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蓝犁艺术馆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8.7
  • 印象:
    高品味 雅俗共赏 牵进意境中 传统又当代 黄钟毁弃
    确定
  • 经营时间:
    16年
  • 展厅面积:
    3600平米
  • 地    区:
    北京-大兴
您所在的位置:蓝犁艺术馆>画廊动态>正文

心有灵犀·专访艺术大家蓝犁

2014-03-31 10:08:00          

点击文字链观看:心有灵犀·专访艺术大家蓝犁

心有灵犀——蓝犁水墨艺术展·嘉宾云集

    《心有灵犀——蓝犁水墨艺术展》开幕式于11月9日上午十点在湖北美术馆成功举行。下午三点,展览同时推出面向专业观众及楚文化、艺术爱好者呈献的“文怀沙、鲁虹、蓝犁三人谈”,从不同层面拉近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

    据悉,本次展览由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北京蓝犁艺术馆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当代文人书画院、中国职业画家协会、湖北省美术院、海山文化艺术城等共同协办,武汉申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

    展览命名为 “心有灵犀”,着意强调艺术家对艺术的独特感悟和对万物有灵、环保意识的成功表现,揭示着“画家对笔下各色人事物的移情共鸣”,“画家与前辈师友心思间的碰撞交融”,“画家与作品品鉴者间的神交默会”三种不同的艺术经验境遇。

    国学大家、楚辞专家文怀沙盛赞其所绘虎,尽显“大气、墨气、灵气”之特色,笔墨老到,又见融中西艺术派生出来的变形虎,造型气吞古今,令人叫绝。所绘人体,始而具象,继而抽象,最后物化,书法入画,笔墨酣畅淋漓,刻画入木三分。当代著名艺术批评家栗宪庭认为:其创作走在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语言线索上,深谙“与书法书写性有关联的绘画性”。无论是虎还是女人体,都不是描摹出的造型,而是像书法一样写出的,既是虎和女人体的造型,又是笔法。既逸笔草草,与传统文人画的审美观念有关联;又形似,与近代写实主义审美观念有关联。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教育家、批评家孙美兰认为:其创作扎根于楚地文化,人体佳作看似轻松随意、任情点染,却创意于“丰肉、微骨、小腰、秀颈”,古代楚女之美的标准。又时时以“三道弯”人体曲线律动传达出古时巫舞、当代楚舞相通共济的审美趣味与生之活力。

    本次展览以蓝犁近年新作及创作精品为主体,题材丰富、除纸本水墨外,兼有油画、综合材料和瓷器作品,呈现出艺术家多元的创作探索与尝试。作品依题材不同分为虎、动物、人体、综合四个展厅,较为全面地陈列了不同阶段艺术探索的代表性作品,是画家迄今为止举办的最为全面和重要的一次个展。

    据悉,此次心有灵犀——蓝犁水墨艺术展不仅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其现代水墨作品也受到了收藏家的热捧,无疑是一次真正意义上成功的水墨大展。(李勇/报道)

心有灵犀——蓝犁水墨艺术展·剪彩仪式

    序 言

    我于1968年8月见到蓝犁老师,几乎从见到他的那一刻就成了他的铁杆“粉丝”。学校当时开大会,地点设在汉口铁路俱乐部,而他是代表新到校的年轻老师发言的。我记得,他那地道纯正、抑扬顿挫、散文诗般的发言马上引起了许多师生的注意。往后,他因才华格外出众,在学校有了更高的知名度与更多的“粉丝”:一方面是因为他知识渊博,广证博引,语文课上得特别好;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极成功地组织了武汉八中“****思想文艺宣传队”,在圈内名气很大。特别令我难以忘怀的是,由他作词作曲的《我们成长在****时代》,曾被收入了由国务院文化组编辑的新歌曲专集中,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多次广播;而且,另一首由他作曲的《种葵花》,在1973年曾入选歌曲集《战地新歌》,不仅获得国家奖,还制成了唱片。如同许多爱好学习的同学一样,我在中学时经常向蓝犁老师求学,所以,无论在做人上,还是做学问上都受益匪浅。可以说,他是影响了我人生发展的重要人物之一,我视他为终身的良师益友。

