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2.8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12年
- 展厅面积:700平米
- 地 区:北京-通州
李炎修老师访谈录
2014-01-13 18:36:16
1. 您的画面很放松,很偶然,创作时意识里的您好像不在场,这很好玩,您说这是不思考的结果,您做这事肯定是有来路的,想听您谈谈。
李:其实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也是很真实的体验和直觉。小的时候就很自由,到处疯玩,没事在野地里撒野,我哥哥是画画的,那时都是现实主义的路线,画的写实,我附中以前也是这种路线,心里对西方的这种路子也很崇拜,没有准备,就信了,不过对于现实主义路线的学习,我一直都是习作,没有完整的创作,也不准备那样做,大学考了四画室,也是性格使然,,心里总有更多自由的向往,现在的路子也就很自然了。
2. 您的创作状态有一种想消解创作主体的冲动,或者您已经干了,也用画面告诉了我们。我想起《庄子 大宗师 天运》里的段落“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当下的艺术也很相似,也有过不少关于艺术终结的论断,也有很多在场的“认真”的艺术家,艺术家和画你侬我侬的,对于你这种不在场画我两相忘的浪漫,您逍遥吗。
李:画画的过程是一种自由的体验,就像禅宗的打坐,那种冥想,不居的感觉,触发一切的可能性……是我想体验这种可能性,消解不消解的我没想过,每个观者对作品都有自己的再创造,只是我在意这种修炼和体验的过程,当代绘画的各种理论和揣测,我也不是太关注,只是向往自己的那份感受,这才是重要的,作为画家我能做的就是这些,逍遥也不知道是不是逍遥,只是经历了很多,社会的变化,政治的动荡,玩过摇滚,拍过电影……
3. 我们的言语总是无能,您的画面有更大的容量,也不是逍遥就能“打发”您的,您画面中有更多的东西,很想听听您逍遥之外的故事。
李:有很多事情确实说不出来,画画会更轻松些,那里有我想要的东西,我们那个时候也是比较单纯,喜欢什么就去试,84年附中那会,兜里揣着几块钱,书包里装着二斤饼干和速写本,徒步大西北,沿黄河步行一月,身无分文的远足他乡,乞讨着写生,也乐得屁颠屁颠,没觉得苦还是甜,附中毕业,初恋受挫,母亲离世,情绪比较消沉,决定不继续报考大学,在报社干过一阵,后来听附中同学申玲说起美院新成立四画室,不同于苏派教学模式,才考了美院,四画室很自由,老师也不设限,可了劲儿的造。我当时是文体委员,组乐队,踢足球,现在还有人叫我“贝利哥”,88年组建了美院乐队,后来唐朝也来咱们美院排练,当时美院这块成了摇滚青年的据点,后来结识崔健,对摇滚更是着迷,这些经历也说不出什么好坏,青春的经历总是行为能力大于理解能力,好多事干了之后很久,才想他真正的价值,一路走来也经常想到青春的过往,现在的状态更接近自己的真实吧。
上一篇:《当代艺术的民族风》许英辉专场
下一篇:《对话》李佳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