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凌文艺术馆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9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12年
  • 展厅面积:
    70平米
  • 地    区:
    四川-成都
您所在的位置:凌文艺术馆>展览>展览详情

红尘窥望

  • 无图

  • 无图

已经是最后一张,点击重新浏览!

展览介绍

 

在油画发展史上,人一直是最主要的表现对象。可是近年来,随着写生的复兴,风景画似乎抢先一步,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汇成巨流,浩浩汤汤。这时,大为美术馆推出黄振国、张国忠、刘嘉伟、胡峻涤、林泉、丁红卫、欧滨、唐剑辉、李小强九位油画家的人物作品,让我们得到一个提醒,知道中国油画的人物表现力依然不衰。

今天展出的这九位画家的作品既有肖像,又有情境性画面;既有单人形象,又有群体形象;既有写实描绘,又有意象表现;既有主题较为明确的作品,又有模煳主题、淡化情节的作品,就主题性而言,例如,刘嘉伟的作品以辽远的空间和移动的背影,赋予了宗教情感以庄严的表现;欧滨的作品以沉酣的表情和淋漓的画面,渲染了信仰者的虔诚;丁红卫的作品以闺中情景,构成了民国生活的图画;黄振国的作品游走域外,流连故国,一边写照市井,一边钩沉史迹;张国忠有时用群体形象,将民俗场景组织为视觉的合唱,有时用单人形象弹拨小调,抒发心中的幽情。再拿表现女性人物来说,丁红卫之描绘女性,是为了回望前朝,表达怀旧之思;胡峻涤之描绘女性,则似乎想要用女性身体的叙事,去烛照人性的执拗;而到了李小强的笔下,女性形象尽管未曾放弃具象的轮廓,却正在朝着画面的一个构成元素变化而去;林泉和唐剑辉之描绘女性,则干脆是为了拦截时间,传达他们对模特儿的直接印象。可是,无论画中人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因为集中于人的描绘,今天的展览便无异于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们得以窥望红尘,反观人生。在这些作品面前,我们感到,画中的形象是熟悉的也是陌生的——熟悉来源于对生活的体验,陌生来源于艺术的灵感——在熟悉与陌生之间,艺术家提炼了生活,建构了意义,捕捉了人类的情态,传导了众生的悲喜。

通过提炼生活和释放灵感,今天的九位艺术家在其各自的作品中鲜明地表现了自己的才情与个性,但是他们的共同性却并不因此被掩盖,这就是对绘画本体的关注。看了现场的作品,我深感,对这些艺术家来说,“画什么”固然是重要的,但“怎么画”显得更加重要。这就是说,他们力图让绘画回归绘画,并愿意为增进其回归价值而发挥才情。他们倾力于绘画性的释放,这也许正是他们能够结伴走向这个展览的原因所在。在绘画处理上,他们的作品虽然细可鞭辟入里,粗能逸笔草草,但皆不失整体上的灵动、大气和简洁。在他们的笔下,有的作品用厚堆法裸露出致密的色层和雕塑般的质感,有的作品以轻灵的用笔畅快地书写,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物性都被上升为一种审美价值,虽然同时也仍然服从于描绘和表现的需要。伴随着对绘画性的追寻,这些画家分享了另一个观念,那就是回到本土文化,向中国传统艺术索取灵感。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明显感到一种东方情结,剪不断,理还乱。即使是厚实的色层,也掩抑不住水墨般的灵动;颜料、笔触甚至综合材料,在这里统统放弃了固体的执拗,让人觉得正在向画面深处溶解,柔情似水,透脱如云。书写的笔法、动荡的虚实、空间背景与人物形象弥漫的统一,粗细、刚柔与疾徐的起承转合和相克相生,有如人类与天地万物异声同唱。画面中传统元素的运用,又往往与表现主义的扩张性以及画面本能的秩序感结合起来,生发出意象,听任画家从心物交接中获取真实,再用这种真实感来探照人生,追踪尘缘。以至于当我们离开这里,回到生活现场,陡然发现,红尘世界原来别样洞天。

将“先锋”或“前卫”奉为艺术准则的人们,也许会对这里的作品感到失望。不过,如果艺术创作只以“先锋”或“前卫”为目的,艺术世界就未免太单调乏味!艺术需要“先锋”或“前卫”,是因为人类经验需要新的表达方式。但艺术家不是发明家,新的表达方式并不必然地创造出动人的艺术。要是我们回到常识,记得艺术无所谓新与旧,而只有好与坏,那么,我们就不会失掉欣赏好艺术的机会。今天,我们正好赶上了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