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四面空间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7.2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14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北京-朝阳
您所在的位置:四面空间>展览>展览详情

观象——金江波 & TIM GRUCHY摄影联展

  • 无图

  • 无图

已经是最后一张,点击重新浏览!

展览介绍

观 象
文/苏丹
中国当代新媒体艺术家金江波和澳大利亚艺术家TIM GRUCHY的摄影作品,所拍摄的画面内容是新西兰的自然风景。两位艺术家在连续两个月的时间里,往返于南岛和北岛之间,沉迷于用镜头捕捉这块被大洋包围着的陆地之上孤高的山峰、坦荡的大地、沉静的湖泊和吞吐激变的流云影像。这些作品所表现的是抽去掉人类活动迹象的纯粹的风景,他们用镜头仔细过滤着景物,把这块人迹稀少的疆域所具有的空旷、沉寂、澄澈透明的感觉演绎到了极致。超越人类视域和视敏度的摄影技术所生成的图像为我们带来了非常奇特的感受,它区别于我们的视觉经验却和我们对视觉的想象相吻合。创作者隐秘地谋划创造出一个超视觉的图像,却又在画面的边缘故意留下去一些明确的印记。这些略带诡异的手法结合了自然本身具有的神秘感,创生出了这些作品的视觉的和心理的张力。
画面中沉淀下的只是那些相对稳定和永恒事物的影像,时间是“观看”发生本质变化的重要因素,浏览和注视必将产生完全不同结果。年过古稀之年的美国绘画大师约翰.瓦克一生的绘画作品的表现主题竟然多是自己栖身的海豹湾,他反复地用油彩在画布上的涂抹如同对掺拌着云母碎片的泥土长时间的琢磨……对于摄影艺术而言,这一点更为重要。历史上伟大的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的摄影作品中相当一部分是拍摄内华达山脉的风景,这是一个长时间对单一题材追踪、记录的时间概念。此外出色的、精湛的现场经验和暗房技术,也是使作品中注入时间因素的环节。人的注视时间的持续性是观看的本质发生变化的条件,而快门闪动闭合的即时性是伟大艺术作品诞生的瞬间。在本次联展中,观赏金江波和TIM两位艺术家展示的作品,我们可以直观的感受到他们对时间控制和利用的节奏感。快门的速度表面上消除了时间,但时间却顽固地在影像作品之上留下一些痕迹,迷蒙、暧昧的光影就是云霓在变化无常的气流纷扰之后的凌乱之影,这种时间因素的介入使得作品之中糅合了些许犹疑和摇摆的情绪,拉开了心理的距离,塑造了异样的空间类型。但最终呈现的非常性的景象依然将注视的过程还原于观看作品的人。
自然的形态的生成本身和人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饱满的星球表面掠动的微小皱折对于更渺小的人类而言已是震撼不已的景观,因此世界上有许多终身痴迷于拍摄自然风景的艺术家。金江波和TIM的摄影作品之中难觅人类的踪迹,对人类的回避放大了这块土地的特质。新西兰的地表景观富于变化,北岛多火山和温泉,南岛多冰河和湖泊。其中北岛的鲁阿佩胡火山和周围十四座火山的独特地貌形成了世界罕见的火山地热异常带,而奥克兰由于是由古老火山喷发所形成的,所以地形相当多变,这也造就了此地丰富的景观。新西兰大陆坐落于“太平洋火环”断裂带,此处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澳大利亚大陆板块相撞后俯冲到地幔的巨热、巨压区。该潜入过程为火山活动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因此这里的自然景观经由汇聚了宇宙之间的能量的吸纳和耗散反复的折腾,翻天地覆的蹈毁和翻江倒海的磨灭促就了天地之间相互纠结的痕迹。山峦的起伏、崖岸的隆起、峡谷的断裂,是造化在此留下的“破绽”, 这些惊心动魄的景观形成了在景观的连续变化之中的节奏。对于两位摄影艺术家来说,将独特的地理现实转换成超然的情感体验需要恒定的毅力,更需要异懔天赋。这种和自然精神通灵的能力,即是能从自然风貌众多的信息和脸谱之中用镜头快速抓取激荡人心画面的直觉。自然的伟岸是通过显著于外的地形地貌景象来表现的、此外云蒸霞蔚的气象、波澜壮阔的大地表象都是自然的威棱。在此他们不仅为我们奉献了一份丰富的视觉大餐,更有价值的是提供了透视自然的独特经验。
