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国际画廊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0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香港
您所在的位置:国际画廊>画廊动态>正文

《文物天地》:06春拍 迎春拍与江湖背景

2011-04-15 12:22:35          

  江湖的风浪有多大   每年四月,艺术品拍卖市场总会迎来一个小小的高潮。大部分的拍卖公司都会选择在此期间展开各种形式的春拍造势。有实力有经验的大公司通常会在大拍之前,依照惯例先举行一两场中小型拍卖会暖暖场子,聚一聚人气,为大拍打个基础。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北京荣宝、北京保利等公司无一例外。今年的春拍气息比往年来得早。其实,春节刚过,江湖中人便早已开始对每年一度的春季拍卖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和个性十足的预测,媒体更是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进行多角度的观测。每年两季的春秋大拍,自1993年中国大陆形成艺术品拍卖会以来,似乎就成了一种惯例,卖家、买家、媒体在自觉与不自觉间认同了这种形式。从时间上来看,大部分公司都会选择在5月至7月间举办春季大拍,在9月至11月间举办秋季大拍。      然而,如果单从时间概念上看,今年的春拍多少让江湖中人有点倒春寒的感觉。国际艺术品拍卖业巨头之一的香港苏富比一改常规的操作模式,提前(往年仅在拍卖两周之前)到北京路演,春季大拍的时间也相应较往年提前了1个多月。一向喜欢把春拍时间延后的中贸圣佳例外地将时间提前,运作首场大拍的北京匡时亦摆开了进军态势。这三大公司不约而同地把春拍时间定在4月。拍卖时间提前不一定就能代表一种市场的趋势,但有市场观察人对此还是有不同看法。据《文物天地》了解,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是:大型拍卖公司之所以将时间提前,原因多半是2005年秋季大拍各家公司的时间出现了撞车的现象,如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诚轩、北京华辰等几乎同时挥槌,而大买家群体数量是有限的,这就明显出现了竞买人次及资金流量的分流,这种情况势必影响拍卖的最终结果。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拍卖场次的数量和时间将对拍卖有着相对的制约作用,那么,有的公司今年春拍试图避开这个撞车现象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操作的一种上佳手法。但如果仅以此来探寻2005年秋季大拍人气普遍回落,整体成交不理想的现象,显然并不是那么令人信服。有这样一组数据或许有助于江湖人士更客观地来分析当前的市场环境——      据雅昌艺术网统计,2006年1月1日至3月19日,近80天的时间里有41家拍卖公司举行了43次拍卖会,场次超过100场。在这100多场的拍卖中,除少数几家大公司的拍卖会以外,成交结果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在这43次拍卖会中,上海崇源与江苏嘉恒有些例外:这两家公司虽然在1月份举行了两次大型拍卖会,但名义上仍然是2005年秋季大拍。除此之外,41次拍卖会都属于中小拍卖会。      也许有人认为,不能把中小型拍卖会与每年两季的春秋大拍放在一起平行考察。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就可能会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江湖的风浪有时仅仅是由一个小小的风声引起的,这是江湖的蝴蝶效应。每年的春秋大拍从实质上说是高端艺术品的交易平台,如同江湖中每年的“华山论剑”,推介到大拍上的艺术品应该是有品位、有一定价位的东西。考察艺术品市场的真实行情,单一依据大拍行情肯定是非客观的。相反,中小型拍卖会所聚集的人气和拍卖品种的丰富性,恰好能准确反映当下艺术品市场的真实走向。毕竟传世的艺术精品、珍品数量上是有限的,市场中盘子较大、数量可观、换手率较高的艺术品还是中低档的占主流。因此,中小型拍卖会的成交行情颇可体现真实的江湖所在。      江湖新潮流   任何一种潮流的兴起与流行,都有着多种可以溯源的方式和角度。解读新潮流可能的流向和速度,甚至未来结果,避不开潮流的源渊和当下的客观环境。艺术品拍卖市场亦如此。      如果从市场发展的纵向溯源,现在来回看过去的2005年艺术品市场,似乎已经有了可以盖棺定论的可能。