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左右艺术区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0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北京-通州-宋庄
您所在的位置:左右艺术区>画廊动态>正文

艺术北京2007:全力打造北京当代艺术节

2011-04-15 12:16:52          

  鸣谢:董梦阳及其工作团队   在国际艺术市场上,中国当代艺术已经成为最为活跃最具收藏价值的板块之一。在国内艺术市场上,中国当代艺术的一级市场日渐成熟,二级市场也在调整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类艺术展会作为以一级市场为基础的交易平台应运而生,并日益壮大。2004年之前,国内已经出现颇多艺术展会,但都是以艺术家个体为参展主体。2004年4月,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今年更名为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才亮相北京,成为中国第一家按照国际惯例举办的以画廊为参展主体的艺术展会。2006年10月,“艺术北京”画廊博览会开幕,打破了北京地区画廊博览会一统天下的格局,“艺术北京”也在竞争中树立了新的品牌,获得了业界的认可。如今“艺术北京2007”开幕在即,相较于去年,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将走向何处?在此我们以客观的视角全面呈现“艺术北京2007”,让观众提前“尝鲜”。   艺术北京2006:生存是硬道理   常说,把握过去,才能掌控未来。因此,“回顾”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2006年2月,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开幕在即,突然“画博会内部争端不断,原班人马另起炉灶”的消息不胫而走,并且很快就成为既定事实:原画廊博览会掌门人董梦阳离开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筹备新的当代艺术博览会——艺术北京。   艺术北京与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有所不同,它强调参展画廊的本土化,参展商以国内画廊为主,此外还旁涉除中国外的亚洲其他区域,如南亚、东南亚、中亚等区域,试图成为世界了解中国艺术、亚洲艺术的最佳窗口。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当今欧美的艺博会上,很少能见到中国画廊甚或亚洲画廊的面孔。被边缘化的艺术区域与其去适应欧美的机制,“委曲求全”地参与到欧美的艺博会,倒不如在自己的地盘上,创建本土的画廊博览会,做大做强,来引起他们的关注。出于这种想法,艺术北京成立之初,参展画廊就呈现出五三二的设计格局,即中国画廊占一半,亚洲画廊占三成,其余的则是欧美画廊。这样以中国当代艺术为主要推介对象的设计格局在国内博览会中尚属首例。   艺术北京诞生之际,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已经成功举办两届,作为中国最早按照国际惯例举办的以画廊为参展主体的博览会,由于操作上的规范性、学术性,伴随着中国画廊业的兴起,迅速在国内外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博览会的成交额也是逐年上升,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逐渐成为业界的焦点,很多新生画廊也已能参加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引以为荣。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生的艺术北京能否在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的激烈竞争下树立新的品牌,生存下来,成为艺术北京2006最需解决的难题。   