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创造空间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8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北京
您所在的位置:创造空间>画廊动态>正文

诚品画廊将于画廊博览会展出林明弘新作

2011-04-15 12:12:13          

  以下的一切都只是建立在一些想象之上,因为在我们进行访谈的时候,这件作品还在边发想边制作的过程中,对林明弘而言如此,对我而言也就必然如此了。不过这倒也还好,因为即便作品百分之百地完成了,它与林明弘或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也依然还是得建立在一些想象之上,分别属于他们自己的想象。    对于一个作者尚未完成而我显然将无法亲眼目睹的作品,林明弘试图用语言为我描绘这件即将参与2006年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的新作——《样品屋》。相关的叙述中除了作品实体可能的样貌,也交错着计画逐渐成形的过程中曾经在他脑中闪现过的一些想法。他很随意的说着,彷佛它们其实也都并不那么重要,不过无论如何,藉由这些线索,我还是试图扮演了一个观众,开展出我对这件作品的各种想象。    首先,这件作品的背景是,林明弘是台北诚品画廊参与北京艺术博览会的参展艺术家,而他打算在诚品画廊的摊位上展出一顶「帐棚」,尺寸上大约刚好就把诚品画廊的摊位给占满了,帐棚的里外,会用几乎已成为林明弘签名式的花布拼成迷彩,此外,还会准备露营常用的蝴蝶椅以及折叠床,以同样的花布迷彩拼缝于其帆布面上。「想象你到一个博览会里面有一个大帐棚,里面有三个台湾来的小姐,在那边在作什么呢?在卖这个帐棚。」说着说着林明弘自己忍不住笑出声来。    林明弘以往的作品,多数是在一个既存的建筑上施以改变的行为——在平整光洁色彩简洁的建筑内外部,手绘上扩张尺度的鲜艳花布图纹,以创造出一个迥然不同于所在地点的空间。随着艺术家行旅于国际之间,在各式各样的场所中展出,作为作品最主要接口的「花样」,也开始有着因地制宜的改变,例如在台湾我们看到的是「牡丹」,在荷兰我们看到的是「郁金香」,相同的是那个迥异于该场地特性的转换手法总是十分成功,致使观众们很难错过他的作品。那色彩亮丽的复式图腾,经常透露着一种喜庆的愉悦氛围,再加上间或出现的一些抱枕或家具,在在发出一种强烈的召唤,这不是一件张挂于美术馆墙面待人瞻仰的「艺术品」,而是一个邀请你参与、介入与感受的亲切空间。事实上,观者的参与、介入与感受,也才真正构成了这件作品的完成。    相对于以往改造既存建筑或空间的手法,这一回,林明弘想做一个自己的建筑。他觉得帐棚就像是一个建筑,一个较为柔软且可移动的建筑。在硬质支架其上包覆着软质的布料,帐棚的结构有一点像是人体结构的放大,却又像是正式建筑的缩小,因此给人一种较为贴身的亲切与私密感。不同于大型美术馆或当代艺术展的展览条件,可提供一整块墙面或地板或大型空间供其操作,所谓的艺术博览会,就是被格成一个个小空间的集体市集,在其中,艺术品被作为商品展售着。艺术家在这里试图为艺术品经纪商打造一个「与众不同」的展场空间,有趣的是,经纪商所要销售的也正是这个空间,或者说,销售着艺术家「创造空间」的高超技术。    帐棚同时还有着其它的隐喻,通常是因应着某些特殊事件的需求,我们才会搭起帐棚,例如马戏团,在巡回至不同的地点时,搭起大帐棚后招揽观众并开始热闹的演出;又或者作为游牧民族的住家,会因季节转换与求生的需求而不断迁徙。所以它同时暗示了一种暂时地与所在时空交接以及一种逐水草而居的生存状态,暗暗扣合了所谓「艺术博览会」的某些特殊质性。    迷彩已经不只一次出现在林明弘的作品之上,对他而言,迷彩就像是一张风景画,因为迷彩原来的功能就是要让人或物可以躲在「风景」里,不过这种试图隐匿于所在情境中的行为,多数是发生在战争的时候,因此,迷彩也予人一种军事的象征。在艺术博览会这样的市集里面,如果有所谓的战争的话,林明弘说他想到的是经济,存在于各个国家内部,存在于海峡两岸,或存在于国际之间的各种金权战争。林明弘表示这件作品的迷彩预计将由台湾、日本、美国的花布等拼组而成,「但其实最后已经看不清楚是什么了」。于此,「迷彩」显然不具备将自身隐匿于所在地点的功能,而比较像是要迷惑或诱引观者的视觉或想象的「谜」彩。    至于为什么命名为「样品屋」,林明弘说他常在台湾看到样品屋——一种建商为了销售尚未起造的房子所临时搭建的「样品」,试图与消费者心目中的理想发生连结。这间「样品屋」也象征了林明弘的一个理想——一个不与某一块土地固定连结,而可四处移动的家。不过他同时也提到,同样的生活方式,对某些人来说是一种理想,对另一些人来说却可能是一种悲剧式的宿命,例如他就在近期的新闻里看到,巴基斯坦大地震后,许许多多丧失家园的灾民只得暂时栖身于帐棚之中度过寒冬。同样的对象,却可能隐含着主动选择或被迫接受等截然不同的生命情状,而这也是艺术家对帐棚这个对象产生兴趣的原因之一。    林明弘向来使用的都是现实生活中既存的对象或图纹,也就是说对观者而言必然会产生在其生活背景下的文化成见或预先理解,这里已经可以交织出无限多种的可能。而在这座《样品屋》上,作者不仅结合了现成物与迷彩化的花布图纹,再加上在一个艺术品展售场合中安置了一个乍看之下不合时宜的装置,这驳杂的视觉与意义的叠合交错,又产生了另一种迷彩的效果,其中的每种元素或许其来有自,但集合在一起时便不仅暧昧难辨,同时也可能引发个别单元内部的质变,而这正是艺术家意欲提供给观者自行拆解与自行建构意义的另一个层次丰富的空间。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