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创作轨迹,分享艺术梦想
2009年7月25日,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夏季新展《颜磊:追光(升级版)》、《冯梦波:重启》以及《石至莹:从太平洋——公海》将于7月26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三位年轻艺术家将在此次的个展中,与公众分享个人艺术实践中的突破与坚持。同期展出的还有6月开幕的《严培明:童年的风景》大展。
本次开幕的三个展览,以“升级”、“重启”和“简单重复的笔触”三组关键字组成,旨在通过一组看似无关的三个独立展,呈现出艺术家自身对其创作主题不断探索和追求的过程。被通体包围的展厅,步入其中宛如步入了艺术家的思想时空。UCCA馆长杰罗姆·桑斯表示:“UCCA始终致力于成为中国和世界当代艺术对话的平台。此次开幕的三个新展延续了UCCA的始终坚持独立、原创的策展精神,体现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对中国当代艺术推广的执着和使命。”由苹果公司支持的iPod touch也将首次应用于国内展馆导览,将艺术家与观众的沟通变得更为真实和亲切。
《颜磊:追光(升级)》持续了其《追光》系列对艺术表现方式、权力、绘画媒介等问题上的探索,并以一种多维的展览方式实现了该系列的“升级”。漫步展厅,特制的闪烁地面,艺术家设计的壁纸墙面,参观者将明显地感觉到空间的改变。其创作的灯箱作品受到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杰罗姆·桑斯的宝丽来照片启发而来,这组照片拍摄了中国当代艺术生产语境中的各种人物。艺术家在一个看似华丽炫目的环境中,通过模棱两可的讽刺性方式提出了关于艺术价值、荣誉及艺术前途的个人观点。
《冯梦波:重启》是艺术家的“圆梦之作”——早在14年前冯梦波创作系列绘画作品《游戏结束:长征》时就计划将其“游戏”化,因技术方面的限制至今才得以实现。《重启》通过复杂的传感和投影系统与参与游戏的观众形成互动,参与游戏者将在暗化处理后的艺术中心中央甬道内“遭遇”游戏情景中的种种障碍和挑战。冯梦波的艺术实践历经15年的时间,以一种戏谑的方式诉说着中国的近代史及当代现状。
《石至莹:从太平洋——公海》是艺术家生平首次个展,由严培明为“由……策划”计划推荐并担任策展人,展览由绘画和动画作品组成,对象皆为大海。“海”在艺术家利用表现主义的简单笔触相互叠加下,被赋予了不同的面貌。在绘画语言之外,也展示了年轻艺术家面对海洋时所领悟到的观察世界的方式和体验。
展览期间将组织艺术家讲座等文化教育活动,让大众与艺术家面对面了解展览背后的故事。
展览背景
颜磊:追光(升级版)
2009年7月26日-10月11日
策展人:杰罗姆·桑斯,UCCA馆长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中展厅
关于展览
2009年7月25日,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推出颜磊的个展《追光(升级版)》,展出艺术家新近创作的作品。该展览于7月26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本次展览由灯箱、艺术家设计的壁纸墙面、特制的闪烁地面组成,多维“升级”地传达出艺术家作品中一贯的模棱两可的批判性的复杂含义和在讽刺中充满矛盾的情感以及进退维谷的精神状态。展览将持续到10月11日。
2007年,参加第12届卡塞尔文献展之后,颜磊创作了《追光》系列(Sparkling series)参加美国阿彭斯的展览。“追光”是指在演出时,舞台的灯光集中跟随演出者。在此则反映了艺术家对于目前艺术双(三)年展中,或者当前艺术创作中所存在的表演的警觉和思考。《追光》中,他以自己惯常的模糊的讽刺性“回顾”了自己、卡塞尔文献展,以及艺术权利的矛盾交错的关系:画面背景是类似中国文革时领袖人物特有的“光芒四射”场景,衬托的却是艺术家本人、1997年与他一起合作伪造卡塞尔文献展“邀请信”作品的洪浩、著名的安迪·沃霍尔、2007年第12届卡塞尔文献展策展人Roger Buergel和Ruth Noack的肖像,以及五、六十年代航空公司广告中出现的空中小姐。这些并没有必然关系的人物似乎粉墨登场于一个称颂欢呼的舞台;肖像周围是他从中国到卡塞尔再到美国阿斯彭美术馆(展览场地)一路走来的旅途“画面”;这些旅程画面的安排像是一种他对自己与文献展焦虑而矛盾的关系,以及由此涉及的与“全球艺术体制”关系进行反思的“心路历程”。
“在颜磊的作品中,让人感觉他的情感里混杂着的一种莫名的‘爱恨交集’的情绪和他擅长于散淡中透出机锋并在其中呈现着多重矛盾和冲突的价值观,交织出身份确立和对‘操纵’艺术的权利的厘清与思考。”UCCA首席策展人郭晓彦如是说。
