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8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27年
- 展厅面积:600平米
- 地 区:山东-青州
陈海良 在艺搜查询
出生年份: | 1968 |
---|---|
籍 贯: | 江苏-常州 |
艺术简介
1968年生,常州人。中国书协会员,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文学博士,全国第二届草书艺术大展评委。199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首届书法本科专业,师从尉天池、马士达、周玉峰、陈仲明等教授。2006年师从尉天池教授攻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首届书法创作与理论方向博士学位,于2009年毕业并留院工作。现为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创作部主任,从事书法创作与研究。
2006年 获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 行草奖状元
第七、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得主
中国当代书坛无可争议的实力派人物
其书法兼才气、狂狷与文气于一身,具有一种来自书史昭示的深度,尤其表现在草书创作中。陈海良的草书奠基于明清,尤其得力于徐渭狂草,因而其草书讲求狂肆帅野之美。在这方面他自觉地抑制了为他熟练掌握的“二王”一路线条表现手法,而力求线条的毛涩和张力,从而将草书的气与势演绎到一个新的高度。
其人出身吴地,个性中秉有吴门书家的狂狷气质,这使其对中晚明吴门及徐渭的狂狷书风有着天然的亲合,不论是祝枝山还是徐渭的草气在他的作品中都有着强烈的表现。同时,陈海良无疑是一位有着草书先天禀赋的人物,其对草书的直觉性敏感和视觉空间的出色把握都说明了这一点,而后天严格的学院化训练,更从技术层面深化和巩固了他的草书才能,同时也从经典层面对他的草书之才作了全面地开拓。进而使他的草书在直觉化表现的同时充满丰富的细节,并赋予其游刃于狂放与精谨之间的双重才能。他一手气息雅逸的晋唐风格的行书,显示出其对晋唐经典的深入研味,而将晋唐风格与杨维桢书风巧妙嫁接的行书则显示出其出入经典的融通创化能力。
个人作品
2002年12月在常州市博物馆举办个人书法展
2005年4月在刘海粟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
2005年5月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
作品被权威机构收藏情况一览:
2005年3月 大草《游敦煌有感》(2.1米×1.2米)为人民大会堂收藏
2005年10月 大草《自作诗一首》(3.5米×0.5米)等两件精品为故宫博物院收藏
1999年 行书 获得世纪之交千人千作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最高奖)
2002年 楷书 获得全国第三届正书大展"全国奖"(最高奖)
2003年 大草 获得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大展"一等奖"(最高奖)
2004年 小草 获得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最高奖,草书第一名)
楷书 获得全国第四届正书展"全国奖
2006年 获兰亭奖、行草奖一等奖
陈海良先生论文发表情况一览
《上古的迷恋》发表于《美术报》(2002年)
《陈海良书法作品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2001年)
《传统与创新》发表于《书法报道》(2002年)
《书法性情说》入选首届敦煌书法论文研讨会(2003年)
《元代社会体制与杨维桢书风》入选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2004年)。
社会评价
陈海良以其对传统经典的深入研悟、把握以及个人卓荦的创作才气引起广泛关注,是中国当代书坛无可争议的实力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