2005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风起云涌,这一年,大型拍卖公司如中国嘉德、北京翰海、上海敬华、上海崇源、上海朵云轩尝试转型,新进的北京永乐、北京保利、北京诚轩等拍卖公司跑马圈地,业务竞争加剧,人员流动频繁。特别是在下半年,江湖之上门派林立,剑拔驽张,繁华过后,时下已逐渐清晰。资深观察人士指出,2006年的江湖潮流,将继续循着2005年的轨迹发展。与往年不同的是,在经历2005年秋拍的大起大落,以及今年前几个月的理性回归,今年的市场势必在江湖中人的理性与冷静间横盘整理。这可能将是中国艺术品市场10余年来的首次理性回归。自2003年艺术品市场经历了“非典型时期”后,持继3年的疯狂上涨,无论从各种角度上分析,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到了一个需要冷静思考的阶段,这未必就是一个不好的趋势。      历来执中国大陆拍卖行业之牛耳的中国嘉德,在3月10日举办的四季拍卖之第一季时,虽然现场座无虚席,人气很高,上拍的拍品成交率也保持了较高水平,但据业内人士观察,大部分拍品在估价范围成交,实质上也反映了今季拍卖的潮流倾向。      但是,从外部投资环境来看,似乎我们大可不必持悲观的态度。“两会”的召开、政策进一步开放及大盘经济持续发展,这种良好的环境对艺术品市场只会产生积极作用。而从文化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看,仅2006年头4个月,有关大型艺术活动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一月,意大利佛罗伦萨地区博物馆中心局即携80件组跨越意大利6个世纪的绘画、雕塑和工艺品到北京,进行为期3个月的展示与交流;二月,央视经济频道、凤凰卫视资讯台与各地的很多电视台借农历春节推出了影响巨大的全民收藏展示活动;三月,大英博物馆携建馆250年收藏的272件各国珍宝在北京首都博物馆进行文化交流,一时之间,艺术品的价值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影响中国油画近百年进程的俄罗斯也借“俄罗斯年”携百余幅代表俄罗斯艺术的油画珍品入驻中国美术馆,试图重新唤起中国观众对俄罗斯的油画记忆。适逢对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早期中国油画本土化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刘海粟110周年诞辰纪念,中国美术馆借机联合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推出了其90幅精品力作。四月,当代艺术的重要展览——第三届国际画廊博览会假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举办。政府介入、民间参与,导演了一场接一场的国际艺术品秀。这种具有全民动员性质的艺术品普及活动,无疑给艺术品市场制造了浓郁的外部气氛。      从政策方面来看,五月,各大拍艺术品卖行文物拍卖资质年检,一些拍卖行尚未举办过一次拍卖会,此次年检将使部分不具备拍卖能力的拍卖公司命悬一线。年检势必会给拍卖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带来政策面的利好消息,清除一些长期不规范操作的拍卖公司,为当前的拍卖市场去浊扬清,给拍卖业一个清新的气息,给市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江湖之一:中国书画成交大幅回落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涨也罢、落也罢,一入江湖,一切行情的发展演变都非一己之力所能改变。江湖有江湖的游戏规则。按照常规的江湖观点,江湖人士一直视每年的迎春拍卖为春季大拍先声,多数人士认为迎春拍的成交情况将对整个春季大拍,甚至于年度拍卖行情走势产生直接的影响。据《文物天地》根据拍卖公司公开的数据分析,今年1月至3月的各地迎春拍中,中国书画、中国油画、瓷器杂项三大市场支柱盘面的表现并未出现大的涨幅,而且正好相反,甚至出现了回落的现象。中国书画在各场次的拍卖中仍然坐头把交椅,但是2005年度崛起的当代书画明显成了书画门类中的主流,古代书画与近现代书画的成交势头有所减弱。从统计的19次书画拍卖来看(见表一),上拍了14283件标的,成交额为47768.93万元,平均成交率为62%,成交率可以说是降到了近年来的新低。19次书画拍卖中,仅3月10日中国嘉德四季拍卖第一季的四个书画专场平均成交率在80%以上,其他拍卖场次成交率多在60%左右,这一数据与2005年里中国书画的成交率动辄超过百分之八九十的状况,有着天壤之别。      以专业操作书画的北京荣宝作为个案分析,可能具有典型意义。3月12日,荣宝第53期书画精品拍卖会上拍605件标的,成交额4099.26万元,成交率67.54%,成交率较以往有较大下降。