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温钦画廊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7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16年
  • 展厅面积:
    280平米
  • 地    区:
    北京-通州-宋庄
您所在的位置:温钦画廊>画廊动态>正文

中国当代前瞻型知名艺术家仇晓飞

2025-11-12 16:50:18      作者:温钦画廊     来源:www.o2oart.cn

仇晓飞,1977年生,当代知名画家。2024年,其作品在各大拍卖会上屡创佳绩。在中国嘉德、西泠拍卖、永乐拍卖及佳士得等公司的拍卖会上,仇晓飞的《国营物》以2127.5万元高价成交,其他如《陈迹》、《植NO.4》等作品也分别以高价拍出。这些画作涵盖了从2004年至2017年的不同创作时期,展现了仇晓飞丰富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绘画功底。其作品备受藏家青睐,成交价屡超预期,彰显出其在当代艺术市场的强劲影响力。

一、仇晓飞《国营物》成交价2127.5万元

拍品名称:仇晓飞 2010年作 国营物

作者:仇晓飞 (b.1977)

创作年代:2010年作

尺寸:300×380.5cm

估价:RMB 4,500,000-6,500,000

成交价:RMB 21,275,000

拍卖日期:2024-11-18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

拍卖专场:当代艺术夜场

拍卖会:中国嘉德2024秋季拍卖会

材质:布面 油画

题识:仇晓飞 2010(画背)

著录:《仇晓飞》,博而励画廊,北京,2010年,第43页至第44页

《国营物》这件巨幅油画源于仇晓飞幼年时的一张照片,质感粗粝又斑驳不均的黑白家具遵循着严格的对称原则,安全而稳定。这是1950年代中国工人阶级家庭的典型样貌,甚至到了艺术家童年时的1980年代也随处可见。艺术家将照片镜像化,象征着时代的剧变和翻转,随着上一代人的挫折感与失落感的蔓延,惶惑逐渐累积了一种病症,就像是一个庞大的精神废墟,又带着些个人记忆的温情。这些矛盾复杂的情绪构成了这件作品的核心之一。

二、仇晓飞《陈迹》成交价287.5万元

品名称:仇晓飞 2009年作 陈迹

作者:仇晓飞 (b.1977)

创作年代:2009年作

尺寸:200×310cm

估价:RMB 2,500,000-3,500,000

成交价:RMB 2,875,000

拍卖日期:2024-12-29

拍卖公司:西泠拍卖

拍卖专场:油画 · 现当代艺术专场

拍卖会:西泠印社2024年秋季二十周年拍卖会

材质:布面 油画 

题识:(背)陈迹 2009 仇晓飞

著录:《仇晓飞》P36,博而励画廊,2010年。

三、仇晓飞《植 NO.4》成交价281.75万元

拍品名称:仇晓飞 2017年 植 NO.4

作者:仇晓飞

创作年代:2017年

尺寸:180×180cm

估价:RMB 1,200,000-1,800,000

成交价:RMB 2,817,500

拍卖日期:2024-05-11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

拍卖专场:当代艺术夜场

拍卖会:中国嘉德2024春季拍卖会

材质:布面 综合材料

题识:仇晓飞 2017(画背)

四、仇晓飞《弹钢琴》成交价132.25万元

拍品名称:仇晓飞 2005年 弹钢琴

作者:仇晓飞

创作年代:2005年

尺寸:140×100cm

估价:RMB 900,000-1,200,000

成交价:RMB 1,322,500

拍卖日期:2024-05-11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

拍卖专场:当代艺术夜场

拍卖会:中国嘉德2024春季拍卖会

材质:布面 油画

题识:弹钢琴 2005 仇晓飞(画背)

五、仇晓飞《蚁穴》成交价120.75万元

拍品名称:仇晓飞 2014年作 蚁穴

作者:仇晓飞 (b.1977)

创作年代:2014年作

尺寸:180×140cm

估价:RMB 1,000,000-2,000,000

成交价:RMB 1,207,500

拍卖日期:2024-06-22 顺延

拍卖公司:永乐拍卖

拍卖专场:现在即未来――全球视野中的新绘画

拍卖会:永乐2024春季拍卖会

材质:布面丙烯

题识:仇晓飞2014(背面)

六、仇晓飞《划雪归来》成交价48.3万元

拍品名称:仇晓飞 2005年 划雪归来

作者:仇晓飞

创作年代:2005年

尺寸:140×100cm

估价:RMB 400,000-600,000

成交价:RMB 483,000

拍卖日期:2024-05-11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

拍卖专场: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拍卖会:中国嘉德2024春季拍卖会

材质:布面 油画

题识:划雪归来 2005 仇晓飞

七、仇晓飞《木居士-佛教No.2》成交价25.2万港元

拍品名称:仇晓飞 2015年作 木居士 - 佛教No.2

作者:仇晓飞 (1977年生)

