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参展艺术家都是一个拥有特殊气象的“场”(或“物场”),若用东亚的一个词语表述就是“园”。中日双方各自有其独特风格的园林,每个人本身同样也都是有其特色的“园”,我们要理解某个人或者某个文化,就犹如走进某处园林。思想的内容,犹如暗箱小孔呈现出的精致图像,呈现在各自的园林里,需要观众寻找、体悟和解读。此次展览本身即是一次“小孔成像”的展现,小孔所呈现的“像”代表的其实是两种不同的集体意识和(风格)面貌。
从作品尺幅和体量上来说----小
从作品所表现的风格和面貌来说----大
限于场地和艺术家作品风格等因素,此次展览基本上不会展出大体量的作品,而且表现在日本艺术家方面,因其所受传统“精微美学”的影响,也完全可以在小尺幅的作品里展现足够的“大场面和大世界”。在如今当代艺术界各种“求大”的风气里,我们摒弃那种“大而空洞”的审美趣味,偏以小作品来表现两国当代艺术的鲜明风格和特征。
当然,这里的“小作品”也是相对的,比起言而无物的大作品,我们需要让观众在精致的小件中接受到足够多的内容并引发他们充分的想象和质疑。
中日两国同处东亚,有着各种相似之处和彼此亲近的感觉,却也同时存在着许多差异以及由此而来的误读。我们同时面临西方化(全球化)的冲击,但是在接收新事物的同时,又对各自的传统持有不同方式的保留和阐释。这种对自身传统挥之不去的共感,使得中日两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既保持着各自鲜明的气质,又出现各种微妙的差异。
在这种背景下生活的中、日两国当代艺术家,一方面呈现出两种风格、趣味分明的集体性精神气质;
另一方面,处在相同语境下的每个艺术家个体,也都有着各自的人文关怀,以及他们表达自身和世界的独特视角和方式。所以在这次展览中,我们展示的其实是对两种文化的思考,而每个艺术家的作品也都是他们各自对于人生、传统或文化的思考。
艺术家与传统、现实之间的关系使得他们成为一处可以代表某种文化共性的“场景”,每个艺术家其实就是一个成像的“介质”,世界经由他们,被固化成另外一种“像”。
艺术家作为小孔成像的那个点,扮演着反射和凝固世界的角色,现实(真实)世界经由艺术家们呈现出各种“像”,也引申出我们在此次展览中的另外一个任务:讨论这个经由艺术家凝固和表现的“像”与真实世界之间的关系。这个“像”所对应的“真实世界”可以是个人生活和视角的凝固,亦可以是传统或者集体意识的倒影。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此次展览亦是在呈现和讨论当代艺术中集体意识与个人精神关怀的微妙关系。
中日两国同处东亚,虽然有着各种相似之处和彼此亲近的感觉,却也同时存在着许多差异以及由此而来的误读。我们同时面临西方化(全球化)的冲击,但是在接收新事物的同时,又对各自的传统持有不同方式的保留、延伸和阐释。这种对自身传统挥之不去的共感,以及对新事物不同方式的理解和吸收,也使得中日两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既保持着各自鲜明的特征,又呈现出各种微妙的不同。在此背景下的中、日两国艺术家,也如镜面里反射的风景,一方面具有两种不同风格的集体气质;另一方面,即便是处在相同语境下的每个艺术家,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关怀,以及他们表达自身和世界的独特语言。
从某种意义来说,参加此次展览的每个艺术家都是一个拥有强烈能量的“场”,是一处容纳精神之像的“园”,在他们的作品里所表现出来的自身与传统、当代之间的关系,使得他们可以作为各自文化的代表,世界经由他们,被转化成另外一种高浓度的“像”。他们不是简单地嫁接传统的符号,而是从终极的层面表达自身对世界的关怀。被我们动辄提及的传统和文化,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固有的范围,抽象的文化往往需要通过个体的人加以个别的体现,以个别的形态自我实现,才能更好地呈现其自身。也许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我们才有必要在这里讨论“个园”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