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0分
-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0分
- 印象:
【一痴三十年 李國民攝影展】
- 展览时间:2017-06-24 - 2017-08-06
- 展览城市:台湾-台湾地区
- 展览地点: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1段259號5樓
- 策 展 人:
- 参展人员:
展览介绍
【一痴三十年 李國民攝影展】
展覽期間:2017年06月24日至07月16日
開幕酒會:06月24日週六下午18:30
展覽地點:黎畫廊
展覽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259號5樓(點我看地圖)
自由攝影師
目前生活、居住在台北八里
自1992年開始攝影師生涯,1996年任雅砌雜誌(ARCH magazine)攝影主編
1999年開始於展覽中發表作品
2002年於慕尼黑年輕華人藝術家展中展出,2006年開始於寶藏巖駐村
2007年擔任威尼斯雙年展台北館參展藝術家,2010年參與「出社會」聯展
2014舉辦20周年個展、出版個人攝影集《與》
Freelance photographer.
Currently lives in Bali in Taipei.
He's been working as a photographer since 1992 and became the photography editor for ARCH magazine in 1996.
In 1999 he began to exhibit his own work.
In 2002 he displayed his work at a Munich festival for young Chinese artists, and he was a resident artist at Taipei's Treasure Hill from 2006.
In 2007 he was a featured artist of the Taipei pavilion of the Venice biennial and in 2010 he participated in the Chushehui (Out in the Workplace) joint exhibition.
In 2014 he held a 20 year retrospective exhibition of his own work entitled And.
【一痴三十年 李國民攝影展】
文/陳亞昕
「持續曝光三十年,是一痴三十年的概念理解…」
夜深,獨自在淡水八里的家中盈盈踱步,任由手中的菸燃燒著時間。
是痴,成就了三十年過往中,僅存的那一截底片頭。
於是乎,
一生追求的那一份靈光就藏匿在轉念一瞬的曖昧中,
如同自身服膺於羅蘭巴特糖很暴力的餘威之下,
從框外走入框內,再從框內跳出框外,我又進框內。
「一剎那」間,
一痴,三十年。
拜訪李國民淡水八里的工作室,那天豔陽高照,映著不遠的前方的淡水河波光粼粼,陽台上沒有欄杆,大夥兒隨興而坐。「那時周杰倫就坐在你這個位置,我拍他。背景原本還看得到賣場什麼的,我光圈一開,把淡水河拍得像塞納河。」空間攝影大師李國民抽著煙,「之後我就不再拍人像了。」在攝影界打滾十幾年的李國民酷酷地笑著回憶。1969出生,桃園振聲中學電子科畢業的李國民,當時只是憑藉著對攝影這門學問的熱情,獨自一人踽踽獨行,甚麼都不懂的他一頭栽入婚紗服裝商攝只為了學習攝影,「什麼都做啊!哪有一進去就能摸相機的。」所以在1990年代進入攝影界後李國民嘗試著人物、商品、服裝攝影到婚紗,直至1996因緣際會進入《雅砌》雜誌擔任攝影編輯,才開始接觸建築領域,透過鏡頭,李國民走入無數台灣建築師們的作品之中,在空無一人的空間作品中捕捉可見與不可見的空間性,擅長拍出空間最微妙的氛圍的李國民,目前依舊是台灣專業建築攝影界最頂尖的攝影師。
有人用文字表達思想,有人用畫筆畫出情感,有人用樂符,有人用肢體,還有人用攝影。攝影是photo–graphy,就是以光線–書寫。人們對影像的認知和定義,關係著使用影像的功能和意義。透過鏡頭,李國民紀錄下1990年代以來台灣建築空間的發展,成名的早讓他名利雙收之餘,使他比任何一位攝影藝術家來著急迫去尋找攝影本質的意義。「我的作品量真的很少。」李國民不諱言自己在「創作」這件事上如同龜兔賽跑中的烏龜,總是慢吞吞的在執行,但是每一次的創作卻能夠精準到位。自2006年,李國民以寶藏巖駐村藝術家的身份,拍攝了一系列的室內攝影作品,因為此而深入寶藏巖,這股熱情促使他對整體文化政策的關懷,當時有爭議的還有「建成圓環」、「華山特區」、「松山菸廠」等,期盼透過這股力量讓大家關注問題所在。以無聲音的聲音(室內照片)來發聲,這些因人為因素而消失的聚落場景,恰巧成為他創作的DNA之一。