    在绘画创作上,蓝犁老师主要是以画没骨老虎和泼墨女人体为主,此外也涉及花鸟、山水等。其没骨老虎虽然是由画家汤文选而来,但有极为独特的发挥。看他画的墨虎,总能体会出“虎虎有生气”和非常人性化的意味。后来,他将题材扩大到了免、熊、马、驴等等,并进一步形成了个人的面貌。作品具有立意新颖、构图富于变化,笔墨大气的特点。本展之所以命名为“心有灵犀”,其一是要强调艺术家对艺术的独特感悟;其二是要强调艺术家对万物有灵的观念或关爱动物情怀的成功表现。而他所画的泼墨女人体既成功地转换了画墨虎的技法,也融合了大师杨之光的没骨女人体。前几年,受《文艺研究》杂志约稿,我曾为杨老先生写过研究文章。两相比较,我发现,杨老先生所画的泼墨女人更写实、更审美,基本是对来自现实的对象进行夸张性表现,如舞女、少女等;而蓝犁老师所画的泼墨女人体,则完全是超现实的符号化表达,更强调从观念入手,也变形得很厉害,带有明显抽象与现代构成的意味。比如,他在《比乳》与《男人说系列》等作品中,就根据当下消费社会的特征,有意突出了女人作为男人消费商品的特点,结果夸张地画出了女人多乳的图像。这当然是他根据一些男人的作为而表达的一种想象,一种批判,所以显得特别有力量。

    时光荏苒,如今蓝犁老师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但他还是像当年一样勤奋向上,这恰恰是值得我们这些学生应该永远学习的地方。
    是为序。(鲁 虹/文 2013年8月26日于深圳美术馆)

著名艺术家蓝犁致辞 

国学大家、楚辞专家文怀沙致辞 

    前 言

    “心有灵犀”是一种神奇!在本次画展中,它至少蕴含着三层含义:画家对笔下各色人、物、事的移情共鸣;画家与前辈师友心思间的碰撞交融;画家与作品品鉴者间的神交默会。展览中的所有作品正是在这种种神奇中得以展现的。以例明言。画家笔下之虎,当为阳刚、睿智男性之物化;兰,则为风骨文人、才情女子之化身。狐,往往以其狡邪形象示人,画家却不为成见所动,为狐正名十余载,以不同画法塑造出狐以其弱小之躯,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适应环境、顽强求生、不溺爱幼小、也不容啃老,以及夫妻相守的众生相,折射出画家对自然与社会深沉的思考与爱憎。

    画家跟随汤文选、冯今松老师长达二十余年,这是传道授业解惑与师道师法的传统师承关系,更是一种相濡以沫般的心有戚戚。作为画家的我的父亲,也师法美国当代抽象派画家马克·罗斯科。在我看来,这份喜爱源于他们相似的经历——都成长于困苦之中,艰难自立;都爱大自然,爱哲学、文学、音乐、戏剧等。广博的文化修养与思考,让他们终于都能别开生面、独树一帜。

    画家感动于藏家对作品的珍视,而更让他久久萦绕于心的,则是一些专业观众对其作品的精彩诠释。人体作品《生命礼赞》,本意为赞颂作为生命母体的女性的艰辛伟大,构图展现的是一位正走出“生命之门”的初孕女子。而一位女教授却对画家说:“我和同学们都很喜欢这幅人体画。我对他们说,生命礼赞,必须有男有女,‘你们看到男人体没有?’”画家正暗自惊异时,她继续说,“看画,女人体的躯干与双乳,是什么?”同学们恍然大悟。岂止他们?画家也同样惊叹于这位女教授的绝妙“二次创作”,欣喜于对自己作品的二次发现,这正是创作者与观众间的神会!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把展览视作“视觉的盛宴”的比喻。怎么可能呢?它实则是一趟冒险之旅。画家在创作时已经投入过一场感官冒险,努力将自己的观察与体验表现出来。但观者会解读出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在怀疑中,我们期待着这趟未知终点的不确定旅程。不过,话虽如此,我们仍然希冀这趟旅程是温暖的——面对画作,在刹那间,擦出心底的花火,形成一种默契的感觉。(蓝 星/文   2013-10-10于上海大学)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