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北京伯隐当代艺术中心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10
  • 印象:
    val
    确定
  • 经营时间:
    14年
  • 展厅面积:
    400平米
  • 地    区:
    北京-通州
您所在的位置:北京伯隐当代艺术中心>画廊动态>正文

孟昭俊书法作品将亮相首届江苏省艺博会

2015-06-03 09:42:26          

首届江苏省(国际)艺术品博览会将于2015年6月18日—21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这是江苏省规模最大、品类最全、传播最广、开放度最高的艺术品博览会,近千家单位参与,总展览面积达15000平方米。主题是“中国梦·让艺术品走进千家万户”。北京伯隐当代艺术中心将携孟昭俊书法作品在B区展出,届时光临博览会的观众将会欣赏到这位中国当代实力派书法家近年来最新创作的上百幅书法精品。

孟昭俊是汉代“大风歌碑”修复人。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平定淮南王英布叛乱后返回长安,途径故里沛县,家乡父老置酒设宴,刘邦欢饮,击筑而作《大风歌》,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就是文学史上千古绝唱的《大风歌》。

沛人为纪念这次盛典,建台立碑。据史籍记载,东汉末年,书法家蔡邕篆书《大风歌》,镌刻碑上。其风格庄严秀丽,笔力遒劲,字形优美,是古代碑刻艺术珍品。后久经风霜,古碑下半部断裂,字迹剥蚀,9字散佚,成了残缺之碑。这块残碑一直被业界引为憾事。

198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邀请孟昭俊修复残碑,孟昭俊以汉代《大风歌》残碑为标准,从《金石大字典》、《四体大字典》、《重订六书通》、《金石索》等文献中仔细研考,潜心研究《大风歌》汉残碑的字,字形狭长,笔画圆转,上紧下拓,对称均衡;笔势向下延伸舒展,垂脚向下拉得较长,更具端庄、稳健等特点。他参考了蔡邕、爰礼、曹喜等人的篆法、笔法。最后决定运用下垂笔法、在书写细如悬针的悬针篆时,又在下垂笔画末端做圆形收,形成露珠状的垂露篆。就是在此气韵下和确立的艺术技巧结合,书写出线条婉转流动,筋骨内敛挺拔的汉碑篆。历时三年,终于把汉《大风歌》碑所缺的歌、飞、扬、威、故、乡、安、四、方9字全部查考出来,完成新的《大风歌》碑,使千年古碑恢复原貌,1984年这一年是甲子年,称此碑为甲子碑。在中国书坛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奠定其在中国当代书坛重要学术地位。2012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第八版刊登孟昭俊的书法作品篆书“大风歌”,并以“人书俱老之境—孟昭俊的书法艺术”为题,对其六十多年书法艺术的创作成果和书法风格进行了报道及评论。

孟昭俊1941年出生在江苏省沛县,受家学影响,自幼就酷爱书法,执着追求,在六十多年的习书生涯中遍临历代大家碑帖,今天已经达到了人书俱老的境界。孟昭俊的家乡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2000多年的汉文化,孕育和培养了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孟昭俊就生活在这种大汉文化的厚重感之中。更难能可贵的是,孟昭俊能够继承前人,特别是中国传统书风,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所变化、有所思考、有所丰富、有所创新,而且形成了一种属于他自己的书法风格。

孟昭俊的书法整体上有一种清气,他的楷书结体上非常接近敦煌写卷,笔画则有颜真卿、柳公权的法度和沉稳风格,别开生面。敦煌写卷、唐楷特别是颜体,是他的重要资源。他将二者融合到一起,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楷书。其楷书代表作为韩愈《石鼓歌》、《金刚经》、《心经》等作品。

孟昭俊的对联和榜书,落笔沉稳有力,堪称幅幅精彩,隶书有锥画沙之妙,行书则松弛自然,起笔不急切,收笔不匆忙,信心十足,没有数十年的功夫,恐怕不会有这等状态。在他的榜书与对联中,观者甚至可以感受到每个字的气息与节奏,品味到作者的自信与从容。这是一种“老成”的书法风格。孟昭俊的行书更多的与明清行草神似,行笔恣意。(见徐建委博士的“人书俱老之境—孟昭俊的书法艺术”一文)

从地理位置上来讲,孟昭俊的家乡沛县属于苏北,这里既具有北方的雄浑,又具有南方的灵秀,集北雄南秀于一身,这一点人们在孟昭俊的书法中,也能看得出来。

2005年孟昭俊被中国文艺家创作协会授予“中华当代杰出功勋艺术家”称号。曾得林散之、启功等名家指导,博采众长,别出新意,自成一格。孟昭俊的书法作品先后在北京农展馆举办的 “2013艺术北京博览会”和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2014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上,受到来自中国香港和台湾以及韩国、日本、新加坡、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瑞士、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收藏家以及书法爱好者的青睐,作品被广泛收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