延续了这种思考,《追光(升级版)》中灯箱作品的形象来源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暨本次展览策划人杰罗姆·桑斯为中国当代艺术生产关系中的艺术家、收藏家等拍摄的照片。杰罗姆·桑斯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在其置身其中的世界艺术圈拍摄各种人物的宝丽来相片。颜磊用这种即兴的、带有模糊性的照片制作了灯箱,沿用了其一向混合着复杂情感的、人工化的、歧义性的现实主义方法,在展厅中配以来自其作品团的墙纸及炫目的水晶地板,渲染出的一种一贯的模糊、绚烂和令人晕眩的环境。
作为一位创作成熟于1990年代、并开始尝试涉猎更多创作媒介的中国艺术家之一,颜磊的艺术实践经历了“艺术与权力的谈判”的阶段,其中关乎中国与代表艺术权利的西方艺术机构、展览体制的,是自1980年代以来几代中国艺术家在不断交涉其中和着力探讨的问题。因此,寻求新的策略、并以某种自嘲姿态和交涉其中的谈判以应对“全球艺术体制”的权利压制、认清其中的边界和反叛,成为颜磊作品中的自我主体建构的策略,在这种身份建构中又充满了对于建构本身的怀疑和对艺术权利的不信任。
关于艺术家
颜磊,1965年出生于河北省,199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2002年获得中国当代艺术奖最杰出艺术家奖,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颜磊的艺术创作跨越行为、摄影、绘画、雕塑、装置等各种媒介,其作品保持了他一贯的对当代艺术世界中的艺术家、创作及权力关系的尖锐调侃与质疑。
颜磊参加的重要展览包括1989年的“中国现代艺术展”,1993年的“后'89中国新艺术展”,2002年的“都市营造——第四届上海双年展”,“大都市肖像学”——第25届圣保罗双年展”,“暂停—— 第4届光州双年展”,2003年的“紧急地带——第50界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2005年的“第二届广州三年展:别样——一个特殊的现代化实验空间”;2007年的“第12届卡塞尔文献展”等。
展览背景
冯梦波:重启
2009年7月26日-8月30日
策展人:丁达韦,UCCA策展人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中央甬道
关于展览
2009年7月25日,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推出冯梦波最新个展《重启》,并将于7月26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该展将艺术家15年前的绘画作品《游戏结束:长征》变换成了一个引人入胜的互动装置,象征着冯梦波在创作上的轮回和重新出发。展览将持续至2009年8月30日。
《重启》萌芽于冯梦波早在1994年创作的一组由四十二幅油画构成的系列作品《游戏结束:长征》。正是这组油画,让中央美术学院版画专业出身的冯梦波在国际艺术界崭露头角。如该系列标题所提示的,《游戏结束:长征》对象征和符号进行了出其不意地结合,把中国近代史(长征指的是1934年至1936年间,红军在****率领下从江西前往陕西的一次著名的军事行动)与新体制和大众娱乐符号——即电脑游戏——联系在了一起。作品仿照早期家庭电视游戏系统的画面,描绘了一位微小的、数码化的红军战士正向敌人投掷可口可乐罐,其他的人物则从街头霸王到忍者龟无所不包。《重启》的策展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策划人丁达韦评价道:“《游戏结束:长征》以一种难以置信的、令人惊叹的方式,把数码和手工、历史和当下统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重要的起点——它包含了贯穿于艺术家整个创作生涯始终的中心主题。”
冯梦波在现实生活中对电子游戏的长期痴迷,使他将这种痴迷延伸到艺术实践之中,选择交互游戏作为个人的创作平台。1994年之后,他开始着手自己制作视频游戏。比如在《智取Doom山》(Taking Mt. Doom by Strategy, 1997)中,他将大受欢迎的家庭电脑游戏《毁灭战士》(Doom)的一些元素与革命年代的样板戏和电影《智取威虎山》中的片段结合了在一起。其后,在作品中亲自担当编程和数码音画创作的冯梦波,用一系列稳步展开的项目,继续着他对新媒体的探索,而作品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富于挑战。”
对于冯梦波来说,《重启》不仅仅是又一次用游戏挑战并完成的作品,“从1994年完成《游戏结束:长征》组画的那一天,我就宣称这是我未来的电子游戏软件的草图。”直至2008年终于获取资源和适合的软件,这一项目才得以实现。艺术家以“14年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形容本次个展对他的意义。
