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翰林书画院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10
  • 印象:
    val 高品质 臻品
    确定
  • 经营时间:
    16年
  • 展厅面积:
    98平米
  • 地    区:
    北京-西城-琉璃厂
您所在的位置:翰林书画院>画廊动态>正文

曾健勇在悲伤的儿童画里反映当下社会弊端

2014-09-19 10:37:16          

 

摘要:曾健勇的儿童题材,从他为人父的身份而来。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仿佛开启了一道回忆的闸门,童年的往事在下一代的成长过程里,重新浮现。他从殷切的关爱自己的孩子,到更加关注整个群体,只是他们今日的经历与他那时天差地别。

推荐关键字 曾建勇艺术特色 艺术创作 市场行情 伙伴
《伙伴》
店铺名称:翰林书画院 艺术家名:曾健勇
商品价格:议价 作品分类:国画
寸:94x65.5 联系电话:400-669-0999
查看作品详情

说明:以上报价均为商家提供参考报价,请购买之前致电客服查询最新报价。
由于商品价格变化较快,本商情文章的有效期为7天。

 

 

目前价格:★★★☆☆ 市场潜力:★★★☆☆ 装饰性  :★★★☆☆ 收藏热度:★★★★☆ 文化价值:★★★☆☆      曾健勇,1971年生于广东。毕业于国立华侨大学中国画专业,后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研修班进修。在近年的作品中,用水墨的语言描绘儿童肖像:稚嫩外表下空洞的神情,反映了当下社会的弊端,也是成人世界的一瞥。 《男孩》75.5x93.5 cm      曾健勇说,黑色往往有引申义,黑五类,黑皮书,它们都带着精神上的指向性。在他的作品里,这种墨色化作孩子的黑领巾,黑色的书本,斗篷……由于水墨的天然特性,它不会像油彩一样反光,一遍遍的晕染之下吸收了所有的光线,而浓重无比。在清雅柔和的色彩下,显得触目惊心。这样矛盾复杂的情绪,或许我们可以推测:作者描绘儿童是表象,通过这个群体的去窥视社会病态才是核心。正如曾有一种说法:童话的最初,从不是给真正的孩子看的,它不过是描绘成人世界的一种手段。 一、孩童背后的成人世界      曾健勇的儿童题材,从他为人父的身份而来。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仿佛开启了一道回忆的闸门,童年的往事在下一代的成长过程里,重新浮现。他从殷切的关爱自己的孩子,到更加关注整个群体,只是他们今日的经历与他那时天差地别。大队长是少年时期最受瞩目的一类,他们是学校里的尖子,备受宠爱,也是同龄人中被羡慕的人。画家选取了这个具有代表性的角色来做人物,然而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并非纯真、善良、无邪带来的治愈性,而是一种陌生感与异样。他们唯一保留的是过大的头身比例与稚嫩的皮肤,其他部分则充满了成年人的特点:成熟、麻木的神情,带着血迹似的点点红斑,空洞的灰蓝色眼里没有一点活泼……而颈间系着的黑领巾仿佛一道枷锁将自由囚禁。手臂上红色的三道杠,亦是回忆里的符号,在这里被篡改成惨淡的白色。画面中,黑白二色带着一种莫名的悲伤和死亡气息。      我们常说,艺术是对生活的一种映照。经过深刻的思考,对表达方式的筛选后,它所反映的亦是艺术家对生活做出的判断和评价。在曾健勇的画里我们看到很多童年的标记:队长标,红领巾,校服……对于这些我们记忆犹新,但人物气质的忧郁却耐人寻味。可以说这些肖像画里,他所在意的不是写实,而是一种对当下问题的警醒。社会竞争的压力,父母的望子成龙之心过早给他们稚嫩的肩膀压上沉重的负担。人们对成功的向往,让这个起跑线越来越低龄化;孩子在不可重来的童年里,背负成功的期望而失去快乐。艺术家关注的正是这种揠苗助长背后的伤害。对社会问题敏感并提出质疑,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童年的时光》50x80 cm  

 

 

上一页 12 下一页

客服电话:400-669-0999商家信息

翰林书画院
 

翰林书画院

  • 资    质:0项
  • 评分:10分
  • 经营年限:6年
  • 地区:北京-西城
二、试验中的绘画探索      一幅作品无论精神上如何深刻,创新,必须经由制作的过程成为有形之物,才能与观众分享。在这个过程里,工艺与技巧虽然无声,却对准确表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创作者仍会忽视这些微妙的细小差别。曾健勇的完美主义,从选纸开始。他对不同纸张做过仔细的调查,根据自己画面的特殊要求,对纤维粗细,纸面的透明度有着明确的标准。这令市场上一般的皮纸,无法满足。他就去联系造纸厂定制。这样的开头就决定会一直“苛刻”下去,在颜料方面,对含胶程度的不同也做了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胶分子会增加颜料的张力:一滴水在桌面上会塌陷,而一滴胶则会鼓起来,这样的特性会让颜料自己在纸上晕开。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增加对细节的控制,他几乎不使用含胶的颜料。更小的细节,甚至到纸张空隙,与颜料分子的大小也是他众多试验内容之一。      到制作过程里,认真的精神仍然被执行着。我们在画面中看到的“若隐若现”的感觉,来自于他独特的制作方法。为了达到这种朦胧感,他首先将一张手工制作的皮纸粘贴到画板上,再在另外一张皮纸的背面作画,待颜色干后,将有画的一面贴附到画板上,如此一来,颜色就夹在了两张纸的中间。像隔着一层玻璃观画,氤氲而富有空间感。由于皮纸较普通宣纸略厚,内含纤维而机理细腻、明显,造就了画面褪色般的视觉效果。在后期这样的试验逐渐减少,因为画家已经对各种材质、工艺的特点熟稔于心。这样的精神固然会让工作量变得巨大,但是其中的真经验和准确表达理想效果的结果,也让曾健勇乐于这样的辛苦。 《相伴》50x90 cm      后记:如果一个最该无忧、快乐的群体,眼睛里带着错愕、冷漠甚至令人不安的气息,无疑是这个社会生病了。成人世界的残酷过早压到这些稚嫩的肩膀上,让他们早熟且充满疲惫。虽然整体画面看来清新、柔和,这背后的问题却尖利地戳到社会的痛处,正如画面中突兀的黑色。人们不该无视这种对儿童情感和的伤害,是艺术家表达的对现实批判的立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