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介绍
相对于从艺术院校毕业的大多数中国艺术家,孙国娟在中国当代艺术圈的身份很特别,北韩身份绝无仅有,从未受过专业的技术训练也不多见。孙国娟与中国有关是上个世纪前祖辈的选择:1920年,还是孩子的父亲随着在日本留学的爷爷来到中国,在中国读小学、中学、飞行专业学校,最终做了蒋介石的私人驾驶员,抗日战争期间娶了中国妻子(孙国娟的母亲),从此就一直留在了中国。孙国娟与艺术有缘则是年轻时爱情的结果:因为爱的是一个画家,孙国娟也开始画画,这一画就没有再停止过。如今,那场孙国娟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爱情早已尘封在心底,而已经与孙国娟生命生活不可分割的艺术却始终在不断地成熟。
孙国娟画了近二十年,也算得是个“老”画家了。早年她画了许多静物、风景,大多数画在随手拿来的大大小小的纸板上,画面就是屋里的某个角落(《花•风景》、《石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等)。孙国娟自己说:“很多年来,我一直对着静物在画,那是来自花儿、果子、树叶对我的感动和启迪”。“对着静物在画”其实就是写生,对于没有受过专业技巧训练的孙国娟,原本可能是为了画得容易,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孙国娟的写生并不像专业写生那么写实。没有透视,远远近近的东西几乎在一个平面上,没有造型,花果景物似是而非甚至很奇怪,色彩虽然看似写真,但又笼罩着一层臆想的淡淡的忧伤。当时的孙国娟正值多愁善感的青春期,也没有太明确的要成为专业画家的想法,画画对于她如同对一个最亲密的朋友诉说或者有时候更接近自言自语,所以这些随意而抒情的静物、风景是孙国娟对着花儿、果子、树叶诉说的自己实时的内心感受。
稍后的几年间,孙国娟开始画了一些红脸黄脸的人(《安详的欲望》系列、《红色人体》等)。这些人从封闭的家庭背景走到喧闹的城市大街,将以安详掩饰的欲望释放出来,试图表现在车水马龙的都市喧嚣中,现代人的孤寂和欲望。与早年的静物风景相比,这些作品不再是随意的抒情,它显示出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思考和对表达的渴望。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红色人体》,其造型构图单纯,强烈的色彩反差体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差:前面暗绿色背景上红彤彤刺目的人体,自况着一种充满欲望的感觉状态,如火如荼,而远处深蓝色背景上黄橙橙的小草却暗示着心底的一丝柔情,如歌如诉。
孙国娟是一个多情的人,也曾拥有过美丽的容貌和甜蜜的爱情,孙国娟的作品是女性美丽的挽歌,也是对女性情愫的探索。美丽不能永恒,情愫可以不朽吗?
作者: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