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嘉宝艺术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7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25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山东-威海
您所在的位置:嘉宝艺术>画廊动态>正文

冯大中:大师之路

2012-08-03 08:40:48          

     一座充满希望走向未来的城市,必定是拥有梦想和艺术的城市;百年千年的历史文化,也必定由名人雅士来赋予这座城市怦然而动的灵魂;那些名人居所、文学佳话将会与这座城市相互浸润,古意古风,成为这座城市独具的文化品格和人文精神。

��� 著名国画家冯大中先生的艺术馆就是在这样的城市思想主导下建立的,冯大中先生的艺术成就也在承载这个文化使命里,走向致远。近日喜闻,冯大中先生荣任中国工笔画学会代会长,冯大中艺术馆被西班牙建筑杂志评为世界十大优秀建筑之一,本溪的名字也随之声名远播……�

���草堂怀敞赤霞迎

��� 冯大中艺术馆因地处本溪著名的校园之间,所以本溪人有句顺口溜:“左一中,右八中,中间住的是大中”。这便是指冯大中艺术馆——伏虎草堂。

��� 旁边的道路被人们铺上稻草,以让大师好好休息,这个无声的举动是对人最大的礼遇和敬重,因为这是发自人们心底的声音。

��� 艺术馆整座楼宇,气势巍峨,华贵内敛,拙朴于外,远看如落霞飞卧,近看似水月沉闲,现代的灵动融入传统的方正之中,亦古亦今。楼宇北侧100吨重的泰山石稳稳矗立于松梅之间,偌大的庭院清渠环外墙自西向东潺潺流过;荷塘水榭,农耕菜园,分东西两侧,悠然而居;古井石磨,葡架老藤,穿庭绕树,错落参差。人处园内,如在画中。

��� 艺术馆内部设施庄重、格调高雅,画室、展厅、生活区,井然有序,每一个房间都有阳光照耀,每个小区间均可观雨赏月,因为匠心的设计,使室内连接着室外空间,赏心乐事谁家院的情调在室内就可以得到极大满足。竹林分割着内部的空间,因每一处都可直通外界环境,这里的竹林竟吸引来一对麻雀,大中先生高兴极了,干脆热情地把食物和水摆上,让麻雀在这里欢腾雀跃。天冷了,他把室外池塘里的鱼儿、千年龟放入室内鱼缸里,待春暖花开再放回。回廊、展厅各种名贵书画、瓷器、古玩、雕塑,琳琅满目。有人问:“好贵的吧。”大中先生逢此就笑着说:“真的假的都有,哈哈。”�“这么庞大的居住建筑,只有画虎大师才能镇得住,我们住这里会觉得好空啊。大师好玩好看的东西真多,我们若有这些东西,一天可就不干别的了,玩都玩不过来。”大中先生嘿嘿地笑着:“我偶尔贪玩,古人讲,不能玩物丧志。我最喜欢的还是我的书房,书似青山乱堆,墨有泉水精研,纸为心画纵涂,斯是乱屋,唯我独馨。虽有案牍之劳形,却也快乐之无穷。发灵台于斯,创雄图于斯,得丰获于斯!我乐我书房何极!又拽啦!”

��� 冯大中艺术馆从2008年3月29日奠基伊始,便吸引来八方高官商贾、名人雅士聚集此地,使这里迅速成为寸土寸金的风水宝地,成为承载梦想和艺术的核心地带。2010年5月23日,艺术馆开馆剪彩盛况令人记忆犹新,真的是贤者聚齐此地春。那天,不知是大家高兴笑的,还是阳光太足,总之,所有来宾都眯着眼。几百名来宾都被这座建筑所震撼,不仅为它的造型规模,更为大中先生因艺术上的巨大成就而获此无尚的尊重而感叹,国内外友人极其感佩一个艺术家能得到一个国家、社会这样的重视和肯定。大中先生诙谐地说:“我热爱本溪,所以艺术馆一定要建在本溪。对了,还有一个原因,本溪好呀,道走对了,用5分钟;道走错了,用10分钟。北京虽好,可是在北京15分钟步行的路,开车一小时都没挤出去。”逗得大家都笑了。

��� 冯大中艺术馆虽是个人投资兴建的,艺术馆就是他的家,但这里常被国内外慕名者要求参观,其实,冯大中艺术馆落成开馆时间并不长,可这里从2010年5月开馆起,便迅速成为本溪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本溪也成为一座耀眼的文化城市。上至省部级领导亲自来溪,拜望大中先生,下至当地农民画家恳请参观以求指导,更有河南省王公庄画虎村组团每年来访,这里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很多时候,客人来溪时间紧,宁可舍弃到旅游胜地游玩,也要到这里参观。