展览期间,前来尤伦斯艺术中心的观众可以使用一个无线游戏控制器打通游戏的各个关卡,往来于放置在黑暗的中央甬道中的8个大型投影。天真的红军战士依然使用可口可乐罐为武器,他将走过从雪山草地、苏维埃时代的红场、纽约市、再到布满火山坑的遥远星球的一系列画面。《重启》让人联想到八九十年代流行的8比特电视游戏——例如任天堂的玛丽兄弟,作品试图通过电子游戏来回顾过去,从而和中国的文化史发生再度的碰撞,虽然这种碰撞并非是直接的。在冯梦波看来,游戏并未结束,它将通过矗立在我们这些观众和玩家面前的这个激动人心的新作品,达到至高顶点。
关于艺术家
冯梦波(1966年生于北京,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后逐渐成为中国最杰出的新媒体艺术家之一。除了创作互动作品以外,冯梦波的艺术实践还涵盖了多种媒介,包括绘画和版画。冯梦波在香港的汉雅轩画廊(1994年和2007年)、DIA艺术中心(2001年)、芝加哥的文艺复兴会(2002年)、台北当代艺术馆(2003年)、上海香格纳画廊(2003年)以及北京前波画廊(2009年)曾举办过个展。他也在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一些展览中展出过作品,其中包括威尼斯双年展(1993年)、韩国光州双年展(1995年和1997年)、里昂双年展(1997年)、卡塞尔文献展(1997年和2002年)、约翰内斯堡双年展(1997年)、ISEA国际电子艺术大会(1998年)、奥地利电子艺术节(2004年),上海双年展(2004年)、国际摄影中心和亚洲协会共同组织的《过去与未来之间:中国新摄影与录像》展(美国,巡回展,2004-2006年)和广州三年展(2002年和2008年)。
展览背景
“由……策划”系列
石至莹:从太平洋——公海
2009年7月25日-8月30日
策展人:严培明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白立方、黑盒子
关于展览
2009年7月25日,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由……策划”计划将推出年轻艺术家石至莹生平首次个展《从太平洋——公海》,由严培明策划,于7月26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该展由数件大尺幅海洋油画和一分钟海的手绘动画组成,按照从太平洋到公海,从静止到动画的顺序放置,意图传递地域和时间的扩展、延伸以及重复。展览将持续至2009年8月30日。
“由……策划”计划诞生于2008年7月,由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杰罗姆·桑斯发起,旨在发掘并支持中国新锐艺术家的创作。此计划通过邀请知名艺术家担任策展人、由其推荐并策划新锐展览的方式,在不同年代的艺术家、艺术机构、公众间搭起了一座桥梁。迄今,王度、汪建伟、邱志杰、刘小东等知名艺术家已先后受邀为计舟、何岸、叶楠和丁丁、闫冰等人策划展览,其中不乏后者艺术实践中的首次个展。随后,杨福东、隋建国等艺术家也将以策展人的身份加入该计划。
在“由……策划”满周年之际,石至莹的《从太平洋——公海》以令人印象深刻的单纯、质朴的形式和元素,以及对个人艺术创作的坚持和探索再次完满地诠释出 “由……策划”的精神。她独特的绘画语言传递出的视觉上的异样感,极易引起观者对海洋深邃性格的无限敬畏和遐思……。这也是本次展览策划人、艺术家严培明选择、推荐她的原因。
在所展出的作品中,石至莹以一种看似重复的手法描绘“海洋”这一为人熟知的主题,她认为 “被观察的海洋在这里代表了自然中的秩序与无序,消失、瞬间重叠和无限,安静与言语,而绘画性是一种对世界非知识、非语言学方面的阅读,是直接的触感和心”,是艺术家观察世界的方式和体验。严培明则更加期待,透过本次展览探讨 “石至莹和她心中的‘大海’是否能够解读好现代艺术对物象的深思和语言的表达;架上和架上以外的塑造手段能否确切地传达了她的艺术意念;大家又将会怎样地去感受和评价……。”
关于艺术家
石至莹
1979年出生,现居上海
2005年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硕士毕业
2005年至今上海油画雕塑院艺术家
2007年开始多领域艺术家合作计划
展览(精选):
2009 年 《海洋房间》,Art+Shanghai画廊,上海,中国
2008 年 《拓展与融合——中国现代油画研究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8 年 《海水计划》,上海概念艺术节,上海,中国
2005 年 《悦——当代艺术展》,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中国
2001 年 《上海美术大展》,上海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