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东廊艺术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9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上海-普陀-莫干山路M50艺术区
您所在的位置:东廊艺术>画廊动态>正文

画廊:寻找认同的整合之路

2011-04-15 10:18:14          

  中国的画廊业诞生的背景与众不同。当1990年全球艺术市场笼罩在东南亚泡沫经济造成的大规模崩盘的阴影中时,中国艺术品市场却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随后“画廊”这个新事物便在北京、上海等地以各种形式出现:红门画廊在北京成立之初以餐厅的名义登记,而上海的香格纳则注册为礼品店。到2003年,各种来历的画廊开始大量涌现出来……   截止至2007年,国内画廊增加的数量是上个世纪的3倍。在这场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艺术品经营者开始意识到—画廊对于画家的推介、展览、媒体传播都有极大的好处,也是二级市场拍卖行的基础。因此,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同的是,目前国内的画廊已经被艺术品市场认可,逐渐走出了 “惨淡经营”时期。   地区分化——扎堆态势愈加明显   2003年至2007年的5年来,在地区分化进程的同时,每个城市里的画廊集群也出现了区位调整。在分布上原本分散的画廊,出现了从点到面的变化。扎堆效应的艺术区、艺术街接力赛般开辟,如北京的大山子艺术区、酒厂艺术区、观音堂“画廊一条街”,上海的莫干山艺术区等都相继成立。在调整区位分布同时,艺术聚集区还开办艺术节以吸引人气和买家。   据数据显示,国内画廊从2002年底2003年初的大大小小3000多家,逐步淘汰到2007年约2000余家,外资画廊约几十家。外资画廊大多以北京、上海为驻址的首选,投资国别或地区则包括了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的台湾、香港地区。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不断涌入的外资画廊面前,中国本土的一流画廊显得少之又少,且大多数是在从事“寄卖”这种初级交易。同时值得一提,在几年的成长中,国内的画廊其规模与经营模式,也形成了明显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画廊的运营机制上:一是经营的理念与模式;二是代理画家的形式。   从2002年年底开始,相当一部分画廊开始进一步梳理经营理念与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全权模式,也就是画廊经营者代理销售艺术家作品的权利,这也是画廊模式下的经纪人制度。画廊拥有一段时间的全权代理权,或拥有艺术品的所有权,这种方式往往采取买断,艺术家则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自由交易的权利;而画廊则会通过拥有艺术品的所有权,有计划地把作品推入到拍卖市场。   第二种运营模式中,画廊不作画家的全权代理,而只是销售部分画家的部分作品,这种画廊一般都是经济实力较弱、经营方式简单的半代理机构。之所以称之“半代理机构”是因为这种画廊往往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与艺术家的合作多采取协商的办法。此时的画廊与画家的关系,通常是靠与艺术家的私人关系来维系合作的。   画廊分布的主要区域
 
  北京:   798艺术区目前有画廊和艺术中心71个,工作室和画室60个,设计工作室18个,以画廊为主、各种文化创意企业近150家(2006年底不完全统计数字)。离798艺术区不远的通州,也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画廊,这些画廊大部分集中在小堡村,画廊的经营者往往是驻扎在当地的艺术家。“2004年到2007年这三年,宋庄发生的变化最为迅速”,据宋庄艺术促进会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宋庄共有20家画廊,主要以经营展览、培训、学术交流为主。而在北京的东北方向的酒厂艺术区,也汇聚着十余家画廊,其他地方如,观音堂文化大道、草场地艺术区、北京艺术车间、索家村国际艺术营、上苑画家村等也零散分布着半盈利性质的数家画廊。   上海:   上世纪90年代初,画廊在上海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字眼。据当时的统计,整个上海专做书画生意的画廊不超过30家,且大多集中在宾馆区和市中心。而现在画廊遍布上海各个角落,连闵行、嘉定、宝山、青浦、崇明等偏远区域也能找到画廊的踪影。近年来,虽然整体市况在好转,但是上海画廊关闭停业的比例仍然在上升,还有不少画廊勉强维持。总体上看,上海苏州河等的知名艺术区内主要以艺术活动或艺术品经营为主,其余的则主要以商业中心区为寄栖地。   由静至动——打进来走出去   2004年举办的“第五届中国艺术产业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廊共同倡导并发表了《中国画廊诚信宣言》,它标志着中国画廊业将进入一个更为规范的发展时期,也预示着画廊业期待参与更大的国际市场竞争。   画廊在中国的发展一直与“国际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早期表现为一些外籍人士凭借前瞻性的眼光,白手起家在中国开办画廊,香格纳画廊、红门画廊均属此列;近两年则表现为大批海外画廊业成熟资本的进入,目前纯粹外资的画廊如德国投资的空白空间、意大利投资的常青画廊、韩国投资的表画廊等。外资进入中国的速度之快、投入资金之多,在亚洲其他艺术新兴地区都极为少见。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驻扎于国内的画廊开始拓展海外市场。连续6年参加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香格纳画廊2007年六月已经出现在那里,常青画廊也以其意大利总部的名义参加了博览会;事实上一些实力雄厚的中国本土画廊已经摩拳擦掌,无奈巴塞尔对申办画廊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只能假以时日。在其他国际性艺术博览会上,中国画廊的身影已是频频出现。这既是国际化的趋势使然,也是由于中国尚缺少公共收藏,引起市场反映不甚明朗造成的,迫使国内画廊在海外寻找更多的销售机会。   外资画廊的“进来”与本土画廊的“出去”,意味着中国画廊业将进入国际市场平台。在这一过程中,各种力量的合力影响着中国艺术品市场。而中国本土的画廊,要想见到“艳阳”,应该做好更多的准备。但是,多年来的发展显示,与海外的画廊相比,国内画廊功能还略显单一。上海尤其明显,很多都是等人介绍画家送画上门,然后再等顾客将画买走,画廊仅仅是作为一个静态被动的书画买卖场所存在。   因此上海画廊也开始积极寻求一种“由静至动”的发展模式。首先是从泰康路艺术街的发展模式开始的。泰康路位于上海中心城区卢湾区的打浦桥地区,仅420米长。马路两旁是中西混杂的老式弄堂,既有清朝时期乡村民居,也有中式石库门、新式里弄和英国式城堡建筑,还有与石库门犬牙交错的里弄工厂。1999年,初卢湾区政府与街道办事处将泰康路定位艺术画廊特色街,通过旧厂房、旧仓库和旧民宅的转让和置换,引入来自国内外一批从事创意设计的艺术家、画家和设计师加盟。与泰康路相呼应,上海近几年来已先后形成了几个各具特色的画廊街区。上海春明粗纺厂位于苏州河南岸的莫干山路50号,建于1937年,是上海最早的纺织厂之一,自2003年以来,园区内已经有来自瑞士、加拿大、法国、挪威、意大利、以色列、英国和中国香港、云南、黑龙江、辽宁、湖南、上海的52家画廊和艺术家工作室,其中如香格纳画廊、艺术景画廊、比翼艺术中心、东廊艺术、劳伦斯画廊等,均是在国内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现代艺术的画廊。画廊的进驻,和颇具动态式的发展,使泰康路艺术街、莫干山路50号成为上海最具规模的现代艺术创作中心。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