��� 每次接待客人参观艺术馆,大中先生总是笑容可掬,如数家珍地介绍自己的环境建设,不是今年在荷池中放入淤泥,来年可种荷花啦;再不就是他准备明年新植一批树木,以备夏日成荫。很多来访者对大中先生的作品非常关注,真诚讨教艺术创作方面的事儿,大中先生每每热情介绍他的作品和构思……�

����他常报以感恩的心说:“我赶上了艺术家最好的时代,我为社会做的很少,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给我的关心却很多,我应该为社会做点事情。”大中先生有诗曰:“心随绿浪远,怀敞赤霞迎。”他就是以这种旷朗无尘心境迎接各地宾朋,他从不推辞接待来访,只要能腾出时间,都尽量满足大家的愿望。

��� 子曰:“君子怀德,富而无骄,富而好礼,君子也。”大中先生的这种人生心态真的令人可仰可慕!

�� 淡饭粗茶信有神

��� 绘画之事有三种境界:用手达到境界的是巧匠;用心达到境界的是艺术家;用命达到境界的是大师。

��� 这个命既是个体人的命运,也蕴藏着天命。真正的大才华必有上天赋予的使命。所以说,仅用手、心都是不够的,甚至,有能承载历史记忆的巨大成就仍是不完整的,同时还必须有其游离于艺术之上的精神高度,两者缺一不可。

��� 如果说大师离我们很远,是因为我们是否能以这个精神高度去完成对其艺术最深远的理解和阐释;如果说大师离我们很近,是因为大师的生活与我们并非天壤之别……

��� 由于报纸要刊发大中先生整版专访,与总编10点去他画室,当时大中先生刚走出画室准备早餐,便在大中先生夫妇二人盛情邀请下一起用餐,他一边看大样,一边等待用餐。我们注意到,餐桌边有一个书柜摆放着最新的报刊杂志,他常在这个饭前时间浏览新闻和阅读文章,我们笑说:“没想到,大师也是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呀。”他笑着说:“是的。圣贤书要读,天下事也要读。我一个中学生,坐桌前要读一卷书,行千里路,要读万卷书。”

��� 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人生在世最大的快乐。事实上,人的心灵必然由内修而外显,他虽是艺术家,他与中国所有知识分子一样,有着饭前枕边读书的好习惯。

��� 不一会儿,保姆把饭菜端上来,他的夫人亲自为他盛上一碗粥。大中先生笑着看我们说,“我的早餐快是你们午餐了吧。”我们也笑:“可我们呼呼大睡的时候,大师却在工作,好惭愧啊。”我们之所以欣然接受邀请,其实我们也是有点好奇心理的,想看看大师的日常生活。在干净的餐桌上,一碟黑木耳蘸酱,一碟肘花肉,一碟瘦肉丝炒芹菜,煮鸡蛋外加酸奶,主食是大米粥和馒头,几棒儿玉米。他看出我们的神情,笑着说:“以为我吃山珍海味啊!”他夫人立刻接过话题,“以为我们不给他好吃的啊,他有功,什么好吃的都舍得给他吃,他就喜欢吃这些东西呀,只要是新鲜的时令的食物,他就喜欢。”他见我们笑而不语,便说:“其实生活简单点朴素点好,有书读,有画画,就该知足。我曾写过一首诗——雾笼高峰藏泣涧,雨倾荒野涌寒云。少年最望车书富,淡饭粗茶信有神。我有上苍赐予的好身体,现在什么都有,可我还是喜欢这些简单的食物和生活。家境改变了,过去两居室,现在三四千平米,可我的心境始终如此。”他说得真诚,做得坦荡,不由我们不信他的生活简素而丰盈。

��� 有一次,由我负责陪同台湾客人参观冯大中艺术馆,得联络大中先生落实相关接待事宜,要打扰他,知道他该是用早饭时间,便打趣大中先生,以打油诗短信于他——“晶莹剔透米,酥手三濯洗。翡翠蒸笼上,白玉泛光起。青虾透微红,苷蓝尚淡紫。鲜菇抱油菜,出炉预留汁。大师吃早餐喽!”大中先生立即回复,“我吃的简单啊——小碴子小豆粥,大萝卜大酱就,菜豆腐山蕨菜,山竹笋烧瘦肉,东一筷西一口,吃起来真没够。”小诗极其可爱,让我们看到大师真的并非不食人间烟火抑或饕餮盛宴的。他的心境与他吃的食物一样总是清清爽爽的。

