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5.8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
- 展厅面积:
- 地 区:河南-郑州
这是一篇投稿,作者是现在在美国视觉艺术学院(SVA)读摄影本科的朱喆。文章是他自己关于社会景观摄影的一些心得,正好当下在国内也有不少摄影师也选择了同样的表达方式,这篇小文或许可以帮助大家形成一些关于这个脉络分支的索引。
Social Landscape in China
朱喆/文
前几天以前的同学问起social landscape如何定义,才发现这个分支完全没有在中国普及开来。中文翻译就是"社会景观",最早是属于街头摄影的一个分支,现在算是独立开来了。
Martin Parr摄影
社会景观真正的定义很难解释明白,看到照片却能够一清二楚的和普通的风景区分开来。目前理论上对拍Social Landscape的摄影师最有帮助的书是The Life and Death of Buildings:On Photography and Time,作者是Joel Smith。
关于街头摄影,国内的爱好者流传的最多的就是不勒松的"决定性瞬间",就是在某一时刻所记录下的图像可以准确的揭示整个事件的内容,所有一切都在一张照片中,对于这个我一直是深表怀疑的,这个暂且不谈。
布勒松摄影的精髓在于处理人性的主题:无论是表现战争,和平,爱,自由等。古典街拍摄影的精髓也如此,在记录某一时刻的生活方式的同时显示情感。而当代的街头摄影就有了更进一步的探索,我个人认为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Paul Graham,最近纽约的佩斯画廊也给他在做一个回顾展。从技术上来讲,他和Magnum的传统风格摄影师就有很大区别。在佩斯他的照片被拓展到100英尺宽,细节却依然清晰。他预先设好三脚架,用中画幅相机的清晰度来记录(以前用Mamiya 7,现在据说是H3D)。在回顾展中,都是照片并列放着,同一个角度,不同的焦点。在上课的时候我们对他也有讨论,在我看来他的作品的重要性在于对于街头摄影的探索,通过将熟悉的街头景观变成舞台,让镜头里的普通市民也成为了演员。他的作品也让我想起Philip-Lorca diCorcia来。
Paul Graham在佩斯画廊
Graham的新元素,对于Social Landscape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最早是Helen Levitt开始尝试拍摄黑白房屋,但是她只在夏天拍摄。同时Lee Friedlander也在他的Road Trip项目中加入了一些房屋和周边环境的照片。1966年,George Eastman House举办了一个叫做Towards a Social Landscape的秀(Freelander1963年的个人秀也在同一个地方展出),策展人是Nathan Lyons。除了Friedlander,还有一个在此此次展览中大放异彩的就是Garry Greenward.这个军人出身的摄影师得过三次古根海奖,出了7本书,也在SVA,Cooper Union等学校教书。他们让当时得很多美国摄影师反应过来:啊,原来还能这么拍!
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开始尝试,到了1975年的New Topography展览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彩色摄影之父William Egglestone,Stephen Shore以及Joel Meyerwitz也开始尝试新技术:彩色胶卷。再到后面的百花齐放。
Joel Meyerwitz
William Egglestone
Stephen Shore
Peter Kloehn教授针对这种变化指出:“此时,摄影不是景观本身,而是关于景观发声勒什么”。这也呼应了我所说的“人类的行为”的影响。从表现手法来看,通常来说都是比较远离的角度,有一种疏离的感觉。
真正让social landscape具有叙事能力的当属于Joel Sternfeld和Robert Polidori,他们的摄影书都有故事在内。我个人最喜欢的当属Sternfeld的On this Site这本书,每一个平静安宁的场景都配上当年在此地发生的凶杀故事。
Joel Sternfeld
在卡特里纳飓风之后,Robert Polidori拍摄了After The Flood,凸显了人类在自然灾害后的无能为力。
当代中国是一个非常需要Social Landscape的地方,我们在不断的建造中覆盖过往的足迹,历史和传统也随着新的"灵感"湮没,每一天这种人造的景观都不尽相同。这些年的拆迁矛盾已经演化成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我们传统定义的“家园”和开发商掌权者定义的新都市乌托邦的轮回中,看到工地以及分不清到底是在拆还是在装。我们有责任去记录现在这种狂热,从而再未来追溯时候能够痛悔对于环境的羞辱。
Sze Tsung Leong拍摄的History Image,Nadav Kander拍摄的The Long River已经Edward Burtynsky拍摄的China都关注于这种发生在中国的规模巨大的拆与建中,他们成为我们短暂回忆中淡漠的那一部分,即使曾经他们承载了我们的梦想。就像在Robert Frank(瑞士出生)拍摄了The Americans后,Walker Evans(美国出生)作为一个故事内中之人再拍摄了American Photographs,对于当代中国的这种狂热,这种宏伟举动背后的苦楚很多时候也只有生活在此的人懂。
下一篇:艾轩:西藏是我灵魂的寄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