金江波在青少年时期曾经有过一段学习中国画的经历,这种描绘和表现的方式一直持续到其大学毕业。我认为这段学习经历在他的潜意识里埋下了东方审美方式的种子,在他日后从事当代艺术实践的过程中不时得到体现。尽管本次展示的作品不再借用笔墨和纸张,但中国画的神韵在其摄影作品之中依稀可见。山水画的经验对镜头再现客观物象的过程施加了微妙的影响,从其作品中我们可以领略到重叠的心象,自觉的东方意识,对文字中潜在的形式敏锐的感觉等等。翻阅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长卷,不难发现范宽和李成的山水画虽然分别代表南北两个流派不同的画风,但创作方式都是既强调主观又遵循客观物象规律主导下的东方式图像创造。溪山行旅图中充满画面的高山绝壁延展出空谷回响的意象;雪景寒林图中苍茫的积雪抹煞了空间的深度,却传递出丝丝寒意。金江波摄影作品的构图中不乏表现远山层叠绵延,湖面空阔平静的场景,也有上图崇山伟峰,下瞰穷谷,瀑流灵泉,云霭林木等构图繁密的画面。和传统的中国绘画相比,虽技艺迥异却传承了古远的意趣。其中尤以一组团扇式构图作品为甚,观者虽超然于画外但画面的边缘即是观者的眼界。传统的团扇式构图追求的是以玩赏为目的情趣,而当下这个清晰的界限则表现出艺术家理性的态度,仿佛一个大写的“观”字。TIM的作品也包含有这样的观念,连续的弧形在画面四周波动,暗示出拍摄者在感性十足的视觉和严格冷峻的镜头画框之间的委屈折衷。
从非常的视角去“观”世界外在的形象是艺术创作首要的,在TIM的摄影中我们看到他借用了来自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构图方式。散点透视的应用是景象获得解放的技巧,地貌的延绵和山峦的逶迤突破了强制性边框。“观”是一种使用视觉的方式,是一种特别的和用心的“看”。人类和“看”有关的行为是多样的,在中国文化的表述中,我们可以找到丰富的和“观”相关的动词,“观望”、“观察”、 “观瞻”、“观照”、“观念”“观止”虽都带有“观”字,但却反映完全不同的词义。在此我对这些词汇进行了刻意地排序,意在强调观看方式的升级与深入。无疑两位艺术家的摄影是带有明确观念的行为,视角、视点、视域的变化都超出了人类正常的视觉习惯和视觉能力。同时两位艺术家都主动的介入了成像的过程,弥合与修复是艰苦的后期处理工作,这使图像超越了照相机镜头的光学效能。使得艺术家和工具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也反映了摄影艺术的新立场。
“象”是事物外在的形式和表现,《传习录》下中记载着唯物主义者的妙论曰:“有物才有心,无物即无心”,这是对“象”的最为极致的礼赞。“象”的揭示和再现都需要感性,它经由艺术家改造而呈现出来的是一个新“像”。新西兰的山水形态奇绝,天象、云晕变幻莫测,好莱坞神话电影《指环王》的外景拍摄就选取了这里,它的风景具有一种幻境般的气质,是一种集神圣、肃穆、旖旎、浩淼、幻灭于一体的超越现实的美景。用非常的视角去观非常的象就是一种上乘的艺术状态和绝佳的艺术方式,也必然会获得非常的图像。
两位艺术家的作品表面上在极力表达广阔壮丽的天地,实则暗示人类应当认识到的,自我如蜉蝣一般短暂的人生和沧海一粟般渺小卑微的自力。这种独立的思考依靠独特的形式触动着普世的情感,瓦解着世俗的见地。人类通过不断的内省达到自知自明,以此推动人类对世界及对自己的认识,并逐渐达成共识。古人云:“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艺术作品更多的时候就是一种内省式的实验与表达,内心世界唯有在这样的注视之下方可变的敏锐与通达。金江波和TIM的摄影就是在表达一种感叹生命之须臾,嫉羡宇宙之无穷的情感,既是对大和小的辩证关系的探讨,也是关于永恒和变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