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美术文献艺术中心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2.4
  • 印象:
    学术 专业 高端 前沿
    确定
  • 经营时间:
    21年
  • 展厅面积:
    600平米
  • 地    区:
    湖北-武汉-其他
您所在的位置:美术文献艺术中心>画廊动态>正文

第二届美术文献展在武汉开幕

2011-04-15 10:21:05          

  2007年10月9日,以“观念的形态:1987-2007中国当代艺术的观念变革”为主题的第二届美术文献展在武汉拉开了帷幕。   自一年前的筹备工作开始,从学术委员会、策展人对展览主题的确定,艺术家人选以及作品的商榷、选择,到画册编辑,场馆布置……在《美术文献》团队、策展人团队及各主办方的精诚努力下,第二届美术文献展在湖北省艺术馆、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美术文献艺术中心三大展场同时开幕。   80多位活跃于国际国内的艺术家以及最具潜力的年轻艺术家们带着他们百余件作品齐聚武汉,使得这个秋季的武汉再次成为艺术界及公众的焦点。   策展   作为2007年下半年中国当代艺术界令人期待的一场艺术盛会,第二届美术文献展仅从展览办公室公布的参展艺术家名单,就可以显示出其学术分量和策展力度。美术文献展一以贯之的“学术性”、“经典性”、“前沿性”的宗旨和特征在本届展览中变得更加凸显和开放。   与首届展览所采取的东南西北中五个地域的批评家提名艺术家的方式有所不同,此届展览启用了策展人体制,经学术委员会、策展人以及《美术文献》杂志的策展团队的共同论证,第二届美术文献展的展览格局划分为三大部分:主题展“观念的形态”、独立展“继续”与特展“回望八五”。其中主题展又分为“媒体拓展与日常经验”、“都市化与新语言实验”、“当代生活与新叙事”、“体制与体制反思”、“新一代与坏艺术”等五个小板块。   本届展览旨在从艺术史的角度,梳理和呈现中国当代艺术中那些具有独立实验与探索精神的艺术创造,并从过去20年的当代艺术发展史中寻找其精神来源。这一主题不仅彰显了美术文献展一直以来为中国当代艺术史积累文献性资料的自我期许,而且,在中国当代艺术日益体制化和市场化的今天,这一主题无疑表明了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反思艺术现状和艺术本质的学术立场。   本届展览所汇集的作品,远离时下艺术商业活动所关注的市场热点,其中,运用新媒体艺术形式(装置、影像、摄影等)的作品占到了全部作品的2/3,这些具有很强观念实验性的作品,凸显了本届展览鲜明的“前沿性”。   从业已去世、在中国当代观念艺术发展中具有启蒙意义的保加利亚籍艺术家万曼的软雕塑作品、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的短片《公共空间》,到艺术家王度、王广义、黄永砯、曾梵志等人的新作;从最早一批探索观念艺术和新媒体语言的艺术家张培力、王鲁炎、顾德新、邱志杰、隋建国、汪建伟、朱加等人的近作,到近年来在国际艺术大展上频频出现的、受到广泛关注的年轻艺术家杨福东、郑国谷、徐震、曹斐、阚萱等人的作品,从回顾八五美术新潮,到展望仍在努力探索的年轻艺术家……无疑,本届美术文献展所具有的突出的“前瞻性”和“学术性”是其受到关注的根本原因。   开幕   10月9日下午3:00,在新落成的湖北省艺术馆宽敞的广场前,观者如潮。省市文化机构的领导、嘉宾,专程来汉的参展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艺术推广人以及20多家专业传媒、本地传媒的代表,会同来自各地的艺术界同仁、观众共聚于此,参加了第二届美术文献展开幕式。在艺术馆馆长傅中望、展览艺术总监刘明、策展人皮力、艺术家代表王广义等致辞后,各级领导为开幕式进行了剪彩。   当天下午5:00,与会嘉宾与各方观众前往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参加了第二展场的开幕式暨画册首发式。在湖北美术学院院长徐勇民为展览开幕致辞后,与会嘉宾、美院师生及观众共同参观了展览。   当晚6:30,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典雅的中式庭院内及会所里,人声鼎沸、音乐悠扬,此次展览的开幕酒会和独立展“继续”的展场正设在这里,来自各地的艺术家、推广人、批评家、收藏家、媒体云集在此,共饮美酒、畅谈艺术。   次日中午1:30,湖北美术学院多功能厅早已被来宾、学生们挤满,以“我的观念史”为主题的第二届美术文献展学术研讨会在这里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此次研讨会的上半场是艺术家专场,由知名批评家鲁虹任学术主持,艺术家王广义、魏光庆、隋建国、方少华、李邦耀、杨国辛等人作为艺术家代表发言,通过图像投影,分别就他们的艺术创作的观念变化及形式探索做了生动的讲述。下半场的批评家专场由年轻的外籍评论家、策展人田霏雨先生(Philip Tinari)主持,在他流利的中文介绍下,批评家皮道坚、殷双喜、鲁虹、皮力分别就其学术生涯的批评观念进行了呈现和讲述。此次研讨会主题与第二届美术文献展展览主题紧密相关,艺术家和批评家们为中国当代艺术的观念史提供了很好的个案阐释。   反响   本届美术文献展因其学术性、前瞻性的主题策划、丰富的展览格局及展览规模,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强烈关注。自10月9日开幕以来,各大专业艺术杂志(《艺术当代》、《艺术与投资》、《艺术财经》、《艺术与收藏》等)、艺术专业网站(雅昌艺术网、美术同盟、中国当代艺术网等)、大众媒体(北京青年报、新京报、经济观察报等)以及多家武汉传媒(《长江商报》、《大武汉》、《第一生活》、《武汉旅游》等)都对第二届美术文献展进行专文介绍、跟踪报道和专题报道;多家电视媒体推出专栏节目,滚动播出。截止今天,Google网站上出现的关于“第二届美术文献展”的关键词和报道有上万条;各地艺术界同仁亦纷纷来电来函表示祝贺。据统计,在新落成的湖北省艺术馆,每天接待的参观人数在2000人以上。参观者中除了艺术界人士以外,不乏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人士,参观者中也有许多普通市民,虽然普通观众对这些当代艺术形式感到陌生,但是那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却又新颖独特的艺术观念和形式,使得他们在每件作品前驻足思考,并与作品积极互动。十月金秋,“第二届美术文献展”、“观念的形态”、“前卫艺术”这些词语成为武汉这个城市所标注的关键词。   展望   第二届美术文献展的成功举办,显示了这个将以三年展形式继续下去的大型艺术展览的日渐成熟,见证了展览策划者、主办方《美术文献》团队不断的努力和踏实的工作,同时也见证了武汉这个中部大都市文化艺术的发展。   中国当代艺术走过二十多年的历程,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美术文献展,是众多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收藏者、出版人、推广者不断继续、不断积累和努力的结果。第二届美术文献展是首届美术文献展的“继续”;首届美术文献展是《美术文献》的“继续”;《美术文献》是《美术思潮》的“继续”。二十年的积累到现在,《美术文献》在武汉建立起了一个新的、为国内外艺术界所关注的学术交流平台。美术文献展将一直以积累文献性资料、推进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为己任,将展览所承载的精神宗旨继续下去,并使美术文献展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多元化发展中的重要一元。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