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蓝犁艺术馆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8.7
  • 印象:
    高品味 雅俗共赏 牵进意境中 传统又当代 黄钟毁弃
    确定
  • 经营时间:
    16年
  • 展厅面积:
    3600平米
  • 地    区:
    北京-大兴
您所在的位置:蓝犁艺术馆>画廊动态>正文

宋永进:八问全国美展评审

2018-05-10 07:43:03          

北京蓝犁艺术馆:宋永进的“八问全国美展评审”,发出了中国广大美术爱好者,中国人民群众的呼声。该问的岂止是“八问”?国务院撤销了中国美协、书协的行政级别,大快人心!一个联系党和人民的群众组织,却把“桥梁”当“衙门”,官瘾十足,可悲可笑!更有甚者,对批评美协、画院一箭中的中国享誉世界的真正大师吴冠中,却恶毒攻击谩骂,甚嚣尘上!这不仅仅是美术的问题,全然是影响中国人民的政治生活、影响人民群众参与文艺创作的权利,影响中国人民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方向的大是大非的重大事件!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最突出的是,党把人民群众摆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时刻放在心上!那些营私舞弊,祸害人民的蛀虫,必将被历史的车轮碾为尘埃!

       

宋永进:八问全国美展评审

全国美术作品展即将开演,各地的大多数参展者早已准备好各个门类的巨幅作品,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期待着在大展上一显身手,有的则还在默默地做最后的冲刺,展览的组织部门则正紧张地忙碌着下基层指导创作、物色重点作品、收集稿件、制定评审规则、组织评委会等各项评审的筹备工作。五年一届的全国美术大展,在一次次的批评声中坚持下来,作为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形成的一种展览模式,在新时代下必然会出现某些不合时宜的现象,尽管经过相关部门的不断修正,有了一些较大的改观,却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问题。历届评审中所暴露出来的关于评委组成、评审规则和评奖的公平、公开、公正等种种问题,一直都是美术参展者关注和争议的焦点。大展在即,在这里不妨试着从参展者角度提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旨在促进美展评审走向更加合理和规范。

宋永进:八问全国美展评审

  一问:为什么评委成员大多是各级美术单位的领导?

  各展区的评委虽然由全国美展组委会从评委库中遴选产生,但最后的结果往往每年都是那些具有主席、院长、主任、理事头衔的“专家”,这不免让参展者对评选的公平性产生疑虑。人们不禁发问:没有大头衔的专家为什么往往轮不到参与评审?

  是否这个“专家库”本身就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问:评委成员的知识结构和学术高度是否具备评委应该具有的专业素质,其艺术观念和学术视域是否具有“当代性”?

  在每一次展览中,前面都会展示一些评委的作品。明眼人一看便知,其中虽然不乏的确优秀的作品,但也有不少评委作品,无论从思维方法还是艺术理念来看,也无论从画面内容还是表达方式来看,都显得既陈旧,又无活力。作品背后反映出一些评委艺术思维和审美方式的局限性。而且,这样的评委往往为数不少。以这种局限的思维和审美去评判当代艺术家鲜活的当代作品,其结果将可想而知。

宋永进:八问全国美展评审

  三问:评委成员是否具有宽阔的学术胸襟和公正的评审姿态?

  真正的学术权威,不仅应该具备高远的专业眼光,而且应该具有宽阔的学术胸襟,既没有门户之偏见,也不好派别之争斗,故而是德高望重的。然而,部分评委并不是通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内在的正能量来树立个人的话语权威和学术形象,而往往通过把玩社会游戏的潜规则从而霸占学术的公权力,并依仗裙带关系去建立和维系持久的学术话语权。如果这样的学术“权威”一旦进入评委圈,那么评审的公正性将同样是令人担忧的。

  四问:是否能够取消评审的层层“关卡”,让参展作品直接上送全国评审?

  除了雕塑和一些小画种直接由展区面向全国征稿以外,国、油、版等大画种仍然保留从地方层层筛选往上送的旧有模式。在盛行“礼尚往来”的今天,评审的层层“关卡”无疑增加了以权谋私的机会。虽然本届活动设立了“监审委员会”,并向各省级评审、展区评审派出监审委员,负责监督工作,但在图像传递如此便捷的时代,其监管的实际效果仍然有待观察。

宋永进:八问全国美展评审

  五问:为什么展览办到哪里,哪里的获奖作品就猛增?

  众所周知,承办展览的省份,其作品入选的数量和获奖的级别往往会明显上升。在以利益为上的商业界,这样的做法或许有其道理,但在文艺界也流行这种“照顾性”是否妥当?

  六问:为什么入选和获奖的作品几乎全是巨幅的?

  小幅参展作品到底是真的没水平,还是评委眼光有问题?在普通人眼中,刻画精细的内容、艳丽的画面和巨幅的作品往往更吸引眼球,这好理解,但在具有专业眼光的评委眼中同样如此,问题恐怕就严重了。

  七问:为什么每次评审的结果常常是那些熟悉的面孔?

  据说有的省份多年来都是基本固定的那几个评委,因此许多入选的作品即使作者不同,但内容和风格仍然十分雷同。以致经过多少年后,展览上看到的仍然是那些熟悉的面孔。所谓的风格多样好像是早已设计好的那二、三十个样板,而少有真正富有个性,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出现。

  八问 :为什么主旋律之外不能接纳少部分批判现实主义的内容?

  所谓的“人文关怀”是否就仅仅局限于那些轻描淡写地歌颂“美好生活”,或者是那些依据照片以死磨硬抠的方式去表现诸如农民工等现实题材的内容?而能够深刻反映当代民众真实的生存状态,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文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尴尬处境等涉及文化深层问题的作品,在各界展览中很少看到。或许这类优秀的参展作品并非没有,只不过很难得到大多数评委的认同,最终在评选中被淘汰。

  当前,许多单位的职称评审往往仍然把官方美术展览的入选和获奖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尽管民间性的美术活动和形式不断增多,内容也非常出彩,但是全国美术展览在当代美术的发展中,实质上仍然起到一个指挥棒的作用。因此,我们期望本届展览的评审能够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推出一些真正有个性的优秀艺术家和出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