荣宝有关人士在拍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成交率降低说明艺术市场在经过近两年的持续‘井喷’后,逐渐走上了行业自律和健康理性的发展之路,从佳士得、苏富比等各大国际拍卖公司历年的成交情况看,七成的成交率是艺术市场趋于理性和成熟的标志。”业内人士分析:“荣宝拍卖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相当一部分拍品在估价范围内成交,二是流标拍品较多,将近100件。”      《文物天地》今年第二期曾有专文(敬请参阅《2005 当代书画崛起拍市》)分析过2005年中国当代书画的拍卖行情,从今年头3个月的市场表现看,当代书画的市场势头确有盖过古代书画与近现代书画的趋势。其中,1月5日上海崇源当代书画上拍310件拍品,成交额1703.768万元,成交率62%;1月10日江苏嘉恒300件当代书画,成交额356.268万元,成交率54%;1月14日北京翰海188件当代书画,成交额630.069万元,成交率73%;3月11日北京翰海437件当代书画,成交额811.184万元,成交率78%。从显示情况看,当代书画的地域性行情表现较为突出,当代名家、中青年实力画家的作品在画家所在地的价位通常要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这种情况必定对画家未来整体价位的涨跌产生重要的影响,好则继续上涨,反之,则必然致使其画价一路下跌,此种情况一旦出现,画家的价位若想再次定位,其难度可想而知。对此,收藏者拟购进某位画家的作品时,考虑其画价的地区性与全国性,甚至世界性就显得格外重要。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即便是当下市场表现较好的当代书画,成交率也在下滑,那么,中国书画板块的未来趋势如何,其市场想象的空间也极为有限了。导致当前书画市场行情下跌的因素有很多种,最明显的莫过于炒家近两年的疯狂追炒、虚假成交,以及赝品的大面积滋生。      对于当下如何来把握书画市场的行情走向,众说纷纭,各大媒体的说法也莫衷一是,有的看好古代书画是书画市场的“避风港”,有的看好近现代名家作品继续上涨,有的认为当代书画会出现价格分区,但总体的倾向仍然是继续向好,“好的东西会越来越贵,不好的东西的价格就会越来越低,价格分化的现象更趋明显”。不过,与往年有别的是,今年的说法多了一个修饰语——“进入了理性投资时代”。是否真的能理性下来,现在尚未真正进行论剑阶段,不好下定语。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收藏大家张宗宪先生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认为,中国内地的拍卖市场“气死人”。张宗宪的书画收藏倾向于中国近现代书画, “绝不买活人的东西”,原因是“了解古画很困难。假画太多,因为宋朝就有假的,近现代画艺术高超,东西确实好,而且好鉴别一些。买画我只买死人的,不买活人的。活人的今天买了他1张,明天20张又画出来了。死人的有1万张,卖出1张就只有9999张了。当然也会有假的,买得对不对就看你眼光了。所以现在内地拍卖的目录我都没兴趣看一下,因为没有好的。”张宗宪的书画收藏观是个人观点,但也代表了一些具有国际收藏眼光的收藏大家对当下中国书画市场的一种看法。今年四月恰逢张宗宪80大寿,香港苏富比春拍隆重推出他的专场书画拍卖,按照张氏的说法是,“若要发,不离八”,可以借此讨个好彩头。同时也想借此场专拍来“拯救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尤其是书画市场”。在他的眼里,“当前中国内地的拍卖市场,尤其是书画拍品中假的、劣的东西太多,拍卖行不但不制止,反而采用各种不规范的做法抬高拍卖价格和成交业绩,令许多藏家上当受骗,导致去年下半年以来交易大幅萎缩。今年春拍香港苏富比是第一场,内地许多艺术品同行、拍卖行、藏家都在窥测风向”。张宗宪坦言:在此时推出自己的书画珍藏,就是为了以正视听,防止出现“抛空”,是给那些玩家的一个警告。今年前3个月的中国大陆书画市场,多少与张宗宪看好近现代书画的观念有点差距——当代书画势头上佳。且不说张宗宪的近现代书画专场结果如何,张氏的良好愿望理应受到江湖正派人士的尊重。   江湖之二:中国油画持续向好   2005年中国油画卖疯了。是否真的卖疯了呢?2月23日,北京山艺术中心主持人林正接受《文物天地》采访时认为,“如果仅从价格上看,可能有个别的个案表现出了这种情况,但整体行情还是应该看好的。”北京山艺术中心源自台湾著名的山艺术,林氏父子20年来始终致力于经纪中国实力派油画家,罗中立、何多苓、杨飞云等当今市场上的风云人物皆出于山艺术。      从《文物天地》统计今年1至3月中国大陆油画专场拍卖的情况看(见表二),虽然仅6个专场(浙江时代的油画专场没有公开的数据),成交额及成交率都令人兴奋。这6个专场的油画拍卖有5场全部集中在今年的1月上旬,仅北京华辰的一场出现在3月(第5期小拍),成交情况相比前5场也许显得有些不尽人意,上拍的141件拍品成交了44%,成交额309.87万元。