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朗闳轩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7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11年
  • 展厅面积:
    600平米
  • 地  区:
    江西-南昌
您所在的位置:朗闳轩>画廊动态>正文

塑造别样的东方之美——谈万国华的现代水墨

2016-11-25 10:48:09 来源: 朗闳轩     作者: 吴长江

塑造别样的东方之美——谈万国华的现代水墨创作

    一部中国画的发展史,若从技术语汇的角度进行归纳,其核心就是两个字——“笔墨”。当今实验水墨猛烈地冲击着传统笔墨中心论,重建当代水墨语境的呼声日益高涨。国华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开始了自己的笔墨之旅。

    万国华并非中国画的科班出身,他是位版画和水彩画家,这样在进入水墨的语境时反而没有更多的包袱,只是把水墨当作一种材质和媒介,较少考虑它是否符合传统中国画的诸多形态规定,以“游于艺”的自由心态进行水墨的大胆实践,并努力探索版画、水彩、水墨三者之间的共通点,使水墨画更有其独特的个人意味。

    由于长期从事版画艺术,对黑白节奏、力度变化,早已胸有丘壑,加上他在水彩画中对光的痴迷,使其在水墨画创作中自觉不自觉地揉进了二者的特长:既有黑白分明、对比强烈的画面形式,又有斑斓明丽、朦胧迷幻般的诗意情节。他早年在中央美院学习期间画了不少优秀的线描,积累了以线造型的丰富经验,而目前他在人物画创作中却走向另一个极端――舍“线”求“墨”,已近乎“没骨”。舍弃“骨法用笔”直接进入了一个纯粹的水墨世界。他的水墨画没有陷入对客观物象细微层次的描摹,而是在墨色氤氲中展开水墨的渗化交融,形成飘逸洒脱的笔意。自古文人画以“淡”为宗,国华的“淡”,则是轻快透明、水渍斑驳、亮丽透畅、清雅脱俗,有洗尽铅华之感。他在大面积的淡墨之中寻求造型的趣味、墨气的滋润。唐岱对墨法有一段精彩的论述:“用墨不可太浓,浓则失其真体,淹没笔迹,而落于浊;亦不可太淡则气弱而怯也。”他却偏不信邪,要用自己的实验来体现浓而不“浊”淡而不“怯”的最高境界,犹如行走在钢丝之上,废稿盈筐则是常事了。

    张彦远说:“是故运墨而五色俱。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他深谙此语精髓,明处不舍笔墨、暗处不惜笔墨;受光处做减法、只为简洁明快;背光处做加法、但求无穷变化;焦墨淡墨并用如版画般对比强烈;破墨、泼墨共存,宿墨、新墨并施如水彩画般润泽剔透。笔墨既是一种语言形态,也是一种文化精神,它既是束缚画家发展的枷锁,又是成就画家伟业的媒介,就看画家们是如何审视了,这便是我读国华作品时所想到的。

    万国华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求学于中央美院是我与他相识的开始,在他水墨作品结集成册之际,写下这段文字,以此祝他在今后的艺术之路上越走越远。

(作者吴长江  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画家介绍

万国华,1981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984年入中央美术学院助教研修班学习,现任江西师范大学美术馆馆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西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西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江西省高等院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美术大观》、《中国民族画刊》专家学术委员会委员。在版画、油画、水彩画、水墨人物画等方面都有颇高造诣。

1986  漆画《纺线线》被礼宾司作为国礼赠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1987  油画《栅栏》入选首届中国油画展览
1987  版画《军旗从这儿升起》参加全国建军美展,获一等奖
1988  漆画《老山兰》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9  水彩画《林莽鸟语》入选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1992  水彩画《采蜜》入选第二届全国水彩画展,获优秀奖
1992  版画《树林与小孩》入选第九届全国版画展,获优秀奖
1994  水彩画《绿荫婆娑》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1999  水彩画《阳光斑烂》入选全国性美术作品展
2001  水彩《洒满阳光的看台》入选第五届全国体育美展
2004  漆画《牧歌》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4  在美国纽约举办《万国华中国人物画》展览

作品欣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