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谢稚柳百年诞辰精品展”杭州隆重开幕
2011-04-15 10:34:31
今年是谢老诞辰100周年,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书画院、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共同举办,恒庐美术馆和大雅堂承办的“山溪清胜——纪念谢稚柳诞辰100周年精品展”于6月13日下午三点在恒庐美术馆隆重开幕。上海市政府、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书画院领导嘉宾,谢稚柳先生夫人陈佩秋及儿子,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王赞,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孔仲起、吴山明、卓鹤君、王冬龄、张捷、吴敢、林海钟教授,著名画家曾宓、张伟民等嘉宾出席开幕式。
谢稚柳是中国近现代成就卓著的国画大师,有书画鉴定“巨眼”之盛名,更是传承弘扬唐宋经典传统的创导者、先驱者,其独特的绘画语言及高古的调格对江南艺术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此展览是继5月28日上海美术馆开幕的“古风新貌——纪念谢稚柳百年诞辰暨江浙沪名家邀请展”之后的系列活动之一。画展展出了谢稚柳先生各个时间的代表佳作三十余件,借此缅怀、追思近现代艺术及学术史上的这位举足轻重的标志性人物。同时还将展出数十件大雅堂复制的高保真谢稚柳精品。展览将持续至于6月20日结束。
谢稚柳简介
谢稚柳(1910-1997),为海内外闻名之书画大家、美术理论家和书画鉴定家。原名稚,字稚柳,后以字行,晚年号壮暮翁。1910年5月8日(农历3月29日)生于江苏常州,年少时随江南名儒钱振煌学习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他九岁开始学画,稍后又醉心于陈老莲画风,早年书画几可乱真陈老莲。抗战期间,他迁居重庆,与张大千、徐悲鸿,沈尹默、潘伯鹰等书画界名人过从甚密。1942年应张大千之邀赴敦煌研究壁画,归来后画风上溯唐宋。通过对中国绘画理论的长期研究,谢氏取法宋元,最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1940年代曾在成都、重庆、昆明、西安、上海等地举办个人画展。谢氏精于书画鉴定,自1950年起长期负责上海博物馆的古画鉴定收购工作,成为海内外公认的书画鉴定权威。1962年参加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中国书画鉴定组,赴京、津、东北等地鉴定书画万余。从1983年到1990年,任全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组长,对散处全国各地文博机构的数万件古代书画进行全面仔细的甄别鉴定,为国家文博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谢稚柳1943年曾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1956年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备委员会委员,后历任上海市文管会副主任,上海博物馆顾问,中国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书协上海分会主席等职。他的重要著作有《水墨画》、《鉴余杂稿》、《敦煌石室记》、《敦煌艺术叙录》等;编辑有《唐五代宋元名迹》和其他北宋名家画集;诗词集有《鱼饮诗稿》、《壮暮堂诗抄》;并出版有画集、画册、书法集数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