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地铁越建越多,在三号线“番禺广场”总站之前,有一个站叫“市桥”,大多数人不知道车站旁边的“侨基花园”,但这个地方在玩当代艺术的人中却享有相当知名度,因为经过近6年的积累,已经悄然聚集起了二十多位艺术家的工作室,形成了广州乃至华南地区最大的当代艺术家群落。广州的创意由此又多了一个集体发声的地方。
商业裙楼里的艺术空间
“市桥”位于番禺区的边上,从其地铁三号线A出口出来,走上十来分钟,就可看到几幢市桥最高的楼,其中的一幢叫“侨基花园”。在区内最高的楼层里聚集着众多的艺术家,这不是因为艺术家付得起高房租,他们大空间、低价的租房原则从未改变过。一个原本计划商业开发的楼房,当起了艺术家的工作室,纯属巧合与偶然。
现在,侨基花园的裙楼、也就是一至三层的空间已经全部入驻了艺术家,有更多的人想进来,但空间有限已容纳不了了。也许跟最早进驻的艺术家是搞当代艺术的有关,尔后接二连三进来的也大多是做当代艺术的,从2003年到现在,6年的时间,慢慢聚起了二十来位。这个自发组成的艺术群落,落脚于此,每天在这里创作,在这里聊天,不时喝点红酒,品点好茶,聊点八卦,谈点天下大事。彼此之间常走门串户,关系极为融洽。“三号线艺术空间”是他们聊天中蹦出来的名字,由最早进来建工作室的何建成提出。
就这样,在三号线的那一边,有了一个以纯艺术创作为目标的空间--“三号线艺术空间”。
■工作室展示
最早的工作室
主人:何建成
何建成的工作室建在“侨基花园”的裙楼,起于一个偶然的机会。2003年,他想在杨之光美术中心的旁边找一个画画的地方,然后发现侨基的裙楼建好后就没人来租,一直空的,高度又够高,也有够宽敞的空间,很适合画画,就租了300多平米当工作室。
从农村里买回来的拖拉机,在拍卖场上拍回来的儿童陶艺制品,还有木雕、影像放映……加之最重要的大画桌,堆得满满当当,说不上什么设计感与整洁,但绝对有特色。何建成说自己比较喜欢一些“奇”的东西,比如那个已经破锈得不成样子的拖拉机,他觉得很有工业初期的感觉,一看就喜欢,然后就不辞劳苦搬回来。东西买回来后,总是先放到工作室,因为,这可说是他教学之外呆得最多的地方。
工作室的墙上挂着他完成的作品,大多仍然是他极具特色的石头与水符号,那些巨石有的似从天而降,摔到一片同样没有缘由的水面上,激起的水花惊恐万分地四散逃离。看他的作品,再看他的人,就会知道他的想像力跟相貌无关。
最具设计感的工作室
主人:陈雨
陈雨进驻这里有一年多了,他的工作室可说是众多工作室中最具设计感的一间。从走进门开始,就一眼可知工作室的粗犷风格。水泥板、一点不加包装的青砖砌成的台面。满墙的画作,即便是第一次接触他的画,也看得出他是一个有自己独特表达语言的画家,因为在很多画作上可以看到婴儿这一符号。
陈雨表示,工作室是由一个搞设计的朋友设计的,当时,他的要求是朴素、简单,然后功能多。材料都用得比较粗,因为贵的材料也用不起,更不符合创作的环境与氛围。他说工作室的环境会影响到画家的创作,试想,你如果对着满屋的红木家具,以及古典的装修的话,怎么能画得出当代的东西呢?
对工作室,他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工作室除了是画家工作的地方,也是作品展示的地方,他希望朋友来后,可以直接就看到他的作品,而不要再去仓库搬出作品。当完成一幅作品后,他会把它放在最佳的位置,打上灯光,独自欣赏,他说那一刻极为享受,这也是他注重工作室装修与设计的最大原因。他更笑称,工作室里的挂线与灯管,全都是按广东美术馆的标准来做的,个人能做到这个样子,他已经很满足了。
最休闲的工作室
主人:孙晓枫
孙晓枫是广东画界很活跃的新一代艺术家,他精力充沛,不仅画油画,还画水墨,写作,从新诗到评论,策展,从小型展览到“广东青年美术大展”这样的大型展览,此外,还四处去品茶。在他的工作室,细看的话都可以看到这些元素的踪影。
他表示,跑到这里设工作室,看中的是这里静的环境,高和开阔的空间,因为这些对搞艺术的人来说太重要了。对三号线艺术空间,他最享受的是艺术家之间亲如一家人的融洽,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彼此之间都有对方工作室的钥匙,有人想看画,可随时开门进去看。创作时又各自把门关起来躲在里面一整天不出来,闲时又会坐到一起聊天、喝茶,极为惬意,可说是亲如一家人。艺术家之间能有这样的相处,他认为是极为难得的。
■群像
“三号线”里的艺术家
陈海 现在,“三号线”聚集了二十来位艺术家。其中,还有两位较特殊的、值得一提的人。一个是广州美院油画系教授陈海,这个达观、轻松、整天笑话不停的“老”油画家(其实一点也不老),一直以来只以单纯的风景和含蓄的女人体为母题,自得自乐地画了多年,既淡于名利,也疏于出场。他的作品会让我们体会到艺术与自我的那种内在关系,究竟意味着什么。
冯原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设计系主任。冯原是个不好归类的学者,他是城市学家、景观设计家、作家,从更深层面上说,他彻头彻尾是个艺术家,整天脑海里浮现着各种奇特的命题与形象,同时不停地把梦中景象随手勾勒在纸上,还是个对各种肌体材料和零配件的组合有着敏锐认识的装置家,更是个典型的白日梦游者。
■评论
广州当代创意会有一个不俗的表现
杨小彦(著名策展人、艺术评论家):
“三号线”由这么一些有个性、有想法、有追求而又生活着的现实的人所组成,他们走在一起,不是出于寻找组织的渴望,不是要去谋求集体主义的生活。他们走在一起,是因缘际会,是天地人合一,是自然而然。
也就是说,在广州地铁三号线的那一边,有一个艺术空间,叫“三号线艺术空间”,有那么一些志同道合者,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一起开玩笑,一起胡闹,乐不可支,喜从心来。可以预言,广州未来的艺术格局,尤其是当代油画格局,这个艺术空间将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其实不只是当代油画,还包括当代水墨(孙晓枫和笔者闲时会玩玩水墨,而且,画得一点也不比专业水墨的差,甚至更好),当代装置,当代的艺术理论描述,都会有不俗的、让人惊异的表现。
下一篇:后当代中的广东新油画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