��� 有规模讲排场的饭局,以他的身份和名望自是不会少的,但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一定要点上土豆、地瓜、白菜、萝卜的,主食就是烤馒头。他尊贵的朋友来访,他一定会自己带上好酒,请朋友们喝,他说:“朋友自远方和心中来,不亦乐乎,岂能无酒助兴?”他喝酒爽快,但从不豪饮。席间,他总是谈笑风生,诗词曲赋张口就来,亲切自然。谁若拘谨了,他会细心得给你夹夹菜。他快乐的情绪总会感染着大家,与他吃饭都是一种学习,吃出的是学问。

��� 他很多是文墨饭局,吃饭在其次,写字画画是主要内容,看大师即席作画最是令人开眼,大中先生神情专注,一切喧嚣都因他的无比投入而安静下来,如入无人之境般,但闻他笔墨快如疾风,不见一丝顿挫和滞留,人们的目光都没有他的笔墨快,眨眼功夫,落笔处已长出一片竹林,竹叶沙沙,婆娑有致,而画出的竹叶形状每一片都不同,娴熟的笔墨、深厚的造诣令围观者惊叹大师风采,真的是刚闻春气息,竹叶已青青。盛名令人仰望,盛名之下,更是那般神助画功,无不折服。即使一幅竹画小品,神韵其里,自体风流。加上现场题款题字,合情合景,我们连章子也不敢替他盖一下,生怕碰坏了作品。他连续站在案前近4个小时,头上沁出微微汗珠,仍是笔走龙蛇,笔力不减,许多人虽想站着侍立一旁,以示敬重,但早已是东歪西靠,疲惫之态,自叹弗如的何止是艺术,还有这份体力和精神。书画有神功,精神趣味浓。腕辖风雨雪,指展月星空。画画就是他精神的美食。

��� 范蠡笑罢慕渊明

��� 说来,大中先生为艺术馆移栽树木,颇有佳话,他自己也津津乐道,“我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说完自己就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 因为开馆三个年头,栽一批枯一批,所以分换三个季节,三次移栽,今年终算大功告成。他头一年引进的树不但树种好,造型也颇令他骄傲,他夫人说:“他就爱看老树虬枝,我喜欢小树新芽,郁郁葱葱多可爱,可他偏弄这些老树棵子,还摆在门前。”大中先生此时一定笑而不答心自闲的样子,你说你的,我就种这些老树棵子,他得意呀,那些树是浸透他思想感情的,他画中的影子在这些树中都依稀可见。他说:“树要老枝,花要新绽,那才是艺术要表现的。”夫人说他竟是理,艺术家思维不正常,大中先生每回都笑笑:“你说的对。”夫人拧他胳膊道,“怎样?这些老树不行了吧。”大中先生并不气馁,心下总结经验,是季节不对,所以,树成活率不高,他开始研究技术问题。

��� 2010年腊八那天,零下20几度,他兴致不减,带上手套,扣上帽子,邀上三五好友,又奔向山里。一棵树干直径40cm�����的大树,树根要挖直径2m、深1.5m的一个大坑,还要留出树根根部的整坨泥土,工人们要架上吊车才可捆绑,才能起吊一棵大树,那个场面甚是壮观。加上如何托运,如何“号令三军”栽树,他事必躬亲,忙得不亦乐乎。

��� 大中先生在门前还特意选了两棵银杏,说这是一棵公树、一棵母树,他给现场人解释如何区分树的雌雄。我们蛮是惊讶的,艺术家的视角以及对事物的观察常常就是无字处的华美文章。在后院挨着100吨重泰山石的边上,他特意种上松梅,他指着一棵松树说,画《高山景行》那棵树跟这棵很像。院里栽的树,无论大小高低,每棵树都由他过目选定,倾注着他的感情。他快乐地忙前忙后,细致而专业,简直在院子里作画般。

��� 最为得意的是,他新植庭园门前树木时,便喜鹊登枝,他就一连数日悉心观察喜鹊垒窝、造巢、上梁,他观察到上梁时是由两只喜鹊小喙合叼完成的,令他惊叹不已小动物的完美合作,为此,还写下一篇关于喜鹊的散文,精致可爱。一次陪同省文联领导参观艺术馆,见树上挂着好多玉米、高粱,大家便好生奇怪问:晾这些东西干啥用?他笑着说:“你们猜猜?是给喜鹊的,冬天它们没有吃的,我给它们挂上去的。你们不知道,喜鹊好玩极了,我的果树让它们吃好多,秋天友人来摘水果,很多都是半个的,被它们啄出一个个小洞儿依旧挂在枝头。”他的童心感染着每个人心中的童年梦幻,恍若回到青春年少,生活的奔波让很多人忘却品味生活的琼浆,他的童心童趣却始终保持,成就着他不竭的艺术创作力。

