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百年印象摄影画廊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3.6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北京-朝阳-798
您所在的位置:百年印象摄影画廊>画廊动态>正文

胡同:一种文明的消逝?

2011-04-15 10:18:04          

  2005年5月26日,国际著名记者、作家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辞世。在此之前的4月20日爱老90岁生日时,启动了"爱泼斯坦90北京胡同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作为这项工程的总顾问,这是他允许使用其本名的惟一一项活动。保护北京胡同地名文化遗产是这项工程的核心内容,最终将向北京市提供一个合理的保护利用方案。   胡同无时不在变化,故事无时不在发生,情节无时不在演绎。于是,总想知道她的来龙去脉。这使我找到徐勇,一个被公认最早出胡同摄影集的人。《胡同101像》是徐勇第一本有关胡同的画册,拍摄于1990年,谈到这本画册徐勇说,"这是第一本以纪实手法表现胡同的作品,出版后影响比较大,因为当时很少有材料介绍胡同。"2002年他又出了《小方家胡同》画册,所有照片在一天内拍摄完成,主要反映胡同拆迁、老百姓生活变化的。照片都以胡同的一面墙为背景,不同的人站在前面,面前摆放相同的几盆花。最后一张是孤独的照相机架在已被夷为平地的小方家胡同上,令人回味。两次拍摄相隔十多年,胡同的感觉大不相同。从《胡同101像》可以看出,那时的胡同比较安静,徐勇也说,"当时胡同的客观存在就很宁静,还可以拍得出来;现在很难看到一条胡同旁边没有停着汽车,想拍出一个传统的宁静氛围很不容易。"   拍胡同的人越来越多。5月14日,798百年印象摄影画廊有个展览,主题就是胡同,由中、法两名摄影师联展。用策展人陈光俊的话说,"他们俩的东西完全不沾边儿,风格和要说的事儿都不一样。"吴洋是学历史的,93年开始拍胡同,2000年退休后就整天在胡同里转。胡同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让他着迷,所以他选择的角度是拍其中人的市井生活。罗沙雷1974年出生在法国,学建筑,2003年开始拍胡同。他的兴趣和热情是城市的现代景观,胡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纯视觉的享受是我要表现的东西,夜晚镁光灯、人造灯有独特的美感,可以单纯反映建筑的美",这是他拍夜晚胡同的初衷。吴洋怀着朴实的感情记录胡同,他的照片中感受不到摄影师的参与,就是你走一趟胡同看到的情景。罗沙雷常为找合适的角度拍一张照片花一个多小时,这种近乎苛刻的专业态度让人感到他拍胡同并不随意。这算不上大型的展览,"你感觉现在胡同中还能看到那些情景,但20年后是否还能看到?随着时间,他们作品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陈光俊如此评价。   拍胡同有时也成了一种瘾。陈翰,北师大历史系博士,1998年后很大精力都在拍胡同。她拍胡同的照片一般都留下来,现在已有几万张。2000年底举办第一个摄影展《美术馆后街22号·陈翰胡同摄影展》,她用两年半时间拍了一千多张这个院子的照片,选出30多张展览。有位画家老先生就是根据她的这些照片再现了这个院子。到目前她已经办了六个有关胡同的展览。"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她是有用的,必须多多拍,唯恐丢掉一点信息",这种档案式记录历史的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她为何拍如此大量的胡同照片。   拍胡同并不总是很顺利,胡同里的居民对陌生人警惕性很高。可以想象,在一条长长的胡同里,一个手拿相机的人,东瞧西望,不时按动快门,按常理,这种情景会招来疑惑、反感的目光。令徐勇记忆深刻的是,拍胡同要先到联防和居委会做工作,否则"小脚侦缉队"会出来阻拦,那是1989年。   胡同里的居民常常会躲,他们觉得自己是丑陋的,不想被照。6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了一个"北京和北京--现代化与旧城保护间的挑战"展览,其中《在我们的眼里》什刹海居民摄影展就打破了这种尴尬。组织者用四五天时间,随机发了50台一次性相机给这个地区的居民,让他们拍自己的生活。然后在1500多张照片中选出50张比较生动的展出。展出的方式也很特别,是把照片放在一个大包装盒里,希望观众能把头探进去看,这恰好同现代人对四合院猎奇的心理吻合。"