而去,飞到了京城,在那里纵情鸣唱、潇洒飞舞……如今,十田的笔下更多的是一片平和、恬适、幽趣的境界。由此,他应该是享有许多福气的。

 诸家评说(八)


很久以前就听说陈十田先生的大名,然而只知其名,未见其人。说起陈十田,我老是把其和“陈老莲”、“李老十”、“刘二刚”、“李刚田”等名字想到一块去,尽管我对陈十田先生的了解是仅知道他会写字——由此可见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字对于自己事业的帮助是很大的。文人的实力
——陈十田画作印象

卢俊

多亏了书法网络,多亏现代科技对传统文化的推动,让我有幸对陈十田先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终于弄明白,陈十田先生除了会写字、刻印,还会画画,而且画的不是一般的好,是一流的好那种。
陈十田的画以传统文人画为主,和现当代很多文人画一样,都喜欢选择山水为题材,不同的是陈十田的山水是以占有强大的传统笔墨为基础后的文人才气的发挥,而不是一般的地方清水衙门官员或一些作家的把玩,也不是一般画家的兼职。
关于文人画,貌似韩国某位艺术家曾说过类似“要领会当下中国艺术的最高水平,只有看文人画”的话,尽管说这话有着一定的阶级感情或出于某方面的目的,但也是侧面反映了中国文人画所承载的文化元素是何等的丰富,以及作为一名有志于文人画领域做出成绩的艺术家所需要付出的努力是何等的艰辛,哪怕做不到集大成,但是很多领域都得打通。
而纵观文人画,就我所知,这几年貌似争议颇多,特别是对于一些中低端水平的欣赏者或藏家来说,文人画有点“皇帝的新衣”的意思,这其中原因与文人画本身的阳春白雪的性质有关,但更多的还是因为一些作者的水平问题,或者一些作者出于某些目的——基本上是经济目的——而打了艺术的擦边球从而制造了真正的“皇帝的新衣”。
如何才能在人文画上有成绩甚至是有大建树呢,清朝后特别是民国以来众说纷纭,有实在的,有玄妙的,莫衷一是,而归纳一下大体上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作者必须拥有相当高的人文素养,有着高士般的情操,有天下苍生意识,甚至以古贤自比也不为过。只有这样,作者作品的格调方能高人一等,格调不高的东西,自然不能称作“文人”的东西了。
其次,作者必须有着相当高的文学功底,对文字的东西,特别是对诗歌、散文有着深刻的见解,甚至本身就是诗人或者散文家。只有这样,方能准确的和悠远的古人对话,精准扑捉古代文人的心境,以及古代文学作品的意境,并转化为自己的心境。
第三,有着非常广的知识面,对琴、棋、茶、酒、禅等中国传统文化的配套设施或多或少有着了解,最好是有着深入的研究。
第四,生活中有着一定的闲情逸趣,有传统书呆子的决心和行动,但绝对不会是只懂得埋头苦读或苦写或苦画。从此说开去,文人画高手多为上层人士或小资分子是有道理的。
第五,那就是必须有很深厚的绘画基础。原因不用多说。
第六,书法必须很好,而且不是一般的好,必须技法要好,格调要高,最好是作者本身就是个很有造诣的书法家。这也就成为中国画家特别是中国文人画家的成就高低的决定性因素。
明白以上六点,也就明白了为什么高水平的文人画家为何如此的难出现了。这几年很多文人画的展览,很多画廊卖文人画,因为画不大,加上画廊的后期制作使得装饰性很强,所以销量不错。而很多人都画文人画,都说自己的是文人画,这其中有当代文学界的一些名家,依仗着自己的文人气也学着玩两笔;有清水衙门或文化单位的官员,作为自己创收的项目来抓;有老板富翁,权当附庸风雅,免得给别人笑话是大鲁粗;有书法家,认为线条的作用是万能的,先画一些画试试看......此外,更多的是中国画画不好,西洋画也画不好的画家或美院学生,崇洋的画不好就叫野兽派抽象派,崇中的就画山水画花鸟,都清一色叫文人画,点线面嘛,怎么搞他就怎么有。经过这几路画家们的聪明才智的发挥,“皇帝的新衣”便诞生了。

而陈十田先生的画,应该与“文人画”标准更加符合一些。其国画传统功底的扎实,自然无需多说,最打动人的,是其画作中流露出非一般人能及的空灵、豁达,一种恰到好处的文人情怀。之所以说是“恰到好处”,是因为我觉得陈十田先生的画作流露出的思想,首先肯定是人文素养、高士般的情操、天下苍生意识均有之,但又没有过于强调自己的文人感受,故没有消极,甚至还有点积极,说到玄一点,就是以入世的行动去完成出世的事情。所以陈十田先生的画作显得非常的大气,没有为趣而趣,为意而意。

