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0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
- 展厅面积:
- 地 区:云南-昆明
相关联接:
关于创库即将解体的报道近日在昆明闹得沸沸扬扬,最后证实是一个乌龙事件——创库所在地昆明市机模厂外一幢叫做“创库99#”的楼房被列入拆迁范围,创库现有格局基本不会受到影响,只是大门要往里退上几米而已。不过创库的创始人之一、昆明籍知名画家唐志冈表示,“创库格局的改变是迟早的事。”
它是中国第一个文化艺术社区,带动了北京798等一大批全国艺术社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可是,用唐志冈的话说,“别人都在发展,可是创库滞后了。”
2000年9月,叶永青、唐志冈、刘建华和策展人林晓东在上海相遇,共同谈到了艺术仓库的话题,都认为昆明也有许多类似上海苏州河仓库的地方。回到昆明后,叶永青、唐志冈即着手寻找这样的空间,最后选定了地处昆明市区西坝路101号的机模厂。
2001年6月1日,创库开业,《男孩女孩》画展在同一时间开展。对于工作和生活在创库的艺术家来说,画画、泡吧、展览、与各地艺术家交流、与大众交流已越来越日常化,成为每天的日常生活。
而对于工厂的原住居民和工人来说,由昔日的主人变成了今日的看客,艺术家昼伏夜出的生活方式也让他们很看不惯。在创库刚开业的时候每一次艺术展览都有人打110报警,告艺术家扰民。日子久了,厂区周围的居民发觉艺术家其实很好相处,很好玩,而创库内的各种休闲空间因为大众性的消费成为这个城市所有人都可以去的地方,成为周围居民日常生活和消费的一部分。
将要拆的不是“正宗”的创库
正是下午上班时间,烈日下的创库,人并不多。坐在太阳伞下的李阿姨告诉记者:“咱们创库不会拆的!”李阿姨是原昆明市机模厂的职工,厂里的这块地变成创库后,她就做了创库的守车员,一守就是9年。“他们(创库99#所在的楼)并不是我们厂里的房子,所以自然谈不上属于创库,只是他们借用了创库的名字。”李阿姨显然觉得“创库99#”并不是正宗“创库”。据介绍,创库99#是城中村农民的房子,属于西山区弥勒寺新村股份合作社管辖。“这次道路改造,我们创库只有大门那里会往里退上几米。”记者看到,创库的大门退上几米,对现有格局基本上无甚影响,只是可能牺牲掉几个停车位而已。李阿姨表示,“现在来创库的人可多了,每天晚上停车位都是满的。”
创库99#画家胡韶炜:创库离整体拆迁不远了
很不幸的是,画家胡韶炜位于创库99#的工作室被规定要在7月30日之前搬空,“不急不急,我的东西不多,一卡车就能拉完了。”许多新建的艺术社区,比如虹山艺术高地、西苑茶城,目前已经向胡韶炜这些租住在创库99#的艺术家发出了邀请。他招呼记者坐下来喝杯茶,“画画在家也可以,但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就是因为这里有一个艺术的氛围。朋友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多美好!”在他看来,创库99#的拆迁就预示着离创库整体的拆迁不远了。
“好好的一个地方为什么要拆呢?建那么多高楼大厦干嘛?修路建新房之后,经济效益会有现在这么高么?”他觉得,创库带动了周围的房地产租赁、餐饮酒吧、夜市小摊、停车位等一系列经济产业发展,文化所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在创库体现得淋漓尽致。记者问他如果创库搬到别的地方去,他怎么看?“搬到别的地方还叫创库么?一个新的地方总是要花很多时间磨合的。”看来他还是对创库恋恋不舍。尽管这幢创库99#并不属于创库,楼道里光线黑暗、脏乱中还透着一股不知名的怪味,但他言语中,充满了一个创库艺术家的自豪感。“创库花了8年到了今天的规模,再花一个80年,都不一定能再出一个。”
位于唐志冈工作室楼旁的源生坊包括一个露天酒吧、小剧场,最近刚刚开了一间川滇风味的餐厅,它的主人是云南电视台纪录片导演刘晓津。设立源生坊的初衷是为了向原生态少数民族艺人提供一个展示技艺的舞台,之后,陆续办起了电影展、舞蹈表演、展览等艺术活动,而酒吧和餐厅的收益,大部分还是要拿来补贴给艺人。“我们的艺人平时在乡下,我们会有传习补贴给他们,到昆明来表演我们也提供食宿和演出费用,所以,我们的经营压力很大。”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不过,热心民间艺术的刘晓津,还是愿意出钱让这些艺人,把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瑰宝代代相传。如今,源生坊表演队已经有了几十个不同年龄的民间艺人。每当有表演,他们会向观众收取不多的观看费用,“我们不是歌舞伴餐,所以,适当的收费是一种对表演者的尊重。”
说起创库,这位工作人员表示,整体的艺术氛围很不错,只是源生坊位置比较偏,经营上还需要想想办法。