居民可能以无奈或被动的方式来做,但多少记录了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这是最重要的",策展人吴华描述了这个展览的创意。   民间胡同展办的很有声色,官方胡同展也在悄然进行中。6月8日,北京规划委员会和城市规划学会共同主办的《胡同保护规划研究》成果展在前门规划展览馆开展。今年年初,国务院批准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总规中明确提出整体保护旧城,对胡同、四合院进行小规模、微循环的修缮。"这次展览的目的就是把胡同、四合院的保护范围确定下来",规划学会理事长赵知敬介绍。展览期间还举办了多个座谈,分别邀请了市和国家文物局、科协、规委、规划院、四城区规划分局、建委、各区危改办、市委和市政府研究室、人大、政协、相关研究单位等部门共同参与。这是个适时的展览。   6月10日,也是在规划展览馆,《白米斜街历史文化阶段性保护规划成果展》展出。这个展览是欧盟援助计划亚洲城市合作项目的一部分,此项目创建于1998年。把什刹海文化保护区中的白米斜街地区作为此次合作研究的目标地,是想探讨一种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理论适用于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可能性。本地经济发展、文化保护和维持本地人口的正常生活是否可以协调发展?看过展览,我们会有答案。同时展出的还有11个有关罗马旧城改造项目的案例,时间跨越1970年至今。   胡同展这段时间此起彼伏。是凑巧?还是又开始新一轮胡同保护热?其实不是。在我们身边的许多人一直默默、不间断地为尽量多保留下一条胡同不懈努力,只不过未曾进入大多数人的视线而已。正如北京一条条消失、保住、即将消失的胡同一样,并未被更多人关注,未产生广泛的文化认同,否则,她们不会消逝得那么快。   对胡同有感情才会拍她们、关注她们。但现在的问题是,胡同对大多数所谓的现代人已变得陌生,这从住在里面的多为老年人就可看出,这些老人习惯了那样的生活方式,而非对她有文化认同。普遍浮躁的现代人是否向往、适应胡同式的生活:步行、商业冷清、静、充满市井味儿、长久居住。胡同,更多受到外国人的钟情,老外不远万里,只为感受北京古老建筑的独特韵味,而国人又有多少怀有这种情愫?中国进入到金钱时代后,觉得这些没有市场的东西不值钱了。   如果做展览真能拯救胡同、延缓文化消失的速度,那可以发动每一条胡同的居民都办一个展览,前提是他们希望自己的胡同被保留下来,并有足够的热情。这样让过往的人驻足,有机会被这种独特的美触动。   曾有一位华裔美国人说不赞成成片保留胡同,当时我很惊讶,问他北京是在成片保护胡同吗?他没直接回答,只是说只有住在里面的人有权利说话,他们才切身体会住在里面是否舒适。拍夜晚胡同的罗沙雷更赞成保护近现代建筑,他说,保护胡同固然很重要,但那是上代人留给我们的,当代人又将给后代人留下什么?我们不仅是传承文明,还要创造文明。但古老的胡同文化比形式华丽、实质空洞的当代文化厚重得多,这未曾不是一种悲哀。   如果说保护同规划一样滞后,一定不会有非议。本该保的未及时保下来,本该早就保的现在还没保住。胡同保护的路还要走多久?还能走多远?   记录胡同   翁立《北京的胡同》介绍胡同概况、形成、与城市的关系及名称由来;《北京的胡同》画册按胡同命名分类编著;《北京的四合院与胡同:亲历古都历史风云》谈到了胡同保护。   成善卿《漫步老街》讲述胡同建筑、文化、宗教、民俗、故实、古迹。   王彬、徐秀珊《北京街巷图志》从城址变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角度,对北京街道与胡同系统研究;《胡同与门楼》对北京胡同与门楼做了大量实地考察和拍摄。   陈光中《风景:京城名人故居》寻访并介绍胡同里的名人故居。   程小玲主编的《胡同九十九》散文、照片合二为一,收录徐勇99幅摄影作品,请99位作家写99篇关于胡同的散文。   邱阳《胡同面孔》行走了50条有人文历史内涵的胡同,不断寻找胡同往事和名人踪迹;《皇城根,胡同从这里出发:游走北京的111个古老地标》享受京城水乡的古风古韵,体味繁华街市的如烟往事,寻找旧时厂甸的浪漫风情。   老乐监制的《老北京胡同观赏图(茶·金色)》让北京早年胡同风光、人文风俗:小贩、脚夫、三轮车、算命先生、剃头匠等一一再现,从中可了解老北京的胡同文化。   杨大洲《信步胡同》画册讲述北京胡同的文化渊源。   这是搜集到专门说胡同的书,有的出版于上世纪90年代,有的最近几年出版,有的再版多次。至于以胡同作为一个章节或是回忆人事时提到胡同的便不胜列举。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