但是,6场油画拍卖行情仍然延续了2005年油画行情上涨的势头,6个专场上拍704件标的,最终成交536件,平均成交率76%,成交额10727.35万元,成交的单件作品平均成交价皆超过20万元。从这一系列客观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一是中国油画进入2006年以来并没有出现中国书画板块的成交率大幅下挫的情况;二是单件成交作品平均成交价超过20万元表明中国油画的成交价位仍处在一个相当高的层次,买家群体的承受能力仍坚挺;三是与中国书画市场的作品交易数量来看,中国油画仍然具有相当的优势,3个月的时间里,中国油画的市场交易量未超过千件,说明当前能够上拍场正常交易的油画数量有限,大可不必过于担心短期之内油画市场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后市发展应该比较平稳。      值得一提的是,油画历来仅在春秋两季大拍中参拍,北京华辰今年破例在第5期小型拍卖会上推出,虽然成交效果表面上不甚理想,但是作为油画拍卖的一种新尝试,首次拍卖即获得了44%的成交率,应该说是相当成功的。北京华辰的尝试为油画进入中小型拍卖会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和参照的样本。相信此后会有很多公司在中小型拍卖会上开发油画专场,这对于油画未来整体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从国际市场的形势来看,除了瓷器杂项之外,中国当代艺术相信是2006年里最有吸引力的一大新兴板块。4月3日从纽约苏富比传来的消息,该公司今年在“亚洲艺术周”期间首次举办大型的亚洲当代艺术专场拍卖会——“亚洲当代艺术:中国·日本·韩国”,参拍的240件作品中,最终以超过总估价600-800万美元1倍的总成交额1300万美元落幕,成交率为89%。其中占绝大多数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大部分成交,其广受看好的张晓刚1998年创作的大幅油画《大家庭系列:同志120号》以97.92万美元成为专场最高价,创造了张晓刚本人作品的最高拍卖纪录。岳敏君的一张油画以56.48万美元成交,徐冰的混合媒体装置作The LivingWord(“活字” )以40.8万美元成交,这也是徐冰个人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张洹创作于2001年的《和平》此次拍卖估价为15万至20万美元,最终也以40.8万美元成交。刘小东、喻红、谷文达、张培力、邱志杰、刘炜、丁乙、李山、向京、已故艺术家陈箴、陈逸飞等当代中国知名的艺术家作品,朱德群、赵无极、刘国松等老一辈抽象画家、写实油画和当代水墨画家的作品也都拍出了不俗的价格。“竞拍作品代表着中国当代艺术在过去20年以来的每一段重要发展时期,从1980年代后期敏锐的观念艺术作品,到出现于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期获国际认可的‘政治波普’和‘玩世现实’流派的绘画作品,还有大量创作于中国经济在本世纪初腾飞之际的艺术作品。” 纽约苏富比当代艺术品部专家张晓明这样评价该次专拍。      此前,中国当代艺术多年来一直寻找着各种途径,试图进入西方艺术市场,纽约苏富比推介中国当代艺术的消息,无疑给中国内地油画市场带来利好消息。中国当代艺术在西方社会的缺失虽然近两年有所改变,但是以拍卖的方式进入西方主流艺术市场还是头一遭,这一市场的打开,给中国当代艺术未来的国际市场空间注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市场走热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当代艺术家徐冰认为,“这次拍卖将对中国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为其带来威信,使中国当代艺术能比肩于欧美作品。不过这种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火爆追捧也带来了问题,一些艺术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模仿成名者的作品。”      如果我们回顾香港苏富比近年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情况,可以看出,纽约苏富比总部对中国当代艺术早已蓄谋以久——自2004年10月起,香港苏富比开始推出中国当代艺术专拍,成交额分别为295万美元、527万美元(2005年春拍)和901万美元(2005年秋拍),呈台阶式攀升的成交额证明了策略的成功。      这一现象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西方主流艺术市场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接纳与认同;另一方面我们或许可以认为,中国经济近年持续平稳上升,中国艺术市场的蛋糕逐渐越做越大,西方市场的认同也仅是顺应了客观市场的发展规律而已,如果他们不看好这一市场,无利可图,断然不会下此功夫来推介中国当代艺术的。