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介绍
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美术》主办、朱其策划的“境心相融——尚平君绘画展”将于2013年10月12日在北京798艺术区悦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尚平君近三十年中创作的三十多件抽象油画作品。
尚平君,1963年生于河南省内黄县,198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曾任教于浙江大学等高校,现为职业艺术家,并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术主持。
尚平君的绘画无具体的形象,甚至无任何一种确定的抽象形式,他的画面上没有形式主义的原则,一切形色都是随机出现,它们看上去是一种唯心的行迹。
尚平君似乎接受了绘画的抽象形式,但又试图消除现代绘画的观念性和形式原则,让绘画进入一种不受约束的心灵之境。这一消解的结果,使他的绘画在抽象形式的外衣下,似乎返回了佛教意义上的意识领域。这是理解尚平君绘画的一个关键视野,可以解释现代绘画在当代艺术的新媒体、物性主义和剧场性的语境中有何作为?尚平君似乎仍在执着地探索这一现代绘画的出路问题,现代绘画如仍将自身的任务框定在绘画性的话,不去触碰绘画以外的语言手段,那么能够支配绘画性的新的内在因素是什么?
尚平君显然倾向于一种放弃支配意识的前意识,即意识未发生的状态。但这种内心状态并非一种原始状态,它含有各种有关心境的自观行为,并试图让这一自观不仅感到一种自在,而且这一自观本身也是自在的。纯粹的明亮或平静的明光,很难在现代主义绘画中看到,它是属于一种宗教境地的色调光感,这种光感不是来自物象的暗示,而是来自纯粹的抽象色调。抽象艺术很少企及这一色调的精神性,但尚平君为此打开了一种可能性。这一可能性不是来自色调的组织或分解原则,而相反是由于形式上的组织原则的消失。如果还有准则的话,唯一的准则是“唯心”,即一切画面上的形迹都以心的境地为绘画行为的依凭。
尚平君的作品名称大都与心的境地有关,比如“空山”、“醒觉”、“虚灵”、“梦游”、“无自性”、“自明自现”、“云里雾里”。很大程度上,中国的绘画或其他艺术传统都是传达或描述某种内心的境像,尤其是晋唐以后,诗歌、书法和绘画转向一种诗学的意境的表述,即“诗境”,这是受到佛教的影响。“境”的概念来自佛教,但“境”在佛教中有不同的层次,比如属于情感层次的,属于心念层次的,属于意识层次的,也有属于终极境界的,即有关“空”、“自在”、“自性”等。
尚平君显然试图将抽象形式和佛教中有关“境”的终极呈现引入绘画实践中,抽象和“境”这两者被组织在绘画中,其核心是“唯心的境像”,即从心的“境像”及其抽象形式的呈现入手,来解决中国绘画的现代出路的问题。用尚平君的话说,即所谓“境心相融”。
中国绘画的现代性并无可能如同西方绘画分为形式主义抽象和抽象的精神原则两步,这是由于中国传统并无形式主义抽象的哲学基础,与康德的近代哲学所对应的明代理学强调“心学”,其思想体系并无抽象的观念形式。中西哲学的区别在于“境像”与“镜像”之别。显而易见,中国绘画并不需要必经形式主义阶段,因为这个传统本身不是一个“镜像”体系。自晋唐以后,中国绘画一直是“境像”传统,即借助变形或绘本化的图像呈现一种诗境,其中心诉求是将心境上升为诗境,并将这种诗境“绘本化”或转换为一种绘画性。中国传统的核心绘画体系的现代改造主要在于解决水墨材料的单一性以及有关“境”哲学与宗教内涵的现代性。
文人画体系并非中国绘画的全部传统,文人画大都局限于一种美学上的“诗境”表达,但在佛教绘画及造像中事实上早已存在一个更高层次的有关终极处境的表达。某种意义上,尚平君是将这个绘画体系作为一个现代转换的起点,即中国绘画的现代出路不在于使水墨走向形式主义,而是有关“境”的内涵上升为一种有关意念和自在性的终极表述,与此相关,语言上也走向一种更抽象的形式。
不可否认,有关抽象形式的使用来自西方的影响,但尚平君显然除去了对抽象形式的组织原则这一现代形式主义的主体意识。西方形式主义强调抽象语言是一种意识的形式,或观念的纯粹形式,但尚平君更愿意将绘画置于“前意识”的有关境心关系的探讨,在“境像”的意义上使境心成为一个无区分的绝对区域。
策 展 人:朱 其
策展助理:郝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