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10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12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天津
分支机构
艺术家:任瀚 (A)
记者:宋晗 (Q)Q:从什么时候开始做这个艺术计划的?初衷是什么?请详细讲讲。
A:再生空间计划起初其实更像是李泊岩的一次个人探索。他在一座拆迁房里做了一次个展,所做的尝试是与他长期以来的创作不同的。第二回他邀请了另外三位艺术家一起做群展,我觉得那应该算是项目的雏形,不同人的作品之间开始有了交流。而后我经介绍知道了这个计划,因为我对“废墟”这个主题一直感兴趣,而且孕育了很久到废墟进行创作的想法,可以说是一拍即合,于是就在第三回加入了这个计划。第三回一共10位艺术家,大家的工作背景和创作路径都不太一样,相互了解也不多,那次展览就像是一次相识,于是展览最后定名为“Are You OK(你们还好吗)”,展览前后我们坐一起开了会,都提了一些对这个计划的展望。最主要的是,我们开始形成对一个美学上的追求方向:废墟美学在中国古代的诗词和绘画中就有出现,废墟凝结着历史的记忆,是可以被感知的“场”,今天的中国城市发展飞速,随之而来的巨大代价是我们的很多记忆消失了,建筑一旦老旧或者失去功能性就要面临被拆除的命运。我们的工作,可以说是用艺术来给这些废弃或即将消失的建筑赋予新的价值。
Q:团队如何建立?
A:随着我们活动的增多,开始有更多人关注到这个计划,开始有人邀请我们去其他城市做展览,开始有商业寻求合作等等。这种受到支持的程度是我之前所没想到的,我们也受到很大鼓舞,更坚定要坚持理想做下去。为了能走的更远,我们决定组建管理团队,设立办公室,让这个艺术计划朝着专业化发展,从此我们可以更规范地策展和组织艺术家,建立关于这个学术主题的讨论机制,而且我们希望这里能为年轻艺术家提供更多创作和展示的机会。
Q:再生空间计划的概念从何而来?它的学术性体现在何处?有没有模仿国外的某些艺术形式?
A:学术性上讲,一方面,建筑记忆的痕迹和现场的一切残余事物都被视作材料,即是作品的内容亦是作品的语境,我们的项目要求艺术家创作现场作品,当代艺术中有一个词“在场”(In situ),是指一种依据现场完成的作品:作品只为这一个场所而生,而不可以摆放到它处再现,作品所安置场所的更换即意味着作品价值的丧失。作品与空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映衬,而是合为一体。我们的展览海报上只有开幕时间,作品将伴随着一座建筑的命运而发展,直至消失。
另一方面,今天中国的年轻艺术家与前代艺术家善于感性和批判的状况不同,更为理性关注空间本身与作品的联系,作品可以是伤感悲凉的,亦可以是轻松诙谐的。年轻艺术家呈现出更多样化的世界观和美学倾向。
要说形式的话,参展艺术家的作品形式是多样且交错的。我们不以艺术形式限定艺术家,而只关注艺术家对非展示空间再创作的潜力。
Q:做这个艺术计划中途遇到的困难,或最有成就感,最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是什么?
A:我想目前遇到过的最大一次的困难应该就是第三回展览布展时处于没水没电、气温零下十几度的空间内进行创作。我们脚底贴着保暖贴,要开始刷漆打开桶发现已经结冰了,喷漆也要不停摇晃才能喷出来。这不同于在干净的“白盒子”空间做展览,有很多自然条件和不可预知的情况要面对。何情有一次布完展,转天一来就发现作品的材料就被人“收藏”了,呵呵。
然后最有成就感的,对于艺术家来说,我想那就是作品最终完成的那一刻。因为终于可以结束对自我的怀疑。
Q:这个艺术计划今后将如何发展?有什么规划?
A:在未来的运作方式上我们在寻找适合年轻艺术家的“玩法”,更倾向于学术为主的艺术机构而非按照画廊的模式来运作,我们刚起步还需要得到更多的支持,做核心展览计划的同时也会与外界进行合作,希望能做到自给自足。
总的规划一方面我们寻找适合进行展览的场地,不断变换展览的游戏规则,让更多有潜力的艺术家参与到展览中,以发掘在非展示空间做展览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我们也计划在未来建立一个固定的展览空间,与再生空间计划的展览相对立。因为参与项目的很多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常规创作,换句话说就是适宜在展示空间展出的作品,如雕塑、绘画、影像,到了项目中常会创作出与个人常规创作有所不同的作品,但其实这两者之间是存在联系的,固定展览空间的建立就是为了能去发现这中间的线索。
Q:你个人比较喜欢的艺术家或团队是哪个?为什么?
A:其实喜欢的艺术家有很多,值得一提的是Richard Serra,他使用厚重的金属板做了很多纪念碑般的雕塑,而有些就像迷宫。我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是在巴黎大皇宫,五块巨大的金属挺拔矗立,人行走在空间里变得如此渺小,那件作品彻底改变了我的时空观,人体自身可以去感知与作品的时空关系,观众不需要去了解任何背景知识,直接用身体介入到作品的场域中。
责任编辑:宋晗
任瀚网站:http://www.ren-han.com
下一篇:《假日100天》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