艺术北京2006在品牌建设上,首先是试图超越当时国内博览会的现状,建立一种新型的画廊博览会,重中之重便是强化展会的学术性。展会期间,艺术北京举办了“艺术经济”论坛,包括主题性论坛和专题性论坛。主题性论坛邀请了乌力•希克、唐冠科等国内外涉足艺术市场的顶级专家,讲述了“当代艺术的创作现状与收藏趋势”和“艺术投资的策略与艺术基金的管理”两个实用性主题。专题性论坛则邀请了国内外知名画廊负责人及媒体的资深专家,探讨了画廊的操作经营模式及媒体对于艺术市场的责任等问题。此外,还突破了当时已有博览会的内容和外观,在注重当代艺术的同时,把时兴的策展人引入博览会,邀请知名策展人皮力策划主题展——艺术突破(Art Unforbidden)。并且在农展馆的露天广场,组织了以35岁以下的艺术家为主的“年轻艺术区”,为年轻一代艺术家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这些非营利性的学术性活动,把艺术北京的关注点更多的定位在艺术的商业价值如何体现、转换这样的中间环节上,试图改变了当时博览会仅仅作为对展出内容没有过多要求的简单交易平台的尴尬境地,也试图改变人们对博览会是否成功的看法,即成交额不是衡量博览会成败的唯一因素。   此外,艺术北京2006还以博览会为契机,试图整合北京各个艺术区、艺术机构、文化中心、画廊的艺术活动。收藏家、艺术爱好者在参与艺术的北京的同时,还可以参观北京十月其他的艺术活动。如同期举办的宋庄艺术节,今日美术馆开幕的方力钧个展——今日方力钧,798、酒厂、草场地、观音堂、环铁等艺术区的画廊开放展,这些无不丰富了艺术北京2006的外围活动,艺术北京当代艺术节已见雏形。   2006对于中国画廊博览会而言,是重要的一年,艺术北京从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分离出来,并且在激烈的竞争中树立了新的品牌,打破了国内的画廊博览会由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一统天下的格局,形成了同城竞技的新格局。   艺术北京2007:重塑北京艺术地图   “五三二”打造博览会参展画廊新格局   “艺术北京2007”公布的参展画廊名单与同期上演的“上海当代”博览会公布的参展画廊名单有着明显的区别。 “上海当代”的参展画廊逾半数来自欧美,来自中国大陆的画廊仅20家,其中北京13家、上海7家。而“艺术北京”的参展画廊仅来自中国大陆的就超过半数,亚洲其他区域的参展画廊占三成左右,欧美的参展画廊则不足两成。在整体格局上,继续沿用上届打造的“五三二”设计格局。“五三二”不仅仅是对参展画廊的地域界定,即中国画廊占整个博览会的一半,亚洲画廊和欧美画廊各占30%和20%;也是对参展画廊资历的界定,即资深画廊占整个博览会的一半,一般画廊占30%,新生画廊占20%。这种新格局的出现,既与艺术北京的核心理念相关,也与当下艺术界发生的微妙变化戚戚相关。   “艺术北京”以中国当代艺术为核心,力求在中国当代艺术成为全球艺术市场中最活跃最受关注的投资标的今天,完整的呈现中国当代艺术的趋势和面貌,让中外与会者能够迅速把握中国当代艺术。在力推中国当代艺术的同时,并且试图呈现“完整的亚洲概念”,即在大中华区以及临近的东亚艺术资源的基础上,逐步向东南亚、南亚、中亚等地发展,有步骤的整合整个亚洲的艺术资源,参与机构遍布亚洲,使博览会成为呈现亚洲当代艺术的最好的博览会,全球的收藏家在关注“最好”、“最有潜力”的亚洲当代艺术的时候,首先就想到“艺术北京”。此外,欧美画廊也被纳入到艺术北京的范畴,但并没有一味追求欧美最大牌的画廊,而是偏重一些对中国有期望有设计的,以后可能落户中国、对中国当代艺术有推动作用的画廊。在这样的一种理念下,“五三二”格局的形成也就有些理所当然。据艺术北京掌门人董梦阳称,在各国主推本土艺术的博览会上,这样的格局是最合理的,也是最能实现推动国内艺术市场、搭建国际交流平台的格局。
 
