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玛吉画廊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0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国外
您所在的位置:玛吉画廊>画廊动态>正文

玛吉画廊(马德里)首展“时差:中国当代艺术新力量”盛大开幕

2011-04-15 12:01:17          

  “时差:中国当代艺术新力量”作为玛吉画廊(马德里)的首展,于马德里当地时间2月12日19时盛大开幕。这是一个包括曹斐、崔岫闻、陈可、董文胜、高世强、龚剑、蒋志、李青、李威、李继开、林菁菁、邱志杰、秦琦、宋永兴、屠宏涛、王亚彬、王亚强、张小涛、赵能智等19位目前在中国非常受人注目的新一代当代艺术家的邀请展。本次展览的作品涵盖了绘画、摄影、装置、录像、电影等多种媒介,大体展现了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到80年代的中国年轻艺术家的创作面貌。   展览在马德里当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出席开幕酒会的嘉宾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西班牙王国特命全权大使邱小琪夫妇,文化参赞庄丽肖夫妇,西班牙文化特使Pablo Bravo夫妇,西班牙著名艺术家Miguel Navarro、Ouka Leele、Santiago De Santiago,以及当地公共收藏机构、银行、企业、艺术界等100多位重要人士,并有Telemadrid电视台、《Discubrir Arte》杂志等10多家媒体单位进行现场采访。可以说,此刻玛吉画廊(马德里)空间内的中国当代艺术如同一道新时代中国的投影,在马德里的博物馆区内熠熠生辉,它与距离玛吉画廊(马德里)不远的“普拉多美术馆”之间构成了一次超越时空的颇有意义的对话。   虽然,西班牙与中国同在一块大陆之上,但当“时差展”在马德里盛大开幕的时候,远在中国的人们大多早已沉浸在睡梦中,安然地迎接着新一天的到来,这是自然界在现实中所制造的一个有趣的时差场景。本次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选择“时差”作为主题,不仅含蓄幽默地提示“时差”的客观存在,并且将我们引向更深层次的有关东西艺术、甚至东西文化交流的讨论中。正如“时差展”的策展人夏季风在前言中所提及的一样,在不同文化之间所表现出“时差”效应并没有像有的学者在著作中所表达的那样,因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趋向平稳。相反地,正是因为人类在科技的协助下,追求着地理空间上的迅捷与效率,才在自然中发现了并发明了“时差”这一概念,但当人类利用科技克服地理空间障碍的同时,却也不得不接受在时区间迅速转换而给自身带来的身体上的不适。身体上的“倒时差”或许要花上几天,用来调整我们身体内部生物钟的习惯。但假如是“倒”文化上的“时差”需要的就不只是时间了。   居住在不同文化空间里的社会群体想要消除文化上的隔阂,首先需要做的是彼此正视在认知对方文化方面存在的“时差”,只有我们发现了这种差异的存在,才能不断校正认识彼此的方向,哪怕它仅仅表现为一种认知上的滞后,却也是我们形成文化“偏见”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极易引导我们远离认知的客观之路。“时差展”的意义之一在于向西班牙公众展示相比于张晓刚、艾未未、王广义、方力钧、岳敏君、蔡国强等一批更年轻艺术家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以此让西班牙公众,或者说是让整个西方世界自觉地发现他们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普遍存在的认知迟缓的问题,为他们衔接上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在认知上的时序。   更具意义的是,“时差展”不再只是中国当代艺术在欧洲的又一次精彩的即兴表演。经验证明只有在客观上建立一套完备的对话机制,构建出一个专门的交流平台,我们对于弥合认识差异的主观要求才有得到真正实现的可能。玛吉画廊(马德里)正是要通过“时差展”向外界宣示一项长久地、系统地、有步骤地推广与传播中国当代艺术计划的开始。玛吉画廊(马德里)自身的学术与经营定位在除代理欧美现当代艺术家之外,将着重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在欧洲,对中国当代艺术尤其是年轻的新一代艺术家的推广及交流,旨在拓展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视野,提升西方社会公众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认知度,促进中国视觉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与沟通。   就目前来看,玛吉画廊(玛德里)的战略计划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来说,只能算是一种壮志雄心式的表达,但我们仍期待她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向我们证明她现在豪迈的理由。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