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紫禁轩画廊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9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北京-朝阳-草场地
您所在的位置:紫禁轩画廊>画廊动态>正文

“对现代社会性别融合的解读”评“透视女人2”展

2011-04-15 10:17:03          

  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多元化体系中,西方资本消费理念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开放而灌入其中,从而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消费体系的形成以及整体性。在这样的经济大潮中,女性作为消费主体逐步凸现出来,其形象的典型性对这个拥有千年男权文化统权的社会具有重构作用,男性作为权利的主体受到了女性文化思想的冲击,女性要求以权利本身来颠覆传统思想,她们不再愿意作为非传统主体或者说边缘性主体,来迎合男权传统以及话语中心,她们不仅愿意以新的消费形象来认识并解构当今社会,而且还要通过这种形象以意识形态的方式来挑战原有的不利地位。她们天生拥有男性所不具备的预见性——直觉——大量吸收了西方的消费理念,并且被这种消费文化激发出了无止境的欲望,带来了全球流行文化趋势,并直接构成都市女性自我消费文化的一种多元化倾向,而这样的结果,便是对原境体系的颠覆,并且对原有美学观念进行着肢解,形成出一种男性话语权逐步衰弱下的变体。   当今女性寻求一种开放的社会氛围,不仅向不同性别追求开放,而且也向不同文化和文化身份(全球多元化)的要求开放。她们用肆无忌惮的显现方式出现在各种商业广告中,占据着几乎整个消费市场,从而达到刺激大众审美眼光的目的,她们跨越文化的界限推销自己,不仅出现在本国的流行文化中,而且无限的追求跨国界甚至跨大洲的激进文化,她们不把其当作新鲜来描绘,而是希望达到平等的融合。这种女性意识是在当今全球化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滋长出的“新”观念,而这种“新”是只有在中国这样具有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的社会环境中才能体现出来的。   她们对原有审美提出质疑,并且承担起解构理性中心的任务,希望开创出新的美学审美,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们也不断地丧失着自我美学的完整性。这时,作为原有话语主体的男性为适应新的文化形式,开始了对重塑当代美学架构的探索,这种做法也是对中心与边缘,传统与非传统,理性与感性的反思。   紫禁轩画廊的这次展览,为适应时下对这种变体性倾向的理解,实现了在原有基础上( 2005 年初紫禁轩举办了“透视女人 1 ”的展览)的又一次深入挖掘,以及对这种趋势的再探讨。   李季 常以不同的角度去审视时下的社会形态,他的女人体绘画中总是出现诸如猴子,猪,猫,狗这样的并置结构,自然的动物性融入到了社会复杂的两性关系中,动物以一种安逸自在或立或卧的姿态出现其中,自然散发出的种种和谐通过动物带入了他的画面,但女人体在他的绘画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她们穿着颜色光艳的流行服饰,摆出不可一世但又不乏性感的姿势。 李季 通过这样的形象满足着他的理想主义,他希望通过动物创造出一个纯洁的世界,而现代都市女性的出现又打破了这种设想,但并置的画面起到了融合这种矛盾的作用,女性在这个缺乏信仰以及信息泛滥的社会中地位崛起的迅速是难以想象的,她们被赋予了太多的内容,希望达到平等的价值体验,这种急切的心情通过 李季 的绘画消解在了自然当中, 李季 有一种常人没有的平静心态来对待这种社会的冲击,不仅没有销毁女性当下辛苦创造的奇迹,而且加强了女性本性寓意和社会寓意——利用那些未进步的原始元素结合时下快速变化元素达到了女性宠物化,他把性别矛盾的激烈程度降低在了另一个层面,并留出了巨大的逻辑空间,原始性与当代性的强烈对比,不自觉地让人联想起女性美,而画面中反射出的映像又摧毁了这一联想,快速回到了现实之中,进而凸显它的提示作用,最终通过观者的经验加以弥合。   杨冕 一直坚持着他对现代社会“美”的标准的质疑,他把“时尚”的内容以个人体验的方式加以提炼,塑造出一种虚幻的画面。