  目前国内艺术市场日常火爆,业界很多人士流露出对于市场前景的担忧,各种关于艺术市场的观点也是层出不穷,艺术市场有没有泡沫的争论尚无定论,“80%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将被淘汰”的说法又悄然而生。尽管对于艺术市场负面言论层出不穷,但是当前艺术市场依然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并且在低调地进行着微调。首先便是创作力量及收藏力量的年轻化,伴随的就是艺术经济——画廊的年轻化。在艺术市场多元化的今天,某一种力量已经没有一统天下的可能。新兴的画廊推动着新兴艺术、新兴收藏力量的成长,老牌画廊的话语权正遭受着新兴力量的冲击,而这种新兴力量需要一个机会一个平台让外界能够认知、认可他们所做出的努力。“艺术北京”就是这样一个平台,一个为年轻艺术家、前卫的艺术观念、新兴的画廊、新兴的收藏力量提供展示机会的平台。今年艺术北京的主题是“艺术的未来”,“五三二”格局中的“二”就是给“未来”的画廊、艺术家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如果画廊采用规范化、国际化的运作模式,并且显现出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决心和信心,那么不管画廊资历有多浅,都有在艺术北京获得展示的机会。针对收藏家,尤其是年轻的收藏家,将开展“收藏投资论坛”,指导新兴收藏力量理性收藏。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北京最终关注的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对此有推动作用的年轻画廊、年轻艺术家和新兴收藏力量自然而然会与年轻的艺术北京有一种相互吸引的关系。   主题展:换药不换汤   “艺术北京2006”在场馆内预留了1000平米的非营利性的展位,并且引入时兴的策展人机制,邀请知名策展人皮力主持策划了Art Unforbidden大型主题展。这个主题展以“现状”和“未来”为主题,邀请了陈界仁、林明弘等19位活跃的当代艺术家参展,旨在推动“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学术化、规范化品牌的建立。今年的主题展采用画廊学术邀请展的形式,继续沿用“艺术突破”这个主题。当代艺术发展史是艺术不断突破人们既定的文化和审美趣味、用自己的艺术造就新的时代趣味的历史,因而“艺术突破”这个主题不仅是去年和今年的主题,也会是以后各界艺术北京的主题。这种学术性的主题展为艺术北京介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如众多知名画廊的优秀艺术家能够针对同一主题,在同一个展览上出现,除了学术邀请展外,只有博览会这样的平台才能实现。艺术北京的介入,使中国当代艺术无论在商业还是在学术上,都能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更加宏观的视角上进行。   本届“艺术北京”参展作品依然会沿用上届博览会的风格,强调作品制作上的精致和逼真,强调艺术由“观念”向“视觉”的回归。在直观上,这些作品更接近于当下流行生活和大众文化提供的视觉经验,更具有个人色彩和人文关怀。这与艺术北京组委会对于艺术北京的期望密切相关,艺术北京组委会试图在学术上展望艺术未来的同时,探索出中国当代艺术下一个新的增长点,进而引导收藏、投资的新方向。与上届不同的是,本届艺博会的主题展是由范迪安、冯博一、卢杰、赵力、皮力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根据学术主题邀请参展画廊的艺术家,用他们的作品搭建整个主题展,彰显展览的学术定位,改变了上届由独个策展人策划展览的模式。届时,执行委员会还将邀请亚洲尤其是国内在学术上具有前瞻性的画廊参与“艺术突破”主题展,目前已经确定参加此主题展涵盖了国内外20家知名画廊及其代理的数十位艺术家,这次主题展的参展阵容应该是目前国内最强大的画廊阵容。此外,本届艺博会在强调以当代艺术为主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旁涉当下更实验、更前卫的艺术创作,但与上届的“纯学术展览”不同。本届主题展将在更深层面上与画廊发生关系,因为当前摆在艺术北京的面前的不是“学术与商业”哪个更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把学术与商业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学术与商业共赢的问题。学术委员会将根据学术主题邀请参加主题展的画廊推荐艺术家,通过学术的引力将作为个体的艺术家及其作品重置,使这些作品能在学术领域找到归属,成就艺术的真诚,试图通过这面向艺术未来的学术展览窥见亚洲艺术未来收藏、投资趋势的端倪。   “艺术北京2006”通过学术性的主题展,在刚刚诞生后即打出了学术化、规范化当代艺术博览会的品牌。