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10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12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香港
榮寶精品| 一張紙,竟也能成為皇宮裡的時尚
造紙術作為中國人的偉大發明之一,對人類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隨著造紙技術的不斷改良與完善,紙的種類陸續增加,蠟箋紙就屬於其中一種。
粉蠟箋
“宣紙誠可貴,洒金價更高”
“粉蠟箋”是集粉箋和蠟箋於一體,中國古代紙箋的最高代表。其製作方法主要運用托裱、塗布、施蠟、染色、描金等中國古代紙箋製作中的多項技藝。2008年,以粉蠟箋為代表的紙箋加工技藝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手繪描金粉蠟箋製作主要工序:
(1)選料:製作粉蠟箋對原材料要求十分考究。原紙纖維組織需細密均勻,紙面無雜質,無紕點,紙質柔韌,拉力強。歷史上也有用皮紙做粉蠟箋底料的,但用宣紙作底料效果更佳,因為宣紙的綜合指標優於其他書畫紙,尤其是宣紙的抗老化功能最好。
(2)拖膠礬:用漿糊將選好的宣紙一端黏在木條上,在調配好的膠礬水中拖一遍,掛起來晾乾。這樣紙的拉力更好,也便於上粉色。
(3)塗粉:在紙的正面用排筆將粉色塗刷均勻,然後掛起來,晾乾。
真金雨雪粉蠟箋
68*136cm
$ 315 HKD
粉蠟箋製作工藝複雜、巧妙地融合了吸水的“粉”和防水的“蠟”兩種材料,使其紙質挺刮、平滑溫潤,且有一定的防水及抗老化功能,可歷數百年而堅韌如新。
用以書寫,墨色容易凝聚在紙的表面,則運筆流利,不損毫、不滯筆、不拒墨,字迹烏亮有神,更富神韻。在粉蠟箋上再真金手繪,可謂錦上添花,使之更加富麗堂皇。
金銀花粉蠟箋
34*136cm
$ 270 HKD
談到粉蠟箋的運用,宋米芾《書史》云:「唐中書令褚遂良《枯樹賦》是粉蠟紙搨。」,又謂「智永《千文》,唐粉蠟紙搨。」
除此之外,
帝王尤好粉蠟箋,下則效焉。
遼寧省博物館藏宋徽宗趙佶的狂草《千字文》紙卷,
以彩色泥金手工描繪着細緻的雲龍紋圖案,
也是粉蠟箋的一種,其本身就具有極其珍貴的藝術價值。
粉蠟箋的大量製作與興起主要在清康熙至乾隆年間,以五色紙為原料,施以粉彩,再加蠟砑光,又稱「五色粉蠟」。再加以泥金等繪製圖案。早期畫風受宮廷畫家薅廷錫等影響,晚期受邹一桂的影響,而山水圖則有張宗蒼、董浩等人的畫風。乾隆時又大量繪製冰梅紋以為裝飾,名「梅花玉版箋」,其他有「描金雲龍五色蠟箋」、「描金雲龍彩蠟箋」,以及繪有花鳥、折枝花卉,吉祥圖案等五色粉蠟箋。
此外尚有洒金銀五色蠟箋,在彩色粉蠟紙上呈現出金鈤箔的光彩,多為宫廷殿堂寫宜春帖子詩詞、供補壁、室內屏風用,民間很少流傳。乾隆內府製作最精,也稱"庫蠟箋"。這類彩色洒金或冷金蠟箋是造價很高的奢侈品,其價格在当時比綢緞還貴。
金銀花粉蠟箋
13*68cm
$55 HKD
在蘇州織造上奏文件中,有一份關於同治八年製造五色蠟箋工料價目表,其中提到雙料兩面純蠟箋,每張工料銀五兩九分;洒金蠟箋,每張加真金箔灑金工料一兩一錢五分二厘;五色灑金絹,每張長一丈六尺,寬六尺,每尺用加重細潔純淨骨力絹,需銀一兩,顏料染工銀三錢,真金箔一錢四分七厘,灑金工銀三分一厘,每尺銀一兩四錢七分八厘,每張銀二十三兩六錢四分八厘。
從這份文件由此可知,十八世紀以來,加工極多的泥金繪畫紙絹,當時價格必然更貴。那時最高級的天鵝絨,只需三兩五錢銀子尺,這種加金紙絹價格之高可見一斑。
說起對粉蠟箋紙的熱愛,康熙皇帝就親自參與了梅花玉版粉蠟箋的製作,這在清代大學士阮元著錄的《石渠隨筆·論紙箋》中也有記載:“梅花玉版箋,極堅滑,上(康熙)用泥金畫冰紋,間以梅花。”
清宮旧藏 乾隆時期 綠色描金折枝花紋粉蠟箋
作為清宮廷用於書寫的精製紙箋,尤其受乾隆皇帝的喜爱。近年來,清代粉蠟箋精品的拍賣價格最高可達20萬元以上。
在保利2014秋拍古代書畫夜場中,乾隆御筆《白塔山記》及塔山“四面”記所用紙——仿明仁殿紙,就是粉蠟箋紙的一種。
真金手繪粉蠟箋
34*136cm
$3150/3900 /4800 /3150 HKD
上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書法熱的興起,越來越多的現代中青年書法家選擇使用粉蠟箋參展參賽,不僅取得了良好的作品效果,更使粉蠟箋的應用得到了復興。
榮寶齋監製的粉蠟箋一直受到社會上藝術愛好者的關注與追捧,對傳承與發揚中國古代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真金手繪粉蠟箋
68*136cm
$ 4800 HKD
下一篇:湘情港韻——湖南書畫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