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香港汉雅轩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6.3
  • 印象:
    静笃斋
    确定
  • 经营时间:
    41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香港-香港地区-其他
您所在的位置:香港汉雅轩>画廊动态>正文

在途中:王川访谈录

2011-04-15 10:47:22          

  访谈人:杜应红(以下简称“杜”)   被访人:王川(以下简称“王”)   时间:2006年3月30日中午11:20   地点:深圳画院王川画室   杜:这些都是以前的作品吗(画册和照片上)?   王:对,这是以前大学时候的一些作品,现在香港。我把它拷贝下来,是这边深圳美术馆要赶着出画册,办个展览,但它现在还在装修,要到六月份。然后在香港汉雅轩做,他(张颂仁)也想做本画册。我现在准备去北京咯!过段时间搬过去,租了个工作室。我主要是没得单位,关系也不在这里,现在只是客座。先把这几张油画画完。画完把他展览出去。成都有个蓝色空间画廊,展小幅的,13张,其中4幅水墨。我昨天去了一趟成都,那些朋友都说:作为四川人,不要忘了这边。不要只在外面搞,还是要回来展。现在成都开了3家现代画廊,另外还有两家,许康的儿子许辉开了一家,挂的是罗中立,高小华、我呀这些的画。   杜:成都现在不错。   王:不错,那里艺术氛围好,卖也卖得好,它不象深圳这种商业城市,对画画懂不起。上次有个女的打电话给我说要买张画,我马上就给她说我不是写实的,怕你看不懂,她听到不是写实的就不说话了。我要先给他说好,哈哈!   杜:你最开始是画写实的?   王:对,素描、色彩一大堆,以前画得较写实,现在一张素描都几千块一张,我的那一批都不在了,80年代就卖了……   杜生病对你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王:是,期间有三四年身体不好,"隐居"了。南澳住了两年。梧桐山住了半年,在大连住了4个月,峨眉山住了1年,近4年都这样关着,外面发生的都与我隔绝,我啥子都不晓得,这期间写了一些东西。   杜:我觉得你对深圳很重要,我们一些艺术家平时都在讲,你应该算是深圳当代艺术的“第一人”,你是怎么看待这个“第一人”的?   王:我个人觉得这个问题应该这样看待,当代艺术应当前赴后继,我在深圳做了这些事情,只是作为我个人应该做的。在这个商业城市应当保持你作品的独立性,要圈子没有圈子,要卖画不好卖画,就没得意思。所以我觉得做艺术的人不要有太重的目的性,做艺术要有"定力"。   杜:我觉得你从“伤痕美术”、“四川乡土写实”、然后到抽象,甚至是装置行为的一个艺术表现过程,而且又在油画和水墨之间辗转变化。在这过程中,无疑你是一个喜欢探索,追求革新的艺术家。你觉得一个艺术家,是善于变新好,还是不变好?   王:因人而异,要看人。有些人画一种画画一辈子。这与个人的经验,训练有关系。是一种沉淀,如[李黑林],他画写实的,拿照片画,画一种观念。变新一种是经验形成的,一种是艺术实验。还有一种超验体验。严格说架上画都是一种传统实验。我就是有了一种经验还有另一种经验,就想把它呈现出来。有些人经验到头了,你看黄宾鸿画山水、齐白石画虾都是画到最后。现在讲究资源共享,这么大个世界,有很多问题需要艺术家去表现。中国的当代艺术起步比较晚。有些人画好卖了就画得很粗糙,要画画就要认真的画。   杜:你现在画的画和以前的作品有没有关系?   王:有关系,我现在的画,主要画的是一种气象。内在生命气象。没有过多的考虑写实与否,还是有一些具象的内容在里面,   杜:最近美国苏富比有个艺术拍卖会,张小刚的作品卖了90多万美元。   王:对,当时邱世华就打电话给我说,我的有张小画也卖了,卖了8000美元。是全场最低的,哈哈!   杜:还有岳敏君的一张画也卖的很好。   王:他的画应该很高,他还针对拍卖会出了一本宣传册。   杜:你的那张画《幸存者》应该是伤痕美术的代表啦?   王:是是。   杜:你们“中国经验”展览里面的几个艺术家,.现在发展的很好,心理有没有一些不平衡的感觉?   王:没有,都是很好的朋友嘛!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杜:现在决定要放弃深圳了,到别的地方继续你的艺术人生?   王:这边缺少艺术氛围,没有交流。我84年就来到深圳。   杜:你现在的病好些了没有?   王:已经控制到了。   杜:听说你在深圳安了家,但是你又要去北京搞艺术,怎么处理这事业与家庭之间的矛盾?   王:是,老婆是个医生,对我很照顾。现在在罗湖买的房子。我会每年冬天会回深圳。   杜:你作为深圳当代艺术的重要艺术家,你对深圳当代艺术现状有何看法?   王:一个怪诞的地方。艺术与金钱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生活"需要"钱。