目前国内各大画廊博览会都已经认识到了学术对于博览会的重要性,也都争相在激烈的博览会竞争中频打“学术牌”。学术之于博览会,既是不能产生直接的商业利益,但也已不再是只投入没产出的单向度付出,它已经成为博览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无形中会给博览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艺术北京2007”秉承上届博览会的经验,继续推出“艺术突破”主题展,阵容更强大,学术性更强,无疑会成为“艺术北京2007”的最大看点。   专题展:旧貌换新颜   “艺术北京”中关于年轻艺术家的专题展正如前所述,是给年轻艺术家一个展示自我机会的平台,是以探讨年轻艺术家的创作状态为出发点和着力点的非营利性展览。它致力于对那些敏锐而准确把握住当代艺术发展趋势的年轻艺术家的发现与推介,有别于商业性质的艺术推介活动。“艺术北京2006”上引人注目的一个崭新亮点——“年轻艺术区”(Youth Art Zone)就是这样一个性质的展览,它试图从学术的高度探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年轻一代艺术家对最活跃的艺术脉搏的把握方式。“艺术北京2006”的“年轻艺术区”把主题设定成“年轻艺术家在北京”,参加本次活动的多是现居北京却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年轻艺术家。在5天的时间里,“年轻艺术区”通过影像传播与艺术家现场互动交流的方式,展现了年轻一代艺术家面对北京,面对丰富多彩而又潜流不息的都市文化,自己内心独特的心灵感受和艺术趋向。   “艺术北京2007”的专题展与上届艺博会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在专题展数量上,由过去单一的年轻艺术家的专题展扩展到国际VIDEO艺术家群展和日本艺术家池田亮司作品展两个专题展。其次展览方式上,引入了策展人机制,专题展——国际VIDEO艺术家群展则由策展人孙宁策划。再次,在运作模式上,实行与知名画廊合作的运作模式, “国际VIDEO艺术家群展”实艺术北京与站台中国合作的项目。   本届艺术北京拟定的“七零八落:年轻艺术家群展”与上届“年轻艺术区”性质相同,但是在开幕前夕由于农展馆工期原因被迫取消。这对于年轻一代艺术家无疑是一个不幸的消息,他们今年将失去展示自我的一个重要的平台。由此他们也了多一年的历练和准备,希望在明年的艺术北京看到年轻一代艺术家的爆发。由孙宁策划的“立体视镜——国际VIDEO艺术家群展”将如期举行,它是“国际影像艺术节”中的一部分,将会邀请中国、亚洲及欧美地区的VIDEO艺术家在独特的展览场景——利用集装箱和篷布搭建的场景中和观众互动。另外一部分是国际知名的日本艺术家池田亮司(Ryoji Ikead)的现场表演和代表作品组成。现场表演将于2007年9月19日“艺术北京2007”VIP预展之夜上演,作品是datamatics(时长30分钟)和C4I(时长45分钟)。   “艺术北京2007”的专题展引入了时兴的策展人机制和运作模式,较上届相比,显得更加规范化、专业化、学术化。在当今艺术日益市场化、商业化的时代背景下,“艺术北京”以年轻一代艺术家专题展这种崭新的方式,探索了一种商业以外的艺术可能性,试图提升新一代艺术的学术高度和文化重量,引领未来的艺术。此外,艺术北京还与大众汽车首次合作推出“Art Car”展览,届时艺术北京将配合大众汽车的理念,对大众汽车从全国的参赛作品中筛选出的30余件艺术车车模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   外围活动:怎一个“热闹”了得   自去年始,每年的4月和9月,北京甚或全国的当代艺术圈都会因为博览会而兴奋一阵。艺术家都希望在这个时期与某个画廊合作,办个个展,既能在短时间内受到最大的关注,获得实际的好处。画廊主也没有闲着,有点资历有点资本的画廊都想方设法挤进了博览会的展馆,实力稍弱落后一拍的画廊也趁博览会期间,相继推出代理艺术家的展览,以博览会外围展的身份参与到博览会的整体活动中,希求在收藏家集中购物的当口分一杯羹。立秋已过,北京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但是北京当代艺术的“第二个夏天”才显暖意。画廊展览、艺术活动、艺术事件一个接着一个。艺术北京2007执委会、学术委员会认识到了博览会在整合艺术资源方面的巨大能量,试图把原来各自为战的各种艺术活动整合在一起。现在的艺术北京已不仅仅是一场博览会,正逐渐演变成一个与博览会和双年展相互结合、适应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展览形态。
 
