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无论是中国传统纪西方艺术中,对于世界观的表现始终贯穿于艺术史中,艺术家通过艺术来阐释对于世界的认识是最为重要的一个主题,而科学精神本身就是艺术的基本追求之一,通过艺术所体现出的科学美学,正是我们对于世界的庄严,优美,和谐的最本真地体验。
想象一下,在整个宇宙演化的历史中,由一个200亿年前的奇点演化成我们现有的世界万物,这个过程本身就有着无限的美学意义,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我们中国文化中的宇宙美学,在道家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解释世界岩画的本质,在中国文化中,对于宇宙自然的认识则存在于“山水”之中,而“山水”的美学意义与宇宙观的科学意义互相吻合,
今夫无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也。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这段话则是对东方宇宙观与美学的最优美与精确的阐释,二宇宙的演化规律,本身就带有着充满诗意与壮丽的美感,正是这种美学千百年来引导着人类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对于宇宙的永恒秘密和世界的神奇结构,以及其中所蕴涵的高超理性和壮丽之美,总是感到由衷的好奇和惊奇。去探索“自然界和思维世界里所显示出来的崇高庄严和不可思议的秩序”,而这中被他称之为宇宙宗教情感的事物则是一切科学与艺术的源泉。
对于自然界和宇宙中所体现出的令人惊异的美与秩序是艺术家所孜孜以求的,而我的作品正是想去体现这种存在自然界和宇宙万物钟德森严的秩序,以及我们人类内心所应有的平和,
李楠写于2018北京德滋画廊个展《溥博渊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