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泛空间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7.9
  • 印象:
    有品味 小巧,当代 展览很不错 精致 影响力很大
    确定
  • 经营时间:
    13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北京-朝阳-798

分支机构

您所在的位置:泛空间>画廊动态>正文

高山景行—2013—姬子水墨

2013-01-06 13:09:37          

穿越时空纵横天�地——关于姬子近期的“墨道山水”

贾方舟

姬子先生的画室曾一度在上苑,我们常有接触。上苑艺术家工作室开放展时我曾去他画室看画,那时他的山水画已经探索墨道山水多年,显露出一些大的气象,但手法上仍然属于传统。但近两年姬子先生的画风突变,真让我刮目相看。先生已是近70的年龄了,在艺术上尚如此精进不懈,很是让我感慨。

姬子的新作主要体现在《墨道系列》和《构成系列》中。在这两个系列中,画家突破了山水画的传统格局和惯常手法,放弃了以往那种对物理时间秩序的遵循,完全进入自由调动时空的主观表现状态。在这种新的画面格局中,我们看到的已不是某处的山,某处的水,而是天地山川、日月星辰周流不息的万千变化。这就使画家把眼光放大到不仅只看某一处景,而是对“道”的观照。这样一来,姬子就把山水画的表现主题重新返回到山水画初始的原点上,即所谓“澄怀观道”。因为中国山水画的主题从一开始就不是在表现具体的一山一石,一隅一景,而是对“道”的观照。

早在《尚书》、《左传》、《周礼》等典籍中就曾记载原始社会末期我们的祖先已经有关于日、月、星、辰的描绘。到春秋战国时代,各种殿堂壁画中关于天地山川的描绘已十分普通。进入秦汉时期,与山水题材有关的史籍记载就更为具体,如《五岳真形图》、《云汉图》、《北风图》等,从画题上即不难推断绘画的内容或描绘的重点在山岳江河、日月风云等天地气象。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关山水画的理论已经形成,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王微的《叙画》和宗炳的《画山水序》都有关于山水画的论述。在这些论著中不仅有对山水画气势的直接描述,更提出了山水画的美学纲领。可以说,自宗炳始,中国山水画以“观道”为目标的最高美学纲领已经确立。中国山水画的高起点,并不在于技法的完备,而在于对山水的审美意向一开始就确立在“观道”这个至高点上。如宗白华所说:“晋宋人欣赏山水,由实入虚,即实即虚,超入玄境……晋宋人欣赏自然,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超然玄远的意趣”。那个时代的文人高士与自然有着一种特别的亲和关系,宗炳就多次拒绝朝廷征召,“栖幽饮壑30年”,“西涉荆巫,南登衡岳”,“每游山水,往辄忘归”。中国山水画家这种超然玄远的审美意识正是在这样一种与自然通达、互化的人生实践之中建立起来的。

宗炳的美学观又来自老庄。他的“好山水,爱远游”、放弃功名利禄的人生实践和艺术实践,无疑都是庄学思想的体现。徐复观说:“庄子之道,从抽象去把握时,是哲学的、思辨的;从具象去把握时,是艺术的、生活的。”因此,“庄子所追求的道,与一个艺术家所呈现出的最高艺术精神,在本质是完全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艺术家由此而成就艺术的作品,而庄子则由此而成就艺术的人生”在宗炳,则是既成就了“艺术的人生”,也成就了“艺术的作品”。所以,他在《画山水序》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山水画正是发端于对“道”的观照。即所谓“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

姬子的新作正是以一个现代人的视角和手段,从多种角度表现出自然的万千气象,创造了一种雄浑壮伟、大气盘旋的“墨道山水”。特别是他那些融进了强烈色彩对比的作品,是一种更富有奇幻效果和宇宙意识的自然景观,是一个现代山水画家返回传统山水画“观道”原点后创造出来的新图式、新境界。

姬子先生老骥伏枥,衰年变法,使自己的艺术进入佳境,值得祝贺,这也是中国当代水墨之变的一种新迹象。

2009年4月27日�于北京上苑


展览现场:

泛空间收藏了一些名家精品画作,如果您有兴趣收藏的话可以联系!谢谢您的关注!
泛空间
有意者可联系:
画廊QQ:2608184316(泛空间)
联系方式:010-59789201 或13910501843(陈先生)
画廊地址:北京朝阳区酒仙桥798艺术区707路红石广场“泛空间”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