  本届艺术北京首次与大山子国际当代艺术节(DIAF)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共享双方的文化艺术资源,届时双方将会组织大规模的艺术活动,活动内容将涵盖视觉艺术、建筑展览、现场创作、视频、舞蹈、音乐等,通过资源共享、优化组合壮大当代艺术的声势。艺术北京还将和左右艺术区联合举办“99个帐篷,99个理想”的全国性艺术大展。同时,艺术北京2007执委会还积极组织北京各大艺术区联合开展“艺术白夜”活动(9月22日)。这一天的下午主要活动是今日美术馆的刘庆和个展;晚上七点将与DIAF开幕活动联动起来,在798艺术区举办盛大开幕酒会,八点移至草场地艺术区,九点再转战酒厂艺术区。在这一天,各大艺术区的代表性画廊,如前波画廊、桥社画廊、仁艺术中心、eye画廊等画廊都将营业至深夜,艺术爱好者可以在这里进行一场彻夜的艺术狂欢。   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参加这么多的艺术活动?艺术北京给收藏家、VIP贵宾提供了一项服务——北京艺术之旅。所有收藏家、VIP贵宾都可报名参与艺术北京的艺术之旅,乘坐艺术北京的艺术巴士,从农展馆出发,参观北京798、草场地、观音堂、宋庄、酒厂、环铁、左右等艺术区以及如前所述的配合艺术北京的各种外围活动,让收藏家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的了解中国当代艺术,尤其是北京当代艺术的发展动态。   除了让收藏家、VIP贵宾切身体验北京的当代艺术氛围外,艺术北京2007还将针对收藏家尤其是新兴收藏家,围绕收藏和投资举办艺术经济论坛。2007艺术经济论坛延续了去年国际性、学术性的标准,是艺术北京2007当代艺术博览会附设的高规格的专业性论坛。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由艺术北京与北京市文化基金会合作主办,由此也延伸为政府级的重要的文化项目。本届艺术经济论坛以“当代艺术的全球发展趋势”、“公共收藏、机构收藏、企业收藏的策略”、“如何成为专业的收藏家”为核心论题,届时将邀请这个领域内的资深专家针对核心论坛阐释各方观点。此外,艺术北京将开设面向社会公众的非营利性的专设项目——2007艺术北京教育项目,以博览会为契机,整合学术资源和艺术资源,承担起对社会公众的艺术普及和宣讲的责任。本届教育项目以当代艺术为主题,将邀请在该领域内的知名人士就“西方当代艺术的演变与发展”、“中国当代艺术的演变与发展”、“当代艺术的思想与观念”三个主题,阐述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艺术特征和艺术观念等内容。   艺术北京路在何方?   目前国内以画廊为参展主体的博览会竞争日趋激烈,逐渐形成了南北对峙、同城竞技的格局。南有上海春季沙龙和“上海当代”申城竞技,北有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和“艺术北京”京城角逐。就以画廊为参展主体的博览会而言,能否吸引参展画廊,顺利完成招展工作是各画廊博览会生存的关键。如果各画廊博览会之间没有各自准确的定位,彼此之间争夺的画廊又属于同一范畴,那么激烈的竞争难以避免,甚至会出现大鱼吃小鱼的情况。但是如果各画廊博览会在彼此的差异中寻求各自明确的定位,对于参展画廊有各自的标准,分流属性、资历不同的画廊,则可能会在差异中共存。与艺术北京同期上演的“上海当代”国际艺术博览会(07'ShContemporary),两者举办时间相差无几,看似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但是如果从两者参展画廊上来分析,两者完全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共存。上海当代定位于国外画廊,从其公布的参展画廊名单中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画廊来自欧美,而中国(包括港澳台)仅有26家画廊参展。与其恰恰相反,艺术北京则以中国画廊为主,仅大陆的参展画廊就超过一半,而欧美的参展商仅占20%左右。