��� 在艺术馆西侧,有一大片他的农耕园,他穿行在地垄间说,“这块地是种茄子辣椒的,这是种西红柿、黄瓜的……我这有点陶渊明的意思吧,但我这里可不是草盛豆苗稀,农活我都会干,做点农活其乐无穷。”一位高士说:“你是贵族啊,可以享欧阳修太守之乐,若是老百姓,生活苦,哪有乐?”大中认真地回答:“不对,老兄你说的不对,我也是穷孩子长大的,回想朔风漫漫撼寒屋的岁月,依然有心灵的追求和快慰。当然贵族式的田园生活我是最喜欢的,要创造,要经营。”他在回友人的一封信中这样写到:“我每天干自己爱干的事儿,每天看自己爱看的书,每天画自己爱画的画,每天与自己谈得来的人对话,已经很快乐了,世人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我一不嫉妒二不烦恼,我曾写诗:范蠡笑罢慕渊明……我还说过:不慕荣华不羡富贵……这就是我的人生态度。”

��� 他既是发愤图强的,同时又是快然自足的。他常说,旁观世事得清醒,慧智人生岂有疆,深入认识社会是本事,简单灿烂生活也是才能。他原来就向往简单安逸的快乐生活,衣食无忧,读书作画,健康的过一生。结果他又功成名就,步入上流社会,整天的忙了,但这也更快乐,他变得强大了,可以帮助、影响更多人……

��� 他最喜欢雨后登楼看山;林间踏雪寻梅;午倦一方藤枕;开瓮务逢陶谢……采访中,我笑说:“大师的爱好雅逸脱俗,心性是其根,空灵方格调,情致最无价,不需三百钱。”他感慨道:“需要钱,无钱格调如何高起来?烹茶尚需茶钱啊。有钱无品位也高不起来,无钱空有才华也不成,什么都不可以缺少。”

��� 大中先生今天鹤立画坛,无疑是成功的典范,他的积极入世自强不息精神成为佳话,但他仍以心底的这种情怀颐养着天姿和性灵。想象王维“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想象金农“清到十分寒满把,始知明月是前身”,那种高雅清新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吧。我曾写过一篇散文有这样的观点:“对于普通人,不是不慕求功名,而是更当慕求一种生活,一种‘清风、明月、我’的生活,普通人的一生如果信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守字,那高远的境界同样属于自己。”其实,在心灵境界里,普通人与大师是平等的,只不过我们是在心里欣赏,他是在现实完成。

��� 采访中,时时感受大中先生的好学敏行,虽心安如静,淡泊似水,但不辞盛望,亦逐功名,遂感慨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差别在于,大师辛劳我悠闲,不亦反思乎?”大中先生听后笑而答曰:“大丈夫驰骋天下,小佳人琴棋书画,不亦正道乎!”

��� 人生里有两件事当为:一是现实功名,一是心灵修行。两者兼为,无枉此生。如此,我们便可以心性高洁地去努力去浸润,大师毕竟少之又少,但我们可以去领略,去分享其精神的灿烂,照彻自己的心灵。当官显赫,但也险恶;百姓平淡,但也平安。原本,尽其本分,拙朴的,绚烂的,都可以是我们心底最昂贵的底色。�

���真率留得待友朋

��� 一日晚,忽然看到中央电视台10频道《大家》栏目正在播钱学森,由其夫人蒋英讲述。此节目结束时,预告下期播送——画家冯大中,再下期是钱三强,作为家乡人很为之骄傲,在这样的大家栏目中被选定,可见其在国家及历史定位中所占的分量和所居的位置,也暗暗佩服大中先生积数十年如一日所获得至高荣誉。虽然时间已近子夜,因知道大中先生每日工作都至深夜,不管居家还是外出这一习惯,遂发短信祝贺,大中先生立刻回复道:“嘿嘿,骄傲一会。”

��� 大中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坦荡可爱的人,高兴时,就像一个老顽童,满脸都会乐开花。艺术家在技艺上超人,在性情上却如孩童,大中先生也是这样。一次,他参加全国人大代表培训班学习,一位友人说:“大师生活多惬意,明明是去学习,也四处观景的。”他说:“我现在都江堰岷江边吃饭,距江岸2米远,只见江水汹涌奔流,涛声裂岸,只觉寒气袭人,有恐怖之感,此时,油然而生还是家乡小河好,亲切可爱,深不过膝,无恐怖的感觉。这里看不见底,浑浊的绿浪奔流澎湃,哪有好玩的感觉啊!视野里要么峻岭巍巍,要么大江滔滔,要么地陷天塌,要么触目惊心!应该珍惜热爱我们的生活和生命,用我们的智慧和创造,用勤劳的双手,用善良的心灵去努力。”�他认真的语气,敏感的内心,由感而发的思想,无不是他的心声心画。

