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绝代》石巍·王利民双个展
策展人:陈艳
谁在打造中国的美女?谁在左右中国美女的价值和标准?
在本期《芳华绝代》展览的两位画家石巍和王利民的画作中,似乎能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这两位画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个相同的创作主题,就是“美女”,尤其是中国当下时代的“年轻美女”。尽管他们都是从男性艺术家的视角出发,来描绘中国当代时尚的美女形象,但各自又是从不同的审美角度和运用不同的艺术语言在探寻“女性与美”的问题,或者更准确地说,他们是以期通过借助“美女形象”来对中国当下不同层面的社会问题进行更深度地思考与探讨。
《骨感美女》
石巍作品中的女人是网络时尚的小萝莉型美女:大大的眼睛、尖尖的下巴、瘦骨的身段、性感的姿态和着装,都是网络最流行的呈现。她们的粉嫩、性感和挑逗,正迎合了一种都市欲望的胃口,成为集体男性意识眼光下的猎物。猎物之间有时会相互竞争,以拥有最高的网络点击率或粉丝量,来建立最“美”的标准。这种“美”的准则,很快就经过网络有意识和无意识地传播,或通过图像技术修改照片、或通过美容术实现脸面和身段改造,被复制和再复制,成批的、类同的时尚美女就这样被打造出来。她们不是一个模子生产,却下意识地趋向一个模式化和标准化;她们不是真实的美女,却能通过各种技术实现“完美”的要求;她们未必想充当时代的消费品,但她们本身就是自觉地主动出击者;她们热衷于对“美”的追求,却浑然不知“美”的背后的无形操手;她们以期在被关注和被消费中寻找自身的价值,但不能预知最终她们将会成为一代“美”的牺牲品。
《中国玫瑰》
王利民的《中国玫瑰》系列是他之前作品《中国表扬》系列、《中国姑娘》系列的延续。在他儿时成长的年代里,在国家倡导中国姑娘“不爱红妆爱武装”后,一时间“军装”成为一个时代女性竞相追求的时尚,因此“军绿色”也就作为一种中国女性“美”的特殊符号沉淀在他的记忆里,延续到当代,成为这组《中国玫瑰》系列作品中女性着装的主色调,配上女性身体的黄色,有一种特别的历史意味,也构成一组自信的中国“美女”形像。在王利民的作品中,“美女+符号的暗喻”形成艺术图像的叙事:尽管在每张作品的前景中,艺术家仅只是单纯地对美女形像进行描绘,她们对自身的身体或羞涩、或矜持、或渴望、或暴露……,但观者对这些女性的内心状态与生存境况有一种不得已的担忧,因作品中的背景符号有一种明确的指向,如残垣断壁、战争与爆炸、废车或坦克、战马及惊恐的飞鸟等,都暗喻了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以及人精神层面的惶恐与焦虑,但不管是从哪种层面来理解艺术作品中的图像叙事或解读其中的符号,“中国的玫瑰”已经在铿锵有力地绽放,并将在世界充满危机的格局中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