从艺术品市场的规律来看,只有那些具有国际市场的艺术品才具有长久的市场生命力,尽管中国古代艺术品更具有国际认同性,但它们大部分属于受到国家文物法规严格保护的文物,不允许这些艺术品进入市场,而且随着中国古代艺术品的大量外流,仍在执行的上世纪60年代制定的文物出境审核标准显然过时,相信在不长的时间里,有关方面将会颁布新的标准,依据内外环境判断,新的标准只会从严。在这种情况之下,可以进入国际艺术市场的中国艺术品就只有中国当代艺术品,而国际市场素来对中国传统书画持排斥的态度,原因相信江湖中人尽知。那么,只有中国当代油画或者说中国当代艺术不会受到太多的政策干预,前景如何可想而知了。      江湖之三:瓷杂工艺品稳中有升   与国际市场行情平行比较,瓷杂工艺品行情一直有着相当大的差距,这里面有政策的原因,也有地域的因素,仿品肆虐更是致命的关键所在,如果还要往深里探究,鉴定的含混不清也不能忽视。试看今日之瓷都景德镇,早已从明清时代的瓷业中心沦为世界仿古瓷生产的基地。种种因素的制约,导致中国瓷杂工艺品的市场行情想要在短期内有所突破,几乎不可能。中国大陆瓷杂专场拍卖十余年来的成交行情走势平稳。从今年1至3月的行情看(见表三),整体走势呈现出来的仍然是这一特点。但是总的成交额度略有上升,从公开的数据来看,11次拍卖会上拍4398件标的,成交额12836.928万元,平均成交率53%。成交额超过千万元的有5场,单场成交额度最高的是1月5日上海崇源的3851.188万元,成交额低的是北京传是1月7日举办的小型拍卖会,成交额76.692万元。单次拍卖成交率最高的是3月10日北京翰海的80%。整体上看,成交额居前列的是北京翰海、中国嘉德、上海崇源、北京嘉宝、广州艺拍五家公司。      以中国嘉德3月11日四季拍卖之春季瓷杂专场作为样本来看,今年的瓷杂市场行情走势还是喜人的。该公司的2个瓷杂专场推介了710件拍卖标的,成交额1731.79万元,成交率76%。3月28日下午,中国嘉德四季拍卖瓷杂部的刘越接受《文物天地》采访时表示,“此次拍卖的成交额是四季拍卖瓷杂专场所取得的历史最高点,平均单件拍品的成交价是历次四季拍卖瓷杂专场的最高点。”刘越表示,从此次拍卖成交情况来看,“明清时期的青花瓷依然是市场中的热点,特别是官窑青花瓷比较受市场青睐。与历次拍卖相比,今年的拍卖场面比较火爆,新人的面孔也比往年有明显的增加。”对于此前有媒体认为老窑瓷价格有回暖和上涨的说法,刘越表示“此次拍卖老窑的东西数量不多,不是特别具有代表性”。有业内人士认为,从北京翰海、中国嘉德举办的三次瓷杂专场看,“玉器市场有回暖现象,成交率颇高,比如中国嘉德的清青玉雕龙纹盖炉拍出了22.22万元,高出估价20多倍。”      中国大陆器物收藏的行情存在着两极分化,一极是在民间收藏市场上,器物一直是排在最前列的,民间交易非常火爆,各地的古玩市场、古玩城、古玩店经营情况较好,民间收藏爱好者群体远远大于书画等其他门类的收藏群体;相比之下,处在二级市场的拍卖,行情大不如一级市场,多年来的成交率在40%至60%之间,能取得70%以上成交率的专场非常少见。这种情况即便是在有亚洲艺术中心之称的中国香港,尽管单件拍品的成交价位远高于内地,成交率却未能脱俗。      瓷杂门类的古代艺术品在国际上的表现与中国大陆有着很大区别,中国艺术品在国际市场上成交价居前列的一直是瓷杂艺术品。向为中国艺术品拍卖风向标的香港苏富比拍卖会此次破例提前举办春季大拍,遗憾的是,截止发稿时,公司成交结果尚未传来,无法窥见今年风向标的指向。但从苏富比亚洲区执行董事司徒河伟3月在北京路演时发表的观点看,明代瓷器将是春拍的主打项目,该公司春拍的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将上拍240件拍品,估价17000万港币。司徒河伟认为“明清时期,特别是乾隆嘉庆年间的瓷器,目前最被投资者所看好,由于清代瓷器相对明代瓷器而言一直呈上涨趋势,由此看来,明代瓷器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香港4月将举办首个大型国际性专业古董及艺术博览会—— “亚洲国际艺术及古董展 (AIAA2006)”。届时,世界古董殿堂级人物将在展会亮相。市场观察人士认为,“一直以来,香港的艺术品交易市场堪称与伦敦及纽约两大市场看齐,虽然此次古董展暂时不会直接对中国古董艺术品市场产生影响,但对未来市场的深远影响不容小视。”据《文物天地》了解,此次展会得到了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以及台湾聚英雅集等单位支持。苏富比、佳士得、宝龙、中国嘉德、北京瀚海等拍卖行将参与展会,已确认的80多个参展商来自世界各地,包括美国、英国、瑞士、瑞典、德国、法国、西班牙、奥地利、日本、俄罗斯、越南、蒙古等。对于艺术品拍卖业起步较晚的中国,此次展会相信是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