 

 

 诸家评说(九)  

十田山水:“慢”中风景

邱才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一个艺术家成就,在于其作品所抵达的深度和广度。而深度与广度的可能与否,在最初的精神指向,即出发的精神原点时,就已基本确定,如品味与格调、师承与目标。这些也成为判断一个艺术家现在、过去和将来的重要指标。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此之谓也。

山水画家的工作,并不仅仅是创造可观、可居、可游的实体空间,更多的,是营造精神的安放与栖息之所。营造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释放、流露或宣泄,不一而足。

陈十田的方式是一种隐忍的释放。他用松而毛的线条,干而淡的墨色,推衍出一片悠远宁静的山水。勾勒简括,少用皴法。而山石肌理,多用云水渲染替代。山水结构,则多作或长或方的构图,稳定端凝,古意在焉。

显然,十田并没有取法任笔恣肆、湿墨淋漓的“写意”传统。明清以来,对于“文人画”的回顾或塑造中,倪瓒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参照。倪瓒所谓“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写胸中逸气耳”之论,常被理解为以率意、迅疾之逸笔,写胸中超逸之气。其实倪瓒所谓,仅指墨竹而言,比照其墨竹与山水,不难辨其轩轾。即便是其“逸笔草草”的墨竹,其仅仅是“逸”而已?“收”的功夫隐然在焉。

“逸”有“逸笔”、“逸气”之分,也有“高逸”、“纵逸”之别。前者飘渺悠然,后者急促恣纵。既表现为氛围、意境等精神层面,也体现为动作、节奏和用力方式等具体操作层面。其中的核心,在于对“时间感”的理解。山水画,既在于营造精神世界的空间感,更在于呈现精神世界的时间感。而上述“古意”与“写意”,“高逸”与“纵逸”之间的“时间感”,自是不难判断。显然,十田的山水,呈现出的是一种“释放”的、“古意”的、“慢”的时间感。

“慢”其实是对待传统的一种的基本态度和方式。无论是鉴赏还是临习,都需要“慢”的方式,这样才有可能做到尽可能的细致深入。 “慢”,其实也是传统文人生活的基本特质。

应该说,我们的生活和艺术已经离“慢”的要义渐行渐远。“古意”与“涵养”,常常为“激情”和“宣泄”所挤迫。而与之俱来的,并不一定是真性情,而常常是伪激情,甚或滥情。

陈十田山水画中,松而毛的线条是元明以来传统,以倪瓒、王蒙为代表。干而淡的墨色,则以明末清初极一时之盛。至于空勾少皴之法,则为晋唐古意,早为赵孟頫大为推崇,至明末清初,几乎只有弘仁得其要义。而山水的或长或方结构,自宋荆关以来,只有龚贤、弘仁寥寥数人远接前贤而已。

十田在线条、墨法和结构的“古意”的传统追溯上很好地找到了相关的源点和节点。这使得他的作品,跟时风拉开了相当的距离,而渐渐地逼近古人。显然,这来源于他“慢”的行为方式,以及对传统中“慢”的要义的体悟和把握。

   

 

有很q T��(%���B ��础。原因不用多说。
第六,书法必须很好,而且不是一般的好,必须技法要好,格调要高,最好是作者本身就是个很有造诣的书法家。这也就成为中国画家特别是中国文人画家的成就高低的决定性因素。
明白以上六点,也就明白了为什么高水平的文人画家为何如此的难出现了。这几年很多文人画的展览,很多画廊卖文人画,因为画不大,加上画廊的后期制作使得装饰性很强,所以销量不错。而很多人都画文人画,都说自己的是文人画,这其中有当代文学界的一些名家,依仗着自己的文人气也学着玩两笔;有清水衙门或文化单位的官员,作为自己创收的项目来抓;有老板富翁,权当附庸风雅,免得给别人笑话是大鲁粗;有书法家,认为线条的作用是万能的,先画一些画试试看......此外,更多的是中国画画不好,西洋画也画不好的画家或美院学生,崇洋的画不好就叫野兽派抽象派,崇中的就画山水画花鸟,都清一色叫文人画,点线面嘛,怎么搞他就怎么有。经过这几路画家们的聪明才智的发挥,“皇帝的新衣”便诞生了。

 