��� 第二日一大早,他又意气风发地给友人发短信道:“晨起朝阳耀眼明,老夫烁烁上京城。只因贪累浮名赫,起舞闻鸡尚未鸣。三日后回。”若说大中先生与众不同的生活,倒不仅仅是地位上、物质上的悬殊差距,而是他生活的诗意化以及他始终乐观积极的入世精神,世事庞杂,他做到了——忙碌时,赢得功名;悠闲时,琴棋书画;不闲不忙时,自律淡然。他的心境可近可远,可浓可淡,正像他的一位朋友考他“何为士?君为何士?”,他的回答——“我就是一个心率口直、真性情胸怀坦荡的人;是一个重义轻利之人;一个心地善良的人;虽好酒而不能豪饮的人;虽有名气而无傲气的人;虽出身贫寒而志向高远;身无媚骨而强傲骨之人;虽无大智而鄙狡黠的勤奋之人;虽无权术而笑权术的一个以艺术为生命的人;一个恪守忠孝节悌古训的人;一个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富贵不淫的人。不知公以为然否?”�古之善为士者,深不可识,豫兮,犹兮,俨兮,涣兮的,亦是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微妙玄通得不得了,大中先生倒是轻松地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 大中先生每日工作至深夜,每日作画读书不辍,故他每日早上8、9时起床,他是全国人大代表,又身兼美术界的、社会的各种身份,经常要出席各种重要会议及活动,常常会扰了他的时间表,早上不得不早起,可是工作至深夜12时的习惯至今未改,一个大型会议活动下来常常使他失眠。他说,“懈怠很容易,坚持很难,我的世界最浪漫的事是真情、工作和艺术。”

��� 他的心情总是溢于言表,心里透明,他有首七言古风《答友人》,我国著名诗人丁芒极为推崇,被称为去掉大架子,恢复性灵的好诗。写的就是他的这种心境——“山环水绕由它去,胸臆直抒助我行……索然兴至流天籁,真率留得待友朋。朋友相知别笑我,我爱如此过一生!”

��� 《快哉童年》那幅大制作有人出价不菲,他说:不卖不卖,卖了,钱就花了;有人要垄断他的画,他不同意。他认为简单生活,清朗情怀,精神和肉体都很淡泊,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 本溪新建博物馆请大中先生题写,他欣然题写,分文不取,这样的事不胜枚举,反正,做公益事,他从来都拒绝收钱。人字结构就是相互支撑吧,他认为这些事都是他的责任。就像建立教育奖学基金,扶持河南画虎村农民文化产业,为家乡修路,为学校馆舍题词……他都热心去做。

��� 他认为,以金相交,金耗则忘;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逝人伤;唯心相交,静行致远。所以,他和朋友们交往留下一个个美好的故事——他和宋雨桂几十年的老朋友了,在绘画观点上不同,谁也说服不了谁时,就猜拳决定,谁赢谁画,谁输谁一边喝酒去。猜拳他常常赢,他说:“这时最快乐,可以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宋雨桂只好在一边喝酒,好不惬意。”在绘画上,争执几十年,他们至今还这样。宋雨桂画《新富春山居图》桥那部分,他画的上边实,下边虚。大中先生认为应该相反,“老兄,我昨晚做梦还在跟你说。”�

����当大中先生见报纸整版刊登宋雨桂先生及诸道友作《新富春山居图》时,便立即发诗祝贺——“早闻兄作富春图,今日功成画界呼。子久山居超宇外,雨公墨彩胜淋濡。云横万里浮新梦,浪荡三江易旧俗。六百年前丹绘事,当惊异代鬼才出!”宋雨桂打趣他:“在哪里抄袭的,写出这么多好词儿。”

��� 著名画家何家英是他至亲至密的朋友,经常往来,虽处两地,书信频繁——“老兄补的景太好了!很放松!笔墨见真功夫。一张平庸之作被兄点化得出神入化。让兄有劳了。有机会咱俩再合作,留个纪念。昨天他们拿来了,又让我题了几个字,盖了章。家英。”

��� 与大中先生交往,他的好脾气是谦谦礼让,他的“坏脾气”也是掷地有声。某副省长通过朋友邀请大中先生前往,大中先生也欣然应允,风尘仆仆而去,见到的却是颐指气使的“礼节”,还拿出高官的势力压人,大中先生也真是不客气,把酒杯轻轻一放,淡淡一笑,上车走人,大家不解,“这人岂可傲视的?他权势很大的!”大中先生说:“他的饭我不吃;吃,我就是犯贱。”见大中先生愤然离席,那人慌了,赶忙遣人挽留,并作诸多解释,大中先生头也不回,并说:“这好比泼在地上的酒,泼出去,我会把它搂起再喝了吗?”