创作年代:2015年作

尺寸:70×50cm

估价:HKD 150,000-300,000 RMB 136,560-273,120

成交价:HKD 252,000 RMB 229,420

拍卖日期:2024-11-09

拍卖公司:佳士得

拍卖专场:二十及二十一世纪日间拍卖

拍卖会:二十及二十一世纪日间拍卖

材质:压克力 画布

题识:仇晓飞(画背)

著录:2016年 《仇晓飞:双摆》展览图录 尚瑞编辑 纽约 佩斯画廊 (图版,第45页)

八、仇晓飞《静静的时光——后窗》成交价14.95万

拍品名称:仇晓飞 2004年作 静静的时光——后窗

作者:仇晓飞 (B.1977)

创作年代:2004年作

尺寸:直径40cm

估价:RMB 100,000-150,000

成交价:RMB 149,500

拍卖日期:2024-06-22

拍卖公司:永乐拍卖

拍卖专场:现当代艺术

拍卖会:永乐2024春季拍卖会

材质:木板油画

题识:2004(背面)

九、仇晓飞《静静的时光——书》成交价12.65万元

拍品名称:仇晓飞 2004年作 静静的时光——书

作者:仇晓飞 (B.1977)

创作年代:2004年作

尺寸:直径40cm

估价:RMB 100,000-150,000

成交价:RMB 126,500

拍卖日期:2024-06-22

拍卖公司:永乐拍卖

拍卖专场:现当代艺术

拍卖会:永乐2024春季拍卖会

材质:木板油画

题识:仇晓飞 2004(背面)

十、仇晓飞《女工(1)》成交价9.78万元

拍品名称:仇晓飞 2007年作 女工(1)

作者:仇晓飞

创作年代:2007年作

尺寸:30×40cm

估价:RMB 70,000-120,000

成交价:RMB 97,750

拍卖日期:2024-09-21

拍卖公司:中贸圣佳

拍卖专场触手可及——当代艺术专场

拍卖会:2024中贸圣佳四季·赏秋拍卖会

材质:布面丙烯(亚克力框)

题识:仇晓飞 Qiu Xiaofei(背面)

LOT 2143

仇晓飞(B.1977)

孤立木(双联作)

2010年作

布面油画

300 × 700 cm

出版:

《仇晓飞》,博而励画廊,2010年

《视觉运动 架上绘画研究展之一:空间与能量》,南京青和当代美术馆,2010年

《飞跃对流层:新一代绘画备忘录》,伊比利亚艺术中心,2011年,P182 - 183

《收藏有艺事》,四川美术出版社,2019年,P214 - 215

展览:

登楼已去梯仇晓飞个展,博而励画廊,北京,2010年

飞越对流层新一代绘画备忘录,伊比利亚艺术中心,北京,2011年

估价:

RMB 4,200,000 - 6,200,000

仇晓飞(B.1977)《孤立木(双联作)》局部

这幅《孤立木》作于2010年,依旧运用了现实主义绘画与表现主义风格的艺术形式,呈现出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记忆、人物、情景在不同维度的空间中相互打破与重组,强调出现实与虚幻梦境的反差,以非逻辑叙事与非理性思维呈现出一种荒谬感。顾名思义,「孤立木」指的是生长在空旷之地的单株树木,会因积聚电荷容易受到雷与飓风的袭击,相较于普通的树木而要承受更多的风险与磨难,也指涉着精神世界与内心深处的孤立、无助之感,与他自身的经历不谋而合。画面背景用以大幅度的粉色与灰蓝的笔触重复叠加与厚涂,画面中景的树木用简单的笔画予以呈现,与身后的背景、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处于中心的人物形象与背景融为一体,描绘出一种陈旧感与模糊感,而左边的红色三角圆锥体与人物形成稳定的三角式构图关系,将观者的视野聚焦于画面中心。仇晓飞通过记忆营造出怀旧的色彩氛围,看似杂乱无章的画面,却有着高度的内在统一,将记忆与情感、外部世界与精神世界融合在一起。在此,红色倾斜的三角形作为一个突兀的存在,象征着精神患者对于特定的物体、图像等潜意识的敏锐感知,而红色、三角形等都是制造不安定的元素。