井品画廊:9年一直亏损,亏了60多万了
井品画廊3月份才刚刚重新装修完毕,它是最早进驻创库的元老级画廊之一。重新装修后,当代画廊的那种时髦味道更强了,引入了较高档次的咖啡和西点,用负责人汤锐的话说,更符合消费者的定位,“白领、有小资情调的人。”
汤锐直言不讳地说,“井品画廊这9年一直在亏,前后大概有60多万元。”还好,画廊背后有一个集团的多家企业支撑,“这也是公司形象的一个展示窗口。”目前,井品画廊每2-3周都会更换一批作品,“这里的定位是咖啡厅、画廊、私人派对。”他表示,对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很有信心,目前只是暂时遇到了金融危机。
说到创库,汤锐表示,对厂方的规划管理、整体的艺术气息营造上,还是有些不满意——他特别谈到了日益增多的餐馆。“不过,创库的魅力也许正来自这种杂乱吧。”
诺地卡:西方人觉得创库“不可思议”
创库内名声极盛的诺地卡,把诺地卡称为“在昆外国人的艺术大本营”一点也不为过。许多老外认识创库,都是从诺地卡开始。每年,这里都将举办许多外国艺术家的活动,每年甄选20位中国艺术家去北欧做交流。总经理吴月蓉说“让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机地相互碰撞和融合,形成第三种艺术,是我们的目标。”迄今为止,诺地卡已经装修过3次,最近的这次,让餐厅、画廊和表演舞台各自的空间划分更加明晰,“诺地卡就像国外的那种迷你博物馆,有餐厅,可以让人们坐下来聊天;有画廊和舞台,可以进行各种艺术活动。”
吴月蓉称诺地卡将会长期关注艺术,“这些跟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我们目睹了许多人对艺术的态度,大部分让位给商业与娱乐,我们能坚持下来其实不易。”外国人觉得,这样的一个社区“不可思议”——它是如此巧妙地藏于居民区之中,周围都是一些热闹的饭馆和老式的居民楼。“中国人的态度上,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其实,创库可以代表我们这个城市的文化灵魂。”
创库创始人之一唐志冈:我对创库的前景充满乐观
看到唐志冈的宝马越野车停在工作室楼下,记者赶紧上楼去会见这位创库的“村长”——他始终是对创库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好脾气的唐志冈首先对记者要求澄清一下“创库解体”的报道。“创库99#是和创库有关的一个建筑,但它并不是创库本身。它上面租住着一些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机构,准确地说,它是创库衍生出来的一个艺术家群落。也许是这些艺术家为了保护自己的工作室,所以希望和创库联系在一起。”唐志冈表示,今年年初和机模厂方开始谈租金的时候,就知道了这幢楼被列入规划范围、会被拆迁的消息。
目前创库的租金,从最初的6元/平米涨到了12-14元/平米,这个价钱是目前厂方和艺术家都能接受的结果。“涨租金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艺术家们带动了一个冷清地方的发展,租金自然上涨,艺术家们只好去别的地方,别的地方又火了。”他举了纽约SOHO的例子。唐志冈直言指出,创库的起步非常红火,影响非常深远,可是这些年来发展缓慢。“地方比较小是一个原因,不能容纳更多的人进来。不过这也是还没有被开发商盯上的原因。”不过,他表示创库的改变是必然的,因为这个地方寸土寸金。创库与厂方续签了两年合同,“城市开发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政府应该均衡开发商、艺术家和城市文化空间的关系。”
“创库不是几个艺术家的,而是全体昆明人的。”唐志冈动情地说,创库和讲武堂、文化巷一样,成为我们这座城市的文化灵魂。记者问道,创库如果要挪走怎么办?唐志冈很肯定地说:“我不能接受!讲武堂能挪走么?这就是活生生的昆明人文历史!”唐志冈表示,昆明今后就算建其他的文化片区,他这样的老艺术家也不会走了。说到如今的创库,他表示,逐渐增多的餐饮店还是挤压了一些艺术活动的空间,“晚上这里停满了车,或多或少影响到了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
唐志冈理想中的创库,是一个昆明文化界的话语中心,以自身影响力向周围辐射,最终形成一个颇具规模的大型文化艺术片区。艺术家们可以享受到比较低廉的房租,或者以较优惠的价格买下工作室,文化艺术、创意、时尚、餐饮酒吧等形成有机发展的文化产业链,“前几年已经有开发商提出了这样的构想,希望政府能‘智慧’地来解决这个问题。总之,我对它的前景充满乐观。”
下一篇:创库源生坊推平价学生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