他直接把广告美女,明星美女形象搬入画面,但观者在直面他的作品同时,会出现一种浮生幽梦的感觉。艺术家有意识的淡化了人物形象,使其神情迷离不定,仿佛隔着纱幕,凸显一种淡雅的意境美。这种刻意的营造,反映出艺术家本人对社会“美”的标准的不确定。   中国社会跳离出农业文化的束缚,但又快速进入到全球工业文化体系中,这种“新文化”打破了传统意识的封锁,但是大众在适应这种文化环境的同时,必然会丧失原有的意识形态,于是在相应的发展过程中,就出现了“集体无意识“状态,而且在现今这个信息输出大于接受程度的社会中,集体无意识必然导致不同性别对“美”的标准的评价上的差异,而艺术家因其对文化状态的敏感性重新进行“权衡”,杨冕对“女性美”的评价标准(广义上说是一种大众化标准)重新探讨,以一种当下时尚形象反问“女性美”(大众化)的标准,换句话说,他又通过女性形象讨论不同性别对标准的定义,以理性的角度去看待因性别差异而形成的社会标准。   大胆的表现方式——对性器官的具象刻画,是 蒋丛忆 作品的风格。   艺术家没有选择对女性体的整体描述,而是以典型刻画方式,“放肆”的描画了女性性器官。他夸大了人体本身的色泽,以相对俗气的红色或者粉色表现女性肉体,进一步增强了绘画本体带来的冲击力。   “放肆”也是要有理由的,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出现了一种春宫画,这种形式的绘画是当时受封建士大夫思想影响的人士所晦避的,虽然是色情,但是含蓄,仅仅是对男女性爱的概括。中国社会发展至今,传统思绪随着西方主流思潮的泛滥,逐步走向瓦解, 蒋丛忆 ——作为社会经验价值的实体——的绘画,已经把传统留下的“含蓄”通通抹去,以性开放为切入点,直视女性敏感部位,新的形象毁坏了在传统男性眼中的“女人味”的定义,并且这种开放激起了久已压在人性心底的欲望,艺术家以近乎偷窥的视觉角度表达出“自我”的欲望挑逗着大众的心理限度,从而承担起扭转集体意识形态畸形发展的责任。   军人,这一带有男性化寓意的形象被 祁志龙 冠以女性的名义加以解读。军装,在中国特定历史情况下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化图腾,它象征着勇敢,牺牲,真理等一切理想主义精神,被更加多的赋予阳刚之意,是那个时代的社会偶像,是一个需要通过武力革命才能实现的大众化思想的凝结。这种特征往往是通过男性表现出来的,充满极权主义力量。   而当今社会,在后殖民主义泛滥的情况下,文化身份在消费迅速发展的同时已经消解了性别上的差异,男性的极权意识早已被消费意识所钝化,也就是说理想主义也被大众对物质形式的追随变得一无是处,西方哲学不经意间重新定义了后殖民主义社会的价值观。艺术家 祁志龙 让当代女性穿上了军装,不仅使女性在这种意识形态权制下具有了终极话语权,而且又唤起了人们对先前永不复返的非物质主义精神的怀恋。   膨胀犹如快要爆裂的肌肤,夸张的面部表情,一切充满神经质的女性造型,这就是艺术家 赵能智 的创作主题。它并不是要突出现实人的特点和内在神韵,而是要表达当下都市生活中人的“类像”:试图把消费社会中的时尚化,虚拟化生活加以典型的波普化处理,用“丑”的审美语言勾勒出这个时代物质和精神崇拜的生动且荒诞的情境。这种“类像”常常充满欲望,病态,罪恶与丑陋,于是,艺术家试图从视觉图像中探寻这种现实,并把这种图式发展到令人眩目,惊悚的程度,以此来表达自我内心的焦虑以及对当下生活的终极关怀。   杨谦 的绘画可以说是一种朦胧的性爱,女性的狂放在他的画面中被压抑起来,隔绝在浴室玻璃之内,这样的绘画并不是艺术家价值观的偏见,而是希望以客观的角度来审视当下都市人的生活状态,女性(不只是女性)在对待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的同时,意识形态的滥觞导致了主体性的丢失和文化身份的不确定,她们这样的处境折射出了中国目前消费文化的一个侧面:迷茫,荒诞,虚无,以及多方面带来的压抑,而这种压抑通过对性的释放得到了缓解。   女性形象作为主体形象出现在当代艺术中,并且愈来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现今社会对多元化的评定,已经摧毁了身份的界定;消费文化带来的巨大冲击,使得女性认识到自我价值的重要,并且急切需要呈现出来,而不同性别对这种文化趋势的认可,在艺术中表现出对当下生存状态的深刻自醒,相反,也为艺术创作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