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中国当代画廊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0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北京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当代画廊>画廊动态>正文

中国当代画廊“叠拼”展览

2011-04-15 10:30:08          

  随着近期国家体育场(“鸟巢”)的竣工、国家游泳馆(“水立方”)外层膜结构的封闭完成、中央电视台新台址B标段的正式封顶和国家大剧院的基本完工,北京城东、南、西、北各个方位目前基本都已矗立起一座标志性的舶来建筑。   作为原本古典的四方城中新生的事物,它们多多少少都曾引发对于技术的挑战和关于形式合理性的争议,当然也包括当前中国城市改造中普遍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它们的出现对于北京,甚至更广义上的中国城市、建筑界的影响目前似乎还不得而知。   日前,建筑师周榕和成婴将其作为表现对象,搬入视觉艺术系列作品《上京故事》,呈现在北京中国当代画廊举办的《叠拼》展览中。周榕表示,对于这四个以空间影像的方式侵入中国的敏感建筑,文字批评既不如视觉批评容易展开,力量也不如后者,这次采用视觉批评的方式也是对视觉侵入的一个抵抗尝试。   建筑师兼建筑评论学者周榕昨天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上京”是中国古代国都的指称,也暗喻了以上海、北京为代表的中国当代城市,因此,上京可以被理解为当代中国任何一座城市的泛指。《上京故事》所描绘的,正是在这样一座虚拟城市中所发生的林林总总的现实事件。其中的《上京·夜宴》以北京当代四大标志性洋建筑师设计作品为描摹对象,将其置于一场空无一人的盛宴的前戏氛围中。八仙桌和龙纹的台布是传统中国风格的,餐具和四道主菜则是西式刀叉和舶来建筑,城市的巨资投入是否只为了守候主客不详的饕餮大餐来临时那一刹那的激动?炫耀的意味是否大于实际的享用?平静的画面隐含着一些微不可察的危险与焦虑。对传统静物画氛围的借用在《上京·静物》系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对《上京·夜宴》排宴过程的一种类古典记录中,静物被变化所消解,停留于不可进入的观念时空。周榕说,这也暗喻了当下变迁中的中国城市普遍的境遇。   马岩松、王永刚和杨海华等建筑界人士也分别以作品《彩虹》、《彩新太湖石》和《视力与听力的矫正器》等作品参加了本次展览。   王永刚说:“随着刺耳锯声,瞬间一个个太湖石凸出的部分被切掉,我们第一次看见了太湖石空洞之外的内部,自然原始石材肌理的美感和平面与孔洞过度的优美的曲线同时被切出,并且意外地切出了三个石头里面钻出的小洞。经过了一个多小时小心翼翼的七锯之后,保留了一个外轮廓长方形的六面体太湖石,静静地等待下面的工艺。地上散落着太湖石所有凸出部分的碎片。晚上开始给这个方块抛光,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抛光,最终呈现出一块有些菲网或杭灰肌理的方石料。与众不同的是上面布满了意想不到的异形的孔洞,不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义无反顾;还有惊险的悬壁、舒缓的凹陷延伸到锋利的边线时冷静地转到另一个面,奇怪的裂缝就像个蜿蜒曲折险象环生不知从何而来的峡谷突然停止在你的眼前。它把丰富的自然奇景和人文情节重新融为一体。还有无数未知的不确定的可能性隐含在内部。每块石头不同、每件事也不一样。用切的思维方法和每一个新太湖石带来的灵感面对当下遇到的问题,这正是传统建筑文化继承与发展工作的难点和魅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