而陈十田先生的画,应该与“文人画”标准更加符合一些。其国画传统功底的扎实,自然无需多说,最打动人的,是其画作中流露出非一般人能及的空灵、豁达,一种恰到好处的文人情怀。之所以说是“恰到好处”,是因为我觉得陈十田先生的画作流露出的思想,首先肯定是人文素养、高士般的情操、天下苍生意识均有之,但又没有过于强调自己的文人感受,故没有消极,甚至还有点积极,说到玄一点,就是以入世的行动去完成出世的事情。所以陈十田先生的画作显得非常的大气,没有为趣而趣,为意而意。

 

 

诸家评说(十)

那天十田  

文/ 万里明 

 陈十田,大竹人氏。  多年前的一天下午,我去“一品堂”取画,初识十田。第一次见到他的画,展卷之际,我眼前一亮;文质彬彬,君子之风。  我常戏言:画如其人,人如其画。如果一个画家与其作品不一致,不是人有问题,就是画有问题。当然,这不是道德评价,是指画家与其作品的气质是否一致。  写十田,我想了许久,一直写不出,不知从何切入,站在哪个视角来表达十田。现在有许多书家的画和画家书法,是书家把画画当书法,画家把书法当画画。只是有一点所谓的小趣味而已,与真正的书家之字和画家之画相异。都说书画同源,可写字不是画画,画画也不是写字。十田由书入画,以书入印。书承二王,赵之谦、沈曾植诸家,碑帖相融。画袭倪瓒、王蒙、渐江.石涛之迹。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印法秦汉,以甲骨,金文入印,力追高古苍茫之气。读十田书画印,从里到外弥漫着“清澈”、“清雅”之气。一个“清”字不易,天性使然,书画之“清”难得,无法效仿,人亦如此。庆幸的是十田是书家之书法,画家之画,且书画印又相得益彰。  我所感知的十田是散淡的,谦恭的。当今社会,我们免不了要与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无意间就会少几分质朴和真诚。十田他求画理而不执迷,明世情而不流俗。与古人对话,向经典学习。这缘自十田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和体悟,既是十田的艺术理想,也是十田选择的人生方向。谈到十田,朋友们都会说:十田的画好,十田这人更好。好人总能画出好画。画出好画的人大多能自省,有深情,怀着一颗真挚的心,有如一面湖水,微风吹过,在阳光照耀下,越发显得清澈。  因为十田,我常想起多年前的那天下午,与十田莫名其妙的相识,记不得都说了些啥,只记得我们还进行了一场乒乓球友谊赛。后来我们就成为可交谈的画友,这也许是缘分,一切早已注定。

 诸家评说(十一)  

见龙在田

王渐鸣


要记住一个人,当不能正面接触时,一是他的名字,二是他的作品。
两年前汶川地震时,书艺公社组织义拍,让我记住了陈十田。
他的名字让人过目难忘。十田,为什么会取这样一个名字?让我会油然想起“文三桥”(文彭)、陶五柳(陶渊明)的遗风。一个好的名字,是一生的财富。
加深我对他印象的,是他的作品。他致力于细笔山水,取法明清,意境旷远,古雅可人。及至赏完“一生是土”的网展,一个书画印全能的陈十田在我的印象中变得更加厚实起来。
记得潘天寿好像说过,一个艺术家不求全能,但要专精。但对于才情满溢的人而言,此言不可一以概全。近代有吴昌硕齐白石等,当代亦有王镛石开等无不三艺皆能,自成一家。青年一辈中,致力于全能艺术家的不乏其数,如程风子、张公者等,陈十田亦允为其中的佼佼者。
观陈十田的作品,我感觉他是一个内心洁净的人。他用笔简洁,用墨清洁,用力爽洁,作品如空山雨后,沁人心脾。他的作品很静气,笔笔恬然,远离浮躁与喧嚣。他生活在他的画境里,生活在水墨的桃源里,生活在心灵的家园上。
他能将书画印的风格统一在洁净的空气中,这是多么的不易!比如说他的篆书,这么一个古老的字体,总让人产生关于甲骨的锲痕和石鼓的沧桑,那是属于高古和朴茂一类的品格。但是,陈十田的笔下,篆书变得温润起来,比甲骨多了血肉,比石鼓少了雄悍,似巧还拙,似画还写。这样的感觉,我在黄宾虹的篆书中曾读到过。
再说他的画,山水为其长,而且他习惯于用一种麻皮纸,可勾可描,可染可洇,纸的质地和颜色都恰到好处地将画的效果表现出来。线条因为纸的粗糙而不轻滑,墨色因为纸的偏熟而富层次。危岩流瀑,旅人孤雁,一画一景,一景一情,得清湘道人形神,意与古会。
陈十田的印,以刀为笔,在分朱布白上独具匠心而无做作之迹,有刀味又有笔意。所谓印从书出,可见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对创作确实是好事。

王国维有用宋词论为艺三境界者,易经亦有同理的三说,曰:潜龙在渊、见龙在田、飞龙在天。陈十田现在正处在见龙在田的境界,他的功力和才情已然溢于笔端,能借古人而写心中怀抱。将来的路,便是如何食古而化,以自家笔墨写自己胸臆了。到那时,便见飞龙在天矣!