��� 大家都知道,冯大中的一幅画能换个别墅。多少人想向他求画呀,谁也不好意思开口,那等于要钱一样啊。事实上,他对待朋友真诚而慷慨。去年省书协新、老主席等一行人来艺术馆参观,笔墨会友,大中先生兴致所至,一连画四幅竹子,赠给朋友们,大师的风范和气度,大家深有感触。

��� 拥有无可争辩、无可争锋的尊贵地位和修养,便可显露天性,一等人只需依天性而行;二等的才要在利弊权衡中呈现各种个性,以求自己的利益和荣誉。大中先生至情至性,他的真率坦诚犹如床前明月光,他的渊厚精谨却又是云深不知处的。所以,他能以心胸包容人世沧桑,更以情怀练达天下。

��� 去年在省党代会上,他即席发言,为改善文艺人才工作环境等方面,积极呼吁,并身体力行,亲自奔走,为市文联建设“文艺家之家”大楼,他上下协调,不辞辛苦。他说:“人不可自私,一要做好自己的事,二是要办好大家共同的事。艺术家不应该脱离时代,要融入生活,涵养仁心善德,使之成为一种文化自觉。”

��� 高端生活,窈冥幽深,不胜其繁华,也有无限责任。每年迎接新年时,他都十分虔诚,他会祈祷——大家都说我把兄弟几个的聪明才智都让我一人占了,我老父亲生前也说:我这几个儿孙能耐都跑一家去了,怎么也不匀一匀?所以我要照顾好弟兄们……清官难断家务事,他也常常不胜其累,但大中先生依然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大家庭。并说:“老伴儿为家庭做的最多,使我省了很多心,她的功劳最大。”

��� 人的心可以杂糅一个自然一个宇宙,无论是政治、艺术和爱,大幕很沉,谁能开启它,它又多么轻盈。

�� 醉里三千落花尽

��� 在大中先生的梦里,不是只有“有智不用安且恬,积而久之即为道德”的大师情怀,不是只有风花雪月的诗词书画情调,也有“兰花自古为王者,我写清芬祭子魂”的无尽泪水。

��� 大中先生最疼爱的女儿2006年突然离世,几乎耗尽他的生命力,那一年,他不能作画,不能写诗。

��� 每次梦里相见,都是环境惊险,要么同车遇悬崖险路,拉女儿手艰难行走;要么是复临深河急流,简直是在爬行……

��� 2010年中秋节,友人感慨世事无常发信息于他——“凉雨冷风杨柳凄,红尘如梦鸟空啼。年年皆有中秋夜,明月无情朗照堤。”当时,大中先生正好路过女儿工作过的办公室门前,引发凄然之情,回忆之苦,好像女儿从楼里走出,准备回家过中秋节一样,遂写下——“皇都雨冷柳摇凄,宫殿巍峨众鸟啼。又是一年秋月夜,月明照我京城忆。”�后来他把这首诗加以整理,收入《思女八首》中。

��� 一次采访,他对我说:“我刚看完女儿回来,很伤感,留了很多泪,女儿的墓地风水风光很好,与蒋兆和,周思聪,裘盛戎众多名人前后左右为邻,她在那个世界里也不会寂寞了。这是我怀念女儿无尽思绪的唯一欣慰。”我安慰他道:“情缠梦境真,魂绕思心甚。世事终虚化,唯痴留我真。其实还有一种人生是活在心里的,可以跨越时空,虽痛彻心扉,但能让心永无分离。宗教能对生命给予加持,佛道能给出生命另一种答案——人是不死的,那个不死的人是人的自性,包括我们感受得到的天赋天性的存在;死的是相,其实,这个相也可称作幻象,是依附自性,一体起二用。我们的心常常是分离的,一体时,永生;分离时,生死就出现了,分离的那个物质叫我,真正的修福德,就是修性相合一,把我控制住。”大中先生静静听着,默默不语。那一年,他开始诚心敬佛,以承受哀伤……

