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6.5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26年
- 展厅面积:1000平米
- 地 区:福建-福州
分支机构
画廊的收藏基因成就其生命力 记录:陈茹冰 亢旭是时代华奥机构的运营总监,一直专注与研究文化产业发展的他,对于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艺术和艺术品投资收藏作为文化产业中的一大类别,其发展自然也是亢旭所关注的。因着共同的艺术爱好,亢旭在五六年前结识了宜水居的主人林新谦,收藏家出身的林新谦用最原生态的方式运作着宜水居,使其能够在十五年风雨中发展至今。这些特性深深打动并吸引了亢旭,也让他看到了福建甚至是中国艺术画廊的未来,他认为有着健康收藏基因并坚持原生态成长的宜水居,将有机会逐步发展成为福建百年老店。 中国艺术生态系统还未成熟 过去的二三十年,是中国艺术跌宕起伏的时期,很多画廊出现,但是都相继消失,能够存活下来的凤毛麟角。“中国整个艺术产业的发展,包括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还没有建立起健康的产业生态系统,市场不成熟是收藏机构难以生存一个原因。”亢旭提到艺术生态系统的概念,整个生态系统包含几个重要部分:一个是艺术家,他们是整个市场的创作者,向市场提供作品的角色,是艺术生态系统中基础的部分。但只有艺术家是不够的,它还需要收藏家,收藏家是整个市场的接受者和购买者;其次是美术馆系统、展览,包括一些艺术媒体;再者,很重要的环节就是画廊和艺术家经纪人,他们是产业生态系统的中间环节,推荐艺术家作品;还有拍卖系统,这是交易环节。 一直以来,中国艺术家的群体在不断发展,而生存条件有好有坏;拍卖机构也在逐步发展,但它只是一个交易环节,不足以产生影响;收藏家群体也在多元化发展,但是收藏的观念、意识、模式、方式等比较混乱,稳定的、正向发展的社会收藏家群体在中国还未形成。究其原因,亢旭认为主要是两部分原因:一是因为过去二三十年,中国社会的主要财富重点配置在金融产品、不动产、食物等相对成熟的市场,对艺术品市场的配置较少,这跟艺术市场本身不成熟也有关系,人们不愿意也不敢投入资金进来。二是因为过去社会财富的持有群体,他们本身艺术素养还不是很高,对艺术品的感情不深,没有经过一个渲染熏陶的过程。 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之下,画廊的生存非常不容易。而以工艺品取胜的福建市场,整个艺术市场呈现不平衡发展,画廊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在整个中国市场的资产配置里,艺术是很小众的资产,可能只有3%。在国外市场,有30%的社会财富集中在艺术领域,也是其能够出现众多大藏家的重要原因。” 画廊成长不可或缺的品质 “在过去几十年的环境里,中国画廊的艺术经济是比较艰难的,画廊坚持下来,需要有好的心态,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去积累。”宜水居是其中为数不多的发展至今的收藏机构。这除了艺术市场不成熟之外,还有一个更本质的原因,也就是亢旭所说的“基因”问题。大多数人把收藏当作是投资这样的经济行为,背离收藏的初衷,“收藏是一个情感行为,非常个人化,收藏家因为与作品之间的共鸣而喜欢它,并将其收藏起来鉴赏,并非市场化的批判标准。” “宜水居的基因很健康,他的主人本身就是个收藏家,爱好艺术,涉猎广泛,纯粹因为喜欢书画、吉他、吉他等等而去学习和收藏,这是很纯粹的收藏家很重要的一个心态,也是宜水居能够长期发展起来的很重要的基因。” 宜水居的发展第二个重要因素是自平衡的收藏体系。林新谦已经到了快退休的年龄,但依然保持强烈的学习心态,非常善于学习,涉猎广泛,除了喜欢收藏字画之外,林新谦还喜欢品鉴和收藏木头、石头等等。他对新鲜事物的学习和了解,能够让他保持对事物的敏感的感知能力和反应能力,始终能够敏锐地抓到每个时代阶段的收藏的新方向和品味。由此,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均衡的、丰富的收藏体系,使之能够在市场不同品种的波动中获得一定收益,来支撑他收藏的投入和发展。 艺术家和收藏家之间良性互生的关系,也是宜水居成长中非常主要的因素,也是众多大藏家或是收藏机构重要的特征。收藏家伴随着艺术家成长而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反之亦然。艺术家发展的经济基础其实就是来自于藏家,特别是发展初期阶段。“一个艺术家想要成功单单靠才气是很难的,有很多有才气的艺术家正是缺乏或者说没有处理好和藏家的关系,就夭折了。”亢旭提到,林谦新对于赏识的艺术家有很大的包容度,他愿意提前预支费用给画家,至今仍有画家欠他几百副作品。他们之间形成了非常信赖、相互支持的关系,艺术家也因此能够更安心投入到创作当中,形成良性的发展关系。那些伴随这宜水居一同成长的艺术家,现在多是各个领域的翘楚,比如林容生等等。艺术家的作品从十五年1000/平尺,增长为60000/平尺,60倍的增长,相应的宜水居也从弱小成为到如今的规模。 亢旭认为,基因、相对均衡的收藏体系、艺术家和收藏家良好的关系是宜水居发展的三个重要原因,也是画廊能够健康成长起来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多种因素促成艺术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 艺术行业的发展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当经济发展达到一个节点时,比如人均GDP达到六千美元之上,整个艺术品的收藏、消费会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目前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这个节点。另外,随着社会群体的不断更迭,社会财富逐步的转移到80后90后新一代群体上,这个群体更有艺术品味、对艺术需求更强烈,当他们逐步掌握社会财富之后,会引导财富向文化艺术品的投资来进行更大比例的支配和配置。 亢旭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艺术这个领域的发展会出现一个很大规模的爆发性的成长。”这个成长包括几个方面,一个是资本的进入,更多的资本开始流入到这个行业,不光是购买艺术品,艺术平台的运作、艺术媒体、展览美术馆将大量出现,艺术专业人士和从业者会大量增加,艺术交易的机构和平台的交易额会大幅提升。 加之,中国经济发展和结构正在转型,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家政策层面将会推动相应资源、人才、制度向艺术行业倾斜。“不管是政策效应、资金效应、人才效应、制度效应等等都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共振,将带动艺术这个行业很快速地发展起来。” 中国需要百年老店式的画廊 即便是艺术行业市场前景良好,也一定会出现短期的、急功近利的、投机的经济进入这个市场,亢旭认为这种现象在任何一个市场都会出现,是正常的一个市场现象,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中国需要的更多是百年老店式的收藏机构。艺术产业发展的模式和理念,一直还在探讨当中,宜水居是其中很典型的案例,它的成长规律和成长基因值得总结和借鉴。” “宜水居一直扎根在福建本土艺术土壤中,没有特殊的催肥、暴利影响,而是慢慢的成长、扎根、吸收营养,按照自己的方式往前走。这种收藏家基因和原生态的成长方式,更加健康。从这一点来讲,国外有非常多的大藏家和机构,恰恰也是通过方式成长起来的,而不是通过泡沫经济吹出来。” 今年是宜水居发展的第十五年,处于新老交替、更新升级的一个阶段,如果福建能够出现这样一个百年老店的收藏机构,宜水居恰恰有这样的机会,它的基因决定了它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