 

诸家评说(十二)

抱朴归真寄情林泉

文夏相卿

 

传统的中国画,在经历了全盘否定(未成功)、改良、中西结合等几次大的文化手术以后,正在悄悄地发生着质的改变,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种民族特点一息尚存的艺术,而且逐渐成为美术创作的主流,在官方的举办的届展展厅里,已经难以看到纯粹的中国画,文人画更是已经颓然下野。中国文人画自宋元兴起以来,似乎要在目前已处于西方美术教育体系覆盖下的我们这个时代被划上句号。

 

然而,远非如此。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具有极强的包容性,能够接纳一切优秀的外来文化,但是,她已经强大的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骨髓,正如我们天生的黄皮肤、黑眼睛,是难以改变的,而且事实证明,中国人的智慧,其去芜存菁的能力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难以比拟的。中国人的思想在经历了诸多的厄运之后,已经变得更加坚不可摧。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必然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制造出新的举世瞩目的高峰,中国的传统文化也绝不会被打折。

 

目前,国内已经有好多有识之士力倡国学,不少传统文化的坚守者,以坚定的信念,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开始谱写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篇章。而书画家陈十田即是这样一位不折不扣的传统文化坚守者。

 

但是,他没有呐喊,没有檄文,更没有投枪和利剑,相反地,陈十田却悠闲从容,儒雅恬淡,寄情山水,忘怀世俗,全然不去理会乱象纷呈、尘嚣日上的当今画坛。他遁迹于乡间四合院,名之曰“土园”,显示出一个青年画家对自己当下境遇的释然——“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从陈十田身上,又让我们看到了颜回那安贫乐道的精神,折射出中华文明优秀传统不朽的人性光辉。十田以自己对传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用中国传统的笔墨语言,默默阐释着中华五千年优秀的民族精神。

 

陈十田的山水画,神秘、幽远、飘渺、静谧的意境,充满着诗意,给人以无尽的遐思。产生这种美学意义上的情感响应,自然离不开他驾轻就熟的传统笔墨表现技巧。他的用墨是极富特色的,可以说是机杼自出。他巧妙的以墨法取代了部分繁冗的皴法,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个性化语言——风云叆叇,朝晖夕阴,水墨淋漓,气象万千……一丘一壑,一松一石,既显示出了他不凡的智慧,也可以读出一个巴蜀文人对家乡的眷恋和独具的情怀。而陈十田的用笔,则是以中锋为主,把他的山水画作品里的线条抽象出来看,他笔下的线条本身所具有的那种拙朴温润、浑厚华滋和自然天真,也几乎成了一种独特的符号,体现出他书法功底的深厚和对中国传统书画线条本身的正确解读。

 

陈十田的书法,也多为师友、同侪称道。他曾立足碑学,深入帖学经典,现仍悉心临池而不辍。单就其书法造诣来说,也足以为人所欣羡。他的书法,笔法跳越,点画峻厚,体现了魏碑的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结体出人意表而又开合有度,但于魏碑的恣肆和张扬以外,又多了一份温文尔雅;章法严整而不露经营声色,跌宕起伏,似信手拈来,挥洒自如,但又不失整饬。

 

以甲骨文入印,长期以来是诸多印人惮于涉足的,而陈十田却在这一领域,凭着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挚爱和理解,迈出了自己坚定的步伐,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此外,不拘古法,外在形式构成多元化,同时又具有原创性,是陈十田治印的另一特点。他的印,总体来看,风格鲜明,造型奇谲恣肆、运刀雄健酣畅、意境丰裕雅致,令人耳目一新,独具时代特色而不乏古意,舒展自然,同时又给人一种无所畏惧、大义凛然之感。他以不落俗套、不囿旧格、以心制技作为自己的创作思想,重视自我感情的诗化抒发和创作主体的迁想妙得,充满着艺术活力和审美张力。

 