但人们通常有了钱还"想"拥有更多的钱,而我只是简单地"需要",不是"想"。艺术应当是来源于生活的各种体验。我经常去各地体验生活,然后回来又画画。   王川简历:   1953年10月7日生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现居深圳、北京   1978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1980年创作油画作品《再见吧!小路》获全国青年美展优秀作品奖。   1984年10月移居深圳市。《现代摄影》编辑部美术编辑。   1985年11月确立绘画的出发点,开始研习油画及水墨画,其代表作《悬棺》、《听不见的音乐》、《拓》等。   1986年8月参加珠海《全国“八五美术”思潮幻灯作品讨论会》为深圳《零》展代表。   1987年7月辞去工作。靠打短工为生,离群独居从事水墨画实践。   1988年7月应邀参加意大利法拉拉博物美术馆主办《当代中国绘画选粹》联展。意大利各地巡回展。   1988年8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画廊举办《王川水墨画展》。   1988年12月应邀参加香港汉雅轩画廊举办《字世界》之联展(冯明秋、王川等)。   1989年2月应邀参加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中国现代艺术展》(四联水墨画)。   1989年2月台北汉雅轩画廊主办《文字世界—冯明秋、王方宇、王川、洪通》联展。   1989年5月香港汉雅轩画廊主办《墨—中国四位青年画家联展》(谷文达、王川、杨诘苍、张健君)。   1989年7月台北汉雅轩画廊主办《墨玄》联展(谷文达、王川、杨诘苍、张健君)。   1989年收入《中国美术年鉴1949-1990》、《当代美术家人名录》。   1990年2月-9月创作系列塑胶彩《生命的指标》共24幅,代表作品《终极关怀》、《墙》、《基本权力》等。   1990年4月纽约汉雅轩画廊举办《王川水墨画展》首次海外展览。   1990年6月香港汉雅轩画廊举办《生命的指标—王川个展》。   1990年7月台北汉雅轩画廊举办《生命的指标—王川个展》。   1990年8月应邀汉雅轩画廊参加新加坡90国家美术展览会,盛况热烈。   1990年8月应邀参加香港联合古玩号主办《蜕变—现代中国水墨画》展览。   1990年12月-1991年1月深圳艺术沙龙主办,香港汉雅轩协办第五回个展《王川—墨点》,观看人次近三千人,在深圳引起强烈反响。   1991年6月美术史家吕澎先生撰写《王川—走向原始的开端》。   1991年7月应邀参加北京西三环中国画研究院“中国‘89’后艺术资料展。”   1992年-1993年应邀参加《中国当代艺术大展》赴澳洲、美国、德国、法国、香港、台湾等地展出。(油画作品八幅)。   1999年"生命的痕迹"——王川艺术回顾展 (深圳何香凝美术馆)   后话:   用四川话和王川交谈我感到亲切。从他泛白的胡须与几根头发看,就可以很自然地把他这么多年的“流亡性的艺术苦旅”结合起来。他带我去看走廊上的一大堆画,一张一张地“抚摩”,一张一张地给我介绍,做为一个具有丰富经历的艺术家。这情景让我感到激动,并平添几分理解与尊重。   艺术家王川我认为是中国当代美术史的一个传奇。他80年代就以《再见吧!小路》、《幸存者》等作品成为闻名一时的“四川画派” 和“伤痕绘画”的代表人物,这两幅作品也成为我们了解文革结束向新时期过渡阶段的特殊时代的代表性图像。《再见吧!小路》现为挪威现代美术馆收藏,而《幸存者》则在1993年以30万港币的价格为香港国际环球集团董事长叶仲午收藏,现又转卖给香港首富李嘉诚。   1984王川来到深圳,几乎耗尽了自己的购房款,组织发起了深圳第一个现代艺术展“O”,成为80年代新潮美术在南方的一个象征。90年代以后王川的画风由写实转向抽象,1990年他在深圳举办了融装置、行为和抽象水墨为一体的大型个展《墨点》,成为90年代中国观念主义水墨实验运动的一个标志性的起点。1997年王川移居纽约,1998年被诊断为胃癌,后游居南澳、大连、峨眉山等养病。病情得到控制后,现而今又重操起画笔越向他艺术生涯的另一个阶段。现在已经娶了老婆、买了房子的他在谈到家庭的时候脸上泛起一丝丝幸福的笑意,看来,曾被他自己称为“流亡性”的艺术苦旅已经结束。   王川的艺术由写实主义到现代主义最终转向当代艺术,一如中国代艺术的一个图像标本。他的艺术和他的生活经历一样崎岖而丰富,他的艺术具有超越东西方艺术的精神气度,他最崇尚的人生箴言是“在途中”。 诚如深圳市文联主席董小明先生在谈到王川那样——“王川的艺术善变,但他每一次变新都会使他的作品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   祝福王川先生健康快乐!我把这句祝词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