与艺术北京同城竞技的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尽管两者前后相隔将近半年,但由于两者的参展商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国内参展画廊都占据了两者超过一半的名额,因而两者之间的竞争远远大于艺术北京与上海当代对于参展商的争夺。画廊参展的目的非常明确,无外乎名利两个方面,能在这两个方面更大程度上满足画廊要求的画廊博览会对于画廊才具有真正持久的吸引力。目前这几个博览会在各自侧重的领域都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局域优势。短时间内,某个博览会也还没有足够的能力称霸中国甚或称霸北京(上海),“大鱼吃小鱼”的现象还不会出现。就艺术北京而言,短短一年内就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其优势不言而喻。具体体现在政府的政策偏向、学术单位的学术保障、相关媒体的传媒支持及文化机构、艺术活动、艺术机构的合作等几个方面。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与官方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微妙关系,很难用一两句话把它们理清楚。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官方在政策上的支持对于定位于当代艺术的画廊博览会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促进作用。“艺术北京2006”就受到了北京市各级领导的热心关注,并被纳入市政府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策略中。今年艺术北京早早就拿到了文化部关于举办“艺术北京2007”的批文,没有出现其他博览会那种迟迟拿不到批文的情况。更为重要的是,北京市文化基金会也积极介入到艺术北京,与“艺术北京2007”联手主办“艺术财经论坛”。另据消息称,“艺术北京2008”已经作为明年奥运会的一个文化项目在文化部立项,届时,除了获得政策上的扶持外,政府的相关文化资金还可能被注入到“艺术北京2008”。   学术性一直是艺术北京其孜孜追求的目标,也是每届艺术北京整体规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北京2007”获得了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等专业学术机构的支持,并且邀请了五位在国内艺术届举足轻重的人物冯博一、卢杰、赵力、皮力、范迪安组成高水准的学术委员会,保证主题展、专题以及参展画廊的学术性和专业性。   “眼球经济”时代,得眼球者得天下。对于娱乐圈至关重要的媒体曝光率,也已泛滥于艺术圈,造就了一个又一个明星艺术家。艺术家明星化,艺术事件社会化,全都得益于媒体的宣传。“艺术北京2007”在去年媒体公关的基础上,今年又有了新的突破。到现在为止,据其官方网站的公布媒体来看,总数已经达到180余家,其中官方网站支持1家、特别媒体支持3家、专业媒体39家、大众媒体55家、网络媒体24家、广播电视媒体40家、境外媒体21家(截止于8月15日),艺术北京的相关信息能够在各类媒体中迅速准确的发布出去,这不仅对于艺术北京,对于参展商也是一种有效的树立牌品的途径。   现在的艺术北京已不是一个单纯的艺术博览会,由于自身的成功加上媒体的追捧,大众对其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明显提高,已然由单纯的艺术事件演变成大众参与的社会事件。社会各方的力量也都陆续参与进来,北京当代国际艺术节与北京结成合作伙伴关系,艺术北京与左右艺术区达成协议,联合举办“99个帐篷,99个梦想”的全国性艺术大展,前波画廊、仁艺术中心、eye画廊等各艺术区知名画廊相继参与到艺术北京的“艺术白夜”活动。今日美术馆、雅昌艺术网、保利拍卖等在国内举足轻重的艺术机构也都和艺术北京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可以预见,今年的艺术北京不再是仅仅有业内人士参加的博览会,将会演变成公众参与程度比较高的艺术事件——艺术北京当代艺术节。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