��� 艺术馆新成,可女儿永远离开了他,大中先生便在他经常待的地方挂上为女儿而画的画,为女儿而写的诗。他的心思不愿让人们说破,他每每走过这些地方,他都会停留一会,哪怕有时正与人交谈,也会停下来,怔怔地站上一会儿……

��� 大中先生以巨幅国画《在水之湄》纪念女儿,以《思女八首》回忆女儿的音容笑貌。在父爱里,他就是一位普通的父亲,他的哀伤、他的脆弱与万千人一样……

��� 世风宜古君相扶

��� 他的理想深藏在普济社会、厚养仁德思想中。一次在短信中谈到关于理想社会模式下的人的生活时,笔者当时写下八个字:“世风宜古,君子相扶。”当时大中先生并无回音。谁知,第二日一早开机便看到——“世风宜古,今乃阙如。养德修福,君子相扶。我心淡泊,砚田耕锄……转而敬佛,诚心道府。悲天悯人,绝不恶物。上善若水,从善流如。醍醐心境,烟云卷舒。知觉人生,星月辉助。”洋洋洒洒,482字的四言古风《长歌行》,一韵到底,其才华和气势令人叹为观止。而这是他在深夜于北京机场赴饭店车中急就。后来他多次认真修改,还以书法作品兹录其上赠与友人,他不无真诚地说,“余自鸣得意矣,留作孤芳独赏”。他心境的快乐无处不在,快乐真的不是性格,而是能力。

��� 与一位省委领导的诗书交往更是古风古韵,两人才华境界相互辉映,一个是烂漫情怀重,一个是哲理意味浓,令人大开眼界。

��� 一次这位省领导给他发短信《秋》——“雁排长空奋翅翔,南飞去,离别诉衷肠。秋,叠嶂重峦九霞妆,霜林醉,红叶竞飞扬。秋,飒飒西风金沙狂,缤纷舞,黄叶锁苍凉。秋,蝶敛蜂收走四方,黄花傲,临风泪几行。秋,细雨偏倚江河旁,寒潭边,悠载一舟上。秋,清夜无眠抬头望,明月下,一箭刺虹祥。哈哈大笑随笔,请大改。”

��� 正巧他的一位好友在边上看到了,遂提醒大中说:“此人大智慧大才华!亮点多多,很是感人!!先生一定要想好了,再回应!!”

��� 大中先生回曰:“公随笔之作,对秋之感悟,既有衡阳雁阵之苍凉,又有渔舟唱晚之雅乐;既有欧阳修《秋声赋》之韵致,又有范仲淹《渔家傲》之气势!令我耳目清新,楚江天开!余拜读感慨,因成一律回赠厚爱之情——

��� 读罢秋词抖汗涔,此时环宇夜酣馨。衡阳雁阵惊晓月,沧浪渔笛唱晚人。细雨秋萧欧子赋,霜峦林醉珉公吟。身居堂庙心高志,夙愿芸芸富幸文。冯大中乞正2011.9.30午夜12时。”

��� 两人都是工作至深夜的人,想象星光灿烂的不只是夜空,还有这样的两个人、这样的诗句吧!来言雅致苍茫,去语浑厚幽深。这对弈的不仅是学识,更暗藏智慧,不动声色,波澜内涌,叠嶂层峦,如景奇绝!

��� 大中先生与友人同题而作《东北初雪》更是洋洋大观。

��� 那位省委领导发来的是——“纷飞漫舞融灵纯,浮动翩跹卷黄昏。玉骨冰清寒风晓,金樽盈酹空月痕。”

��� 大中先生当时在北京开全国文代会,因繁忙未能及时回复,待乘飞机返溪时,正值黄昏尽染,家乡大雪初晴,遂一挥而就——“故里雪晴天地纯,腾云驾日染黄昏。皇都最有浮华梦,山野修心恋墨痕。”�

��� 省文联主席郭兴文也从外地参战进来——“玉龙战罢碧空纯,万瓣梨花染黄昏。柳絮不知寒月冷,林泉醉卧酒留痕。和大中兄诗韵,见笑!兴文”……

��� 他各地的高朋雅士纷纷响应,各竞风流,为兰亭更续佳话。

��� 离京归家后,每日坐在温暖的画室,看着窗外寒风雨雪,竟几日难以成眠,他又依原韵和了第二首——“人生初始性灵纯,老恋书斋叹眼昏。雪夜茅庐成忆事,失亲使我泪常痕。”一样韵脚,两样情怀,令人不胜唏嘘感叹!