2007年台灣參加第52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非域之境」(ATOPIA)裡,李國民的作品裡不見人影,全是家屋空間,從寶藏巖、樂生療養院到空軍一村。照片裡的房間塞滿了日常用品,幾乎不用刻意強調,物事極其日常,乍看無奇,卻又彷彿無奇不有。房內無人,卻處處充滿人跡,這總帶有弔詭的空間氛圍,讓參觀的人不免臉貼著照片,細節又一個細節地看,辨別場景背後的身世。「我拍攝寶藏巖唯一的動機,其實就是在她消逝之前,為她留下美麗遺照。」李國民似乎有意把羅蘭巴特(Barthes, Roland)給我們的「攝影之於死亡」的隱喻,並置在台灣現代化進程所造就聚落場景、文明、社群關係的另類死亡。呼應李國民在威尼斯雙年展的作品系列名稱「你可以死兩次(You only die twice)」,在展場中,這些空屋的巨型燈箱片「就這樣躺在那裡發光」,宛若漂亮的屍身。
李國民的創作可以異於傳統繪畫創作的直線思考模式,由正式稱之為創作系列的第二件作品「蘊與界」(打噴嚏系列)人臉的連拍系列作品可以看出。相較於創作時間的範圍跨度,李國民的作品是依附時間而成長成形的,猶如苦行僧一般,每一件單格作品的面容,是時間歲月的積累,不停持續的進行著。類似行為藝術的時間縱軸,考驗著藝術家創作的本心,「開始,我不知道何時會結束。」張張貼近俗常的面容,表現出凝縮一切的瞬間,印證了羅蘭巴特在其專著《明室》稱呼攝影影象為「沒有符碼的訊息」。符碼是對真實進行割裂,並透過各單元的排列組合來形成意義(這是語言的基本模式)。而攝影影象基本上是飽滿無間隙的,攝影使得時間產生停頓,而影象就像被包裹在一層透明的死亡介質之中。「蘊與界」系列創作明白闡述了羅蘭巴特於《明室》(Barthes, Roland 1997)第二篇第三十七章:「停滯」(Barthes 1997:30)中的一句話:「很多人說糖甘甜,可是我呢,我覺得糖很暴力。」在巴特對於食物的符號論述,糖的暴力乃是攝影死亡暴力的隱喻:「使得看似栩栩如生的相中之物,卻已真真無可奈何地永遠停息於中」(Barthes 1997:12)。攝影是暴力的,但這並不是因為它呈現暴力,而是因為它每次都強迫性地裝滿了視覺,因為在照片中,沒有任何可以被拒絕,或被轉化的事物。」從這個地方來看,糖把味覺填滿了,只能覺得甜,而且找不到變動此種感覺的間隙,同樣也一種是暴烈的力量。李國民就是用這樣的「蘊與界」系列創作衝擊觀者的視覺經驗。2017在北美館的《微光闇影》一展中,「蘊與界」系列首次在透明立方體中呈現同一人物三種不同表情的面容,影像表情隨著觀看角度的改變而反覆變化,將糖的暴力更升級到四維的空間思考。
一方面服膺於羅蘭巴特對攝影的論述中,一方面又思考另一個層次的突破。夜深人靜回歸到自己本心的時候,李國民每每踱步於家中客廳,「走著走著,我會思考很多問題;很多問題也是這樣走出來的。」從空無一物的牆面中,由內觀自省而來的「觀心經」系列作品就是這樣而來的。這件作品是當時從事李國民攝影工作十二年,開始進入自我質疑而想燒掉所有作品的階段創作,「這件作品做了十二年左右,未曾有名字,也未曾發表過,每當我睡不著的時候,很自然就會思考這些事情。」「觀心經」作品相較於「蘊與界」系列是絕對的空白,低彩度與無具象形式的造型,是李國民深刻的內表白與領悟自身與攝影之間的關係,當然也反映著接觸宗教後的李國民對世間哲理的真實表露。
「我花了三十年的時間從框外走入框內,再從框內跳出框外,我又進框內。」說到這裡李國民是很激動的,「一痴三十年」的無相攝影系列是自2016年北美館《舞弄珍藏對照記》聯展中發表的新創作系列,「只是念轉(1/75秒…75分之一秒,為一念),所以在丟棄的底片頭中,我找到了攝影更深一層的意義。」從廢棄無用的片頭中,再現李國民對攝影的深沉諦觀。如來說法,說一切法是因緣所生的,從因緣所生的諸法,開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理性。「一痴三十年」的無相攝影系列作品應證諸行無常,是說一切世間法無時不在生起異滅中,過去有的,現在起了變異,現在有的,將來終歸幻滅;藉因緣所生之諸行法,當因緣變化時,即無法保有常恆不變之相,所以片頭的影像可以因時間的不同擷取而有不同的呈現;諸法無我,是說在一切有為無為的諸法中,無有我的實體,亦即無有本來自在、不藉諸緣出生、常恆不變的本體;所謂我的存在只是相對的生理和心理幻象,如同李國民在攝影的角色中,扮演著不存在的我,當我的存在相對的低時,藝術的存在就是相對的高;涅槃寂靜,是說涅槃的境界,無有一切生死的煩惱與痛苦,無為安樂,故涅槃是寂靜的;具有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一不異、不常不斷、不來不去的性義,相信這將是李國民「一痴三十年」的無相攝影系列最終想要表達的無為安樂境界。
「一痴三十年」是李國民人生第一次創作個展最強而有力的表述,作品創作時間維度橫跨三十年,完整的呈現李國民攝影創作的思維層次與影像深度。綿綿細雨的六月,黎畫廊敬邀您一同靜心品味感受。
Ps.《摩訶僧祇律》對時間的定義:須臾者。二十念名一瞬頃。二十瞬名一彈指。二十彈指名一羅豫。二十羅豫名一須臾。意思是24小時有30個須臾,1.2萬個彈指,24萬個「瞬間」,480萬個「剎那」。推知「一剎那」是1/7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