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赫斯李:打破规律是艺术家的使命
2011-04-15 11:52:52
“我们所要做的一切是打破规律!(All we have to do is breaking rules!)”
“我们所要做的一切是打破规律!”6月4日在韩国江南区沦岘洞Watergate Gallery画廊接受采访时,保罗·赫斯李铿锵有力地说。保罗·赫斯李所坚持采用的“二元分割画面”的艺术形式持续到现在已有四十余年,这也正是他所阐述的“艺术家使命”的直接表现。当他还是个学生的时候,美术专业的教授们便教导他“不要分割画面”,因为这样做会打破画面原有的均衡。然而保罗·赫斯李选择了违抗师命,正是这种变革的艺术创新使他成为了知名的抽象画家,并进而登上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的讲台,成为了这所象征英国美术界艺术殿堂的教授。他的独特艺术成为英国抽象艺术的里程碑,鼓舞激励了几代艺术家。
在保罗·赫斯李的代表作“Anima, Animus'(1998)”、“ Mutantis Mutandis (1999)”、“Proteus(2001)”系列中,画面的左侧由“曲线”构成,而右侧则由“四方形”构成,左右并排而放,同时进行各自不同的旋律。这种“令人陌生”的艺术形式其源头是出于一种动机,试图以一种似非而是的方式吸引观赏者的眼球。
“画面一经分割,便会引发观赏者的疑问。为什么要将其分割成两边?这两部分是相似的,还是不同的?而这两边又为何要放在一起?观赏者在这思考的瞬间完全沉浸到了作品之中。”
对于保罗·赫斯李的创作,有人解释“它们植根于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二元论”以一种双方相互独立的原理,将世界的构成分为了精神和物质,而这二元对立又成为了一种形式,它们所要表现的便是那种最终指向同一理想的“一元论”。
也许这就是构成保罗·赫斯李自身生命的框架。生性腼腆的他迫于生计而从事教职,也正是由此,他的生活被分割成了两部分。在学生面前的他滔滔不绝,而回到家便一头钻进工作室,几乎谁也不见。身为教师,应当和周边的人合群;而身为艺术家,则需要专属个人的时间和空间。过去的几十年里,如何在这两种角色的变换之间掌握一种均衡,对于保罗·赫斯李来说成为了一大话题。渐渐地,在不断的认识之中,他自身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之前我一直认为,艺术家只应靠作品说话;但是现在我认为,艺术家没理由不能兼任教授或是同美术相关的行政工作。卢本斯(Rubens)本人不也是既是个知名的艺术家,同时又是名外交官吗?”
作为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的教授,在退休之后他还出任了英国皇家美术学院藏品出纳官、大英艺术委员会顾问、泰特美术馆理事等多种职务,一直引领着英国美术界的发展。
保罗·赫斯李第一次在韩国举办展览时,他谈到“对一名艺术家来说,打破固定的框架(世界)、发展独创性是十分重要的。”
进行抽象画创作的理由是什么?
抽象本身并不再现任何东西,而是以一种独立的方式存在着。换句话说,也就是抽象是一个纯粹的“结晶体”。我认为对“抽象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这一过程的表现十分重要。
就如同钟表里面的发条零件彼此互相啮合旋转一样,在“抽象”的内部也运作着某种机制,而我的关注是打开这种机制的钥匙。绘画以最少的费用获取最大的成效。这也是哲学、历史、娱乐等所凝炼出的结果。好像是被叫做“思考的总体(whole world of idea)”吧?
创作过程如何?
在从事数十年的艺术创作活动之中,我构建起了我自己的体系。刚开始时一有点想法就开始在画布上创作,然而毕竟是眼高手低。现在则是从最大限度地绘制小幅作品而开始。在最完美的模样出现后,才把它放到八倍大小的画纸上。接着把纸剪开,像拼剪贴画似的,把预想的模样摆出来,测试所有能够让模样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最后,再把所测试出的模样搬上画布,而尺寸、比例之类的数值早已经在脑子里面提前想好了。这种工序体系对我来说特别有帮助。不过我也一直警惕着这样做的危险性,有时候怕自己为这样的过程所困,就干脆把整个步骤掉过来。
您说“艺术家不应为任何规律所束缚”,作为一名教授,您是如何教授学生的呢?
和我吵架最多的学生反而现在都成了那些比较杰出、出名的艺术家。(微笑)年轻的艺术家应当创造出其自身的“规律”。
当代美术的范畴多样、毫无限定,因此艺术家们可以为个人制定自身的出发点,应当反复进行“追随规律并打破规律”的创作。当然,越是对年轻的艺术家来说,独创性越是重要,教育的重心便落在增强独创性这一点上。
有没有一些您和学生之间产生矛盾的小故事?
有一次克里斯·奥弗里(Chris Ofili)喝醉了,在学校食堂的墙上画满了画。其他学生们抗议,并罚他亲自把自己的画擦掉。早知道他会像现在这么有名,就应该把那些画留下来了。
翠西·艾敏(Tracey Emin)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她经常不画画,而是在画室里摆起茶几和桌子。那时候我经常说她“快画画”。那时候真没想到她会走上装置艺术这条路。
有没有您所喜欢的韩国艺术家?
我喜欢白南准。我认为所有艺术的根本在于“变形”,而他便是把电视机遥控器、显示器之类一般不被看作具有艺术性的事物加以变形,将其升华为一种艺术,这一点是我所欣赏的。白南准艺术家所代表的这种韩国美术的抽象性、概念性的倾向,同欧洲美术之间也有相通的部分。
上一篇:保罗·赫斯李亚洲巡回展
下一篇:艺术北京2010·当代艺术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