��� 在朋友小聚时,他常感慨说,“古人多有意思啊,他们喜在惠风和畅时,茂林修竹间,清流急湍处,引以为流觞曲水,列作其次,我们坐在闲庭雅阁,也要吟诗作赋,作不出的,罚酒一杯;作的好的,赏酒一杯。”

��� 有一回,席间一位高士讲了一个故事:苏东坡喜欢与大德交友切磋,他与相国寺佛印对饮,和尚即兴挥毫墙上:“财色酒气四堵墙,人人都往墙里藏;若能跳出墙垛外,不活百岁寿也长。”苏东坡即和:“饮酒不醉最为高,见色不迷是英豪;世财不义切莫取,和气忍让气自消。”神宗皇帝和宰相王安石游相国寺,见诗颇感新鲜,王安石奉旨先和一绝:“世上无酒不成理,人间无色路人稀;民为财富才发奋,国有朝气放生机。”皇帝也诗兴大发,当即吟道:“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纲常;财足粮丰国家盛,气凝大宋如朝阳。”真的是不同身份和视角,解读酒色财气,各有千秋,见仁见智,我遂也当即作了一首藏头打油诗《也续酒色财气诗》——“酒薄若醉玉容娇,色净文华方楚翘。财助广学增慧质,气定神闲最逍遥。”大中先生听得最为仔细,说:“把财字改作善字,因为财分两种,外财善人是功德,内财善己是健康。把财用好即为善也。”然后,悄声说,“逍遥的逍该是仄声,你用的是平声了。”与其说他明察秋毫,倒不如说他严谨认真。想必一个工笔画大师对细微处是保持高度的敏感和自律的。大家听得高兴,共同举杯。

��� 因写《大师之路》一书,一次正采访他的几位老友,大中先生电话让几个人过去,他当时极兴奋,因为求得美树,正喜不自禁呢。我们一行过去时,他一边呵着冻得通红的手,一边高兴地看着刚刚运回的大树,忽来兴致指着我说:�“以《风雪中移树》为题,你来作诗?”被他情绪感染,也来了诗性——“抖落深冬雪,为开初春花。挖根千尺壑,矗玉万竿斜。嘻嘻。先写一半”�“脚踏没膝雪,身披白玉花。只为求美树,数日月高斜。嘻嘻,先和一半。”无曹子建七步成诗之才,回家后方写一首五律《烟雪中移树》赠送于他——“抖落腊八雪,为开二月芽。挖根千尺壑,矗玉万竿斜。银杏金门护,青松泰石崖。半壕春水涌,福祉落谁家。”第二日一早便看到他气势恢宏的回复:“震落九天雪,请出百岁槎。挖开万玉壑,披耀满星花。银杏耸云表,青松傲泰崖。春风浩荡起,染绿善勤家。抡大斧啦。”

��� 子曰:“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朴素华丽、德才兼修为上,他的诗都是从生活中来,然大气磅礴于胸,这种精神气势常常浸透字里行间,让人感受到他心灵气质的与众不同,更有无形的精神化为有形的诗章记下他当时的风神和情致,体现他的高怀雅趣。

��� 大中先生的日常生活颇为诗意化,饮食起居,游览胜迹,内心胸臆都是入诗入画的。爱学习的他,手机都是他学习的好工具,他一般不接电话,几乎都是短信办公。他的短信里,诗词占多数,再一部分就是智慧箴言,诸如老子谈士、孔子新解、禅宗故事、清人论去机心、杜月笙论江湖、曾国藩识人、易中天十句人生感悟、智语分享、达人哲语、欢乐诀、简单与复杂、快乐四要素等等,把学习放于时时刻刻,轻松明了,又开“机”有益,把修行当作心灵提升的每日功课。他说,古人鸿雁传书慢,我们今人信息畅通快,学而时习,温故知新,以文会友,好不快哉。

��� 追摹古人得高趣,如此,心窈人淡,志高情散。笔者曾写“万妙不辞净,禅心何喜空。梦行旷野近,法性恬为宗。”也是大中先生艺术与生活境界的真实写照。

��� 没有烈烈成就,也成就不了赫赫威名,我们看到,大师的生活反倒更加追求返璞归真,更加追求一种淡然无极的人生常态,大师之路就是一条性灵之路,一条心灵与艺术不断融合不断修为之路,一条以其尊贵的艺术成就和艺术思想凝聚和承载更多人梦想的心灵之路。相信大中先生在中国美术史留下的不仅是前无古人的画虎大师名望,不仅是系列山水画卷《梦里江山》再承《高山景行》新境,还会有他的古怀高意,他的君子之风,他的文学佳话,还有他与本溪这方水土绳结下的深厚的文化渊源……

(来源:本溪新闻网��作者:刘晓波)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