陈十田以其书画印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正大气象,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世人的瞩目,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观众和收藏家群体……这位以中国的传统笔墨诠释中国民族文化、谱写自己人生的书画印三栖艺术家,在当今书画界风云变幻的时代,将怎样挥洒新的、更为壮丽的人生画卷,我们拭目以待。

 

 

 

 诸家评说(十三)

一生是土一任自然

严序

首先很欣赏十田的个人简介,“自由画家,工书画印”,名副其实。以画为主,融会书印,作品说明了一切。以“土”为号,应该是十田的某种追求,这样的追求是如泥土般清新与实在。
“土”有很多种形象。我们常常以为“土”真的很土,其实不然。元高文秀《渑池会》有句:“自古道兵来将迎,水来土堰,他若领兵前来,俺这里领兵与他交锋。”在这里“土”与“将”相提并论,有“土”便很淡定,不怕洪水猛兽来袭。艺术也需要这样的淡定与从容。
十田的作品是在极力追求这样一种“土”的品格的。就书法来说,几幅对联,篆从甲骨出,行自碑刻来。“土”的有分寸,做作而不露相,随意中见方圆。拿印来说,构思细腻,用刀古朴。最拿手的自然是画作,写意花鸟,云淡风清,墨色层次丰富,画中生物都挺精神;山水用功似乎最深,取古之韵,入今之思,古往今来,直抒胸臆。

诸家评说(十四)

感言十田

文/ 张开

  中国的书画艺术讲究笔墨,这是一个不用讨论的话题。但是,随着时代的转变,当代很多的艺术家们对笔墨的深入理解与研究趋于淡化,这是对于书画创作与审美的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毋庸置疑,失去笔墨意韵的书画作品,始终不可能达到特有的艺术效果,更不可能感动创作者与观赏者,对于继承传统与启迪来者将永远是一句空话。

  我佩服十田的画,就在于他对笔墨的理性把握与不断的深入实践。在他的笔下,以恰如其分的笔墨营造出了高古与苍茫的绘画意境,使真正懂得传统绘画的观赏者为之感动,这是十田的用心处,也是其高明处。

  十田的画重视对线条质感的追求,虽然用笔不多,但每一个点线都能传达出他的思想情绪,都潜藏着他独特的审美视角。早年他的绘画多以花鸟为主,近年来又在山水的创作上有了很大的突破。细读他的山水作品,一山一石,一水一木,一根很小的线到整体的气息,无不蕴涵了他对中国绘画笔墨的理解与认识,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向往与追求。这是作为一个画家的修养,也是界定一件作品品格高低的重要的因素之一。特别是他近期的山水创作,以极为简洁的笔墨营造十分丰富的审美意境,这是那些只追求绘画制作的所谓艺术家们远远不能比拟的。

  书画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十分明显的民族特征。所有从事书画创作的艺术家们无不接受传统文化与技巧的滋养。换言之,必须理解与借鉴传统绘画的精神与理念。但是,书画艺术发展到今天,能够深入古人再开拓创新的艺术家日渐稀少了。很多艺术家追求短、快的成才之路,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成为一个书画家,能够在市场上卖得一个好价钱,再经过一些名人的吹捧与浓重的包装便成为一个著名的书画家,显然,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十田的创作始终在继承好传统再寻求创新的理念支撑下进行的。他很注重对传统经典绘画的借鉴与吸收。王蒙、倪赞、弘仁、石涛、髡残等等艺术家他都经过细致的研究。从实临到意临,由局部至整体,不断的从中吸取养料,然后转化为符合自己审美需求的笔墨线条。在他最近创作的一批作品中,能够充分的体现他对传统笔墨的重视深度。山水的意境多受倪瓒、弘仁的影响,笔墨简洁、线条苍茫、内涵深厚。古人云: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弃繁为简,变满为空,这是一种认识的升华,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倪瓒、八大的画都非常的简,但画上的每一笔都是作品中的重要元素,缺一笔嫌少,加一笔则多。更重要的是,每一笔都能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十田从四川到新疆再辗转定居于北京,特别是十几年的军旅生活的磨练,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这对他的艺术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深入的学习借鉴古人之后,再回到自然的怀抱,到名山大川中去感受生活、体验人生,不断的积淀创作素材,使作品既尊重传统,又符合当代的审美特征。

  我们习惯性的在品读一件绘画作品的时候,首先要看作品的落款。如果书法水平不高,其绘画作品的格调与层次可想而知。对于绘画而言,书法是基础中的基础,有了书法的功底,才能有丰富的绘画线条,作品才有可读性。十田很注重书法方面的修养,他的书法碑帖兼容,线条质朴率真,用之于绘画,正好符合他的审美特性。这种自然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