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树坚作品《摹甲骨文斗方》 66cmx66 cm
南都讯 记者陈晓勤 实习生李佳贞 昨日,由南方都市报主办的“书香墨韵周树坚书法篆刻展”在广州中山图书馆开幕,展出书法家周树坚近70幅力作。此展意在弘扬甲骨文、行书、草书、篆刻等古代书法,将持续至9月9日。
周树坚师从著名书法篆刻艺术家秦咢生、容庚、商承祚、李曲斋等前辈,秦咢生曾手书“陶冶秦碑汉瓦,籀熔周鼎彝”一联赠与周树坚;商承祚亦有“立志继承务矗定,周而复始树坚牢”的诗句称赞。借着展览之机,南都记者专访了周树坚。
访谈
南都: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书法?
周树坚:我自小喜欢艺术,几岁大的时候就很喜欢写字。但小时候家庭经济很紧张,就用旧报纸、蕉叶写。
15岁左右,我进了广州轻工模具厂做学徒。当时有人要卖两本字帖给我,欧阳修的《九成宫》和虞世南的《夫子庙堂碑》,一共3元。3元很多啊,于是分两个月还钱。那两本字帖到现在我还存着。
南都:你早年有幸跟容庚、商承祚和秦咢生学习书法,具体情况如何?
周树坚:“文革”时,我被抽到去小学做老师,在一次公开的书法课上,一位女老师看到我的字,就问我,你的字像秦咢生,想不想认识他?
当时秦咢生住中山四路长塘街上。见面后,那个女老师叫了一声“爸爸”,原来秦老是她爸爸。我把字拿给秦老看,他看完说“好就好在没有俗气。但是不够基础,所以你必须从基础学起。”于是我在秦的指导下从基础开始学习书法。
南都:那商承祚和容庚呢?
周树坚:上世纪70年代广州市恢复春节花市,派我组织花市的展览,我就去找容老、商老“组稿”。容老当时还困在中山大学的牛棚里。我说我想学古文字,容老说:“你学古文字干什么呢?写大字报,学古文字根本没用。”我说:“虽然现在古文字没用,但我相信古文字是中国的文化,有一天肯定会用得上。”讲了好几次后,容老才答应,拿出一本他自己写的《金文篇》,是他在东莞写的。
容老和商老是在北京读研究生时认识的,两人成为很好的朋友。于是我在他们的指导下学古文字,在秦老的指导下学书法、篆刻,一星期去几次,跟了十几年。
南都:对他们印象深刻的是什么事?
周树坚:印象最深的是容老给了我一本《金文篇》让我自学。而商老要求非常严格。上世纪80年代初,一个美国朋友请他刻印,商老当时80多岁了,已经刻不了了,叫我刻。我刻了一次,给商老看,不行,两次,还不行,最后刻了七八次。商老说:“别的可以放松,树坚一定要严加看管。”
南都:你最喜欢临摹哪种字体?
周树坚:我最喜欢篆书。因为中国的文字是从甲骨、金文、小篆、草书、楷书一路下来的,我先学篆书,就是顺流而下,如果先学楷书,就是逆水而上,困难很多。写篆书还有一个好处,写的过程中肯定会学古文字,学会古文字后就会刻印章。另外写篆书可以练习线条。将线条组织起来成为一张字,这是本质。
南都:请介绍一枚你喜欢的章。
周树坚:有枚章是我在2007年60岁时刻来纪念秦老的,边款“秦咢生夫子曰:这只猪不算蠢。”秦老家有一只小瓷猪,我跟他说,我属猪,很想要它。秦老说:“你这只猪不蠢哦。”遂后就送我了。我很喜欢这只猪,另外“2007”是数字,“丁亥”是汉字,放在一起是一种新的表现手法。
南都:你在青年书协那么久,还有十多年的岭南美术出版社编辑的经验,你觉得广东的书法水平怎么样?
周树坚:广东的传统基础很好,但这十年来,老先生们一个个都去世了,广东一下子弱了。
现在社会急功近利,甚至连美院也是这样,美院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培养老板。我觉得要搞艺术,就要耐得板凳十年冷,耐得穷。如果没坐过十年冷板凳,你怎么能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艺术家?
上一篇:珠三角艺术巡展东莞站走进长安
下一篇:周树坚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