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杨画廊(北京)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AGA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3.7
  • 印象:
    年轻 80后 专业 呜呜 时尚
    确定
  • 经营时间:
    14年
  • 展厅面积:
    1000平米
  • 地    区:
    北京-朝阳
您所在的位置:杨画廊(北京)>展览>展览详情

不明真相

展览介绍

张玥在济南监狱度过了四年的时间,他有着和许多艺术家颇为不同的生活经历和现实体验。这使得他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有别于其他学院系统出身的艺术家,也注定了他的思考方式和创作系统,在近两年的中国当代艺术现场中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

 

张玥的许多作品都是体量庞大而又繁琐的,它由诸多创作实践过程中的现实遭遇、研究图表和文献记录共同构成。他往往通过漫长的现实行动,将某种异想天开的幻想或是意愿,变为一个需要被实证或是实现的假定现实,并转换为系统性的推导和研究工作。

 

他利用反复论证、遴选的方式,将在实践中不断产生的幻想投射于下一个环节中,持续地发现,逐步地深入,最终得到一个暂定的结果。而在获得这个开放的结果之前,张玥为观众遗留了诸多物化的视觉证据。然而,这个展览的核心并不在于展示这些证据,而是通过这些证据使得观众进入对人的存在可能性的思考。

 

或者说,这个展览所要展示的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视觉艺术,而是一个生动的、偏执的,在经历了现代主义的创新发展,后现代文化的快速消费、多元碎片化之后的一个极端个体的案例,作为“人的特殊活动”的艺术。

 

 张玥一直秉持某种“无用”的偏执。这种一意孤行,并不是追求某种恒定的、功利性的世俗价值,而是出自一种疑问——对真相和真理的盘问。

 

事实上,张玥的固执来源于日常实用系统或是自我功利化系统之外,一种莫名的个体需求或是时常闪现的即时幻想。它源自于那些在我们生活中被忽视或是被现实困境、条件所过滤掉的丰富念头。通常,这些念头使得人们在思想上可以进行抽象的、天马行空的自由活动,而张玥则将这些思考的自由变为现实中行动的自由,并应用到生活系统而非艺术系统之中。他将那些看似不切实际或是百无一用的幻想变为一种实体的繁琐行动。

 

在这个行动的过程中,“幻想”既消磨了时间,也是对乏味时间的一种占据。时间被想象力充分地利用,生活也只服务于幻想。这种看似枯燥的、反复的强迫式实践,对于张玥而言却是有趣的、严肃的行动信条。目的单纯使得大量的、长期的理性工作映射出一种人的体温与意志的浪漫。

 

张玥的系统递进式工作使得时间具有了刻度,时间不再是世俗功利的只争朝夕,或是功利诉求失落后所感慨的瞬息万变。他用一种看似“愚笨”的方式回应了中国当代艺术现场中的轻浮与灵巧,在张玥这里,艺术创作并没有设计的或是可以快速成功的捷径。时间只是维持着人的自由幻想被以艺术的名义逐步实践的厚度,既不抒情,也不冷漠,它是一种实在的身体力行。而幻想对于人所拥有的时间而言,既不是寸金寸光阴,也不是虚空而过。时间变得戒律森严而又值得浪费。

 

当幻想被付诸于大量的调研和严格的论证时,对幻想的实践行为便成了一种美学。它提供的并不是一个视觉结果,也不是艺术介入科学的扩张,它区别于科学通过彻底实证来去除幻想的目的。它起源于幻想,但并不终结于幻想和现实遭遇后的“真相”,也不在意于它的潜在的价值性考量。它是艺术家参与现实的一个理想动作,它最终只取决于艺术家个体是否想要相信的意愿。

 

时间就是时间,它不能被拉长,也不能被缩短。而真相并非真相,而是一种偏执的寻找真相的认知世界的方式。

 

艺术在张玥这里并不是哪一件作品,而是人与幻想、意志、行动、现实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丰富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构成了张玥个人参与世界的方式,它所遗留的、可以被交换的,只是行动过程中早已死亡的视觉标本。即便这个标本不被艺术家所拥有,或者并不存在,艺术家仍然创造过最为核心的,人如何存在的方式,以及人如何存在的艺术。

 

策展人:崔灿灿

201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