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镜画廊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10
  • 印象:
    讲究 作品很讲究 很不错
    确定
  • 经营时间:
    16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北京-通州
您所在的位置:镜画廊>展览>展览详情

被视,韩国当代摄影展

  • 无图

  • 无图

已经是最后一张,点击重新浏览!

展览介绍

摄影,被视
——无法意识其摄影‘被视’的双眼

对表面现实的机械性忠实描写,是摄影给予的一贯印象。随着数码摄影的出现,上述见解虽然产生了变化,但把摄影视为现实的心理依然不变。所以我认为摄影是映照客观现实的镜像。我们在此镜像中投射自我。严格来讲,其视线是进入到艺术家看到的视线与社会编织的《意味》的网状结构当中的。随即忘却艺术家的存在,沉浸到对象角色当中。但是这种沉浸仅仅不过是从对象中反射出来的自我投射图像,但我们轻易看不到这样的过程。


尽管如此 ,

摄影: 极其分明,但却无法发出声音表达的无能。所以为了传达意义,需要通过摄影图片当中反映的文字的帮助。但是,一旦读过它,就会习惯。在此刻,我们就会瞎眼,再也看不见了。我们会习惯性地给摄影固定《意义》来看待,但这不是正视,虽见到,但看不到,只不过读到了摄影中用到的符号(Code)化的文字而已。

被视: 摄影,‘被视’不但是客观性地描写或再现现实本身,而是被赋予与其本身根本不同的意义之前的 ‘生的’。这不是真正我想看才看到的,而是不得已被看见的某物。在摄影中消失的某物,用心痛的迷惑方式来让它绽放光芒的。正因为那样,它在摄影的沉默中像音乐性的,习惯性的某物连绵不断地生成和保留且持续的。在摄影中‘被视’是不刻意的‘目光对视’。‘被视’是虽然现在不在,但曾经存在过的某物的消失,无力地紧握其‘不在’的显现,无可奈何、软弱无力的本身。

忘却: 我们看不到摄影与不在的显现紧贴在一起,而且很容易忘却已被习惯的事实。看到无法看透的陌生的摄影时,我们会感到不安。所以本能地回忆出客观性的表象体系的记忆,用熟悉来平定内心的不安。这就是我们忘却了现实,被摄影骗到的理由。摄影虽像是旅行者的指南手册,但经常在不经意中,让我们迷路,违背本意骗走我们。但是摄影非常傲慢,超然或酷毙了。摄影并不亲切,让观众沉浸在忘却中,让我们‘失明’。


在此,

摄影艺术家的视线绝对不会满足于此,艺术家是看到并认同存在‘被视’的忘却,且乐此不疲的人们。他们经常有意地采取陌生的方式,这是为了想让人听出‘被视’的声音。有意地采取陌生的战略的艺术家们向表达的,不单是想把摄影的意义放在客观性的情报资源。在这过程中,绽放并给自己和世界展现摄影被隐藏的面貌。《摄影,被视》展览可以充分动摇我们的记忆,熟悉但蓄意的陌生是从另外的世界飞来的图像。邂逅从我没有经验过的世界中传来的摄影图片的时候,摄影会让人们迷惑。韩国的情绪和文化与中国不同,并且摄影似乎证实着‘什么’,但又无‘语’,所以我们可以任意地解释。中国的观众在看到《摄影,被视》展览后,感到与自己以往的韩国的印象有所不同,是非常自然的事情。给摄影图片附加意味是非常做作的。这是硬要让被摄的对象摆出某种姿势的。这会让人‘失明’。所以不需给摄影艺术固定某种‘意义’。摄影就像没有答案的捉迷藏,但又不是要跟所有人躲猫猫。摄影,‘被视’的迷惑是承认忘却的存在,并享乐其中的事。假如可以准确地看到,就是在聆听‘被视’讲述的私密悄悄话。


李荣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