《孤立木》深度刻画了社会的外部环境与人们内心世界二者的复杂关系,即面对着多变性的社会,人们如何更好的应对与解决内心的不安,是人们为之生存的意义与根本所在。就像他所说的那般,「我是个对社会很敏感的人。我的每一件作品都是针对我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而创作的,都有一个特定的动机和出发点。我不愿意有固定的风格,我是根据我对这个世界的感受来构思一个作品,总是随性地选择一些自己更偏爱的方式片段,去捕捉那些存在于记忆角落里、易被遗忘或已被‘习以为常’的社会生态的真实生成。」 或许在画面深处,人们早已分不清何为现实,何为梦境。仇晓飞以一种介于表象与精神世界的内在隐喻,反映了个人与社会的隔阂、冷漠与无助,也通过历史、记忆的怀旧与时间飞逝的感慨,制造出触动人们心灵感知的艺术范式。

《赤》布面油画300 x 200 cm2020

《赤》是其中极为特殊的一幅作品,晦暗的、似血色的红色,赋予画面一种特殊的景深,背后的线索则指向了艺术家父亲生命最后的时光。逆转的用色带着我们去感知生命逐渐消逝的怅惘与新生的意象,断臂者与指引者似是灵魂的一体两面。宗教画式的构图所带来的稳定性,也与前者之间形成了新的张力。它在视觉上表现出的攻击性与紧张感,与彼时特殊的社会背景与心理体验无法剥离,在某种层面上,它也即是艺术家自身内部世界的外在化表现。

LOT 2082仇晓飞(B.1977)热疗

2004年作 布面油画

200x250cm

自始至终,仇晓飞的创作都非常注重个体经验的传达,此次永樂携手富艺斯在2022秋拍「现在即未来——全球视野中的新绘画」专场中呈现的这件《热疗》创作于2004年,其图像来源于新闻照片,表现了七位男性以半裸的形态,正集体坐在热疗房中接受治疗。他们都带着防辐射的墨镜,避免炉子所散发出的红外线照射,在屋内安静地接受治疗。“热疗”是中医外治疗法的一个分支,又称为中医蒸煮疗法、热雾疗法等,具有悠久的历史。外国专家亦有论证在治疗癌症或肿瘤时使用热疗和放化疗相结合的方法效果更好,因此在民间得到了广泛而持久的应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国内外环境变化的契机及苏联的援助影响下,哈尔滨从民国时期以轻工业为主的城市迅速转型为新中国的重工业基地。仇晓飞关注到了这种带有浓厚工业感与集体主义色彩的精神气质,试图通过对旧照片、报纸等绘画的再现来指涉当时社会情境与意识形态的变化,因此医疗过程也成为其此一阶段中最主要的绘画母题。

仇晓飞,《透视》,200x150cm,2004年作

仇晓飞,《看眼睛》,200x200cm,2009年作

仇晓飞,《热疗房》,2007年作

《热疗》作为仇晓飞医疗系列代表作之一,昏暗的灯光、简单的陈设及平涂的笔法,使得画面极具叙事性和体验感;而黑白灰的色彩关系,就像是留存已久的老照片般,将人们引入至岁月的记忆之中。中间摆放的热疗机,仿佛圣杯一般,在幽暗的环境中散发出神性的光晕,围坐着的人们正襟危坐,流露出严肃的气息,就像是它的信徒,正在虔诚地接受着洗礼与净化。

《热疗》局部1

在这里,仇晓飞运用了诙谐幽默的视觉语言,讽刺了当时医学乃至社会实践中对于“科学”的盲目崇拜。当观者审视画面时,人们严肃的神情、模糊的身体及端正的姿态,无不透露出一种“科学的荒诞”。在此,画面中的热疗仪器早已脱离了“物”的范畴,而指向一种精神隐喻,投射出人们因“无知”而投入全新“信仰”的荒谬感。这样的景象不仅是社会情境的微妙捕捉,亦是时代民生的重要侧写。从实质上来说,画中的医疗器械不仅指向身体治疗,也体现出对社会变革的集体精神创伤的指认与抚慰,他们由衷地在渴望一种心灵救赎,能够带他们逃离生命的残酷与现实的冷漠,仇晓飞以主题性的创作及平铺直叙的方式使人们回溯那段时光,以旁观者的身份重新审视历史的情境,也使观者在重复观看中产生一种社会性批判与内在性反思。

《热疗》局部2

《别洛韦日森林》亚麻布油画200 x 280 cm2021

《密林中的盆栽》亚麻布油画120x120 cm2021

《托塔的花园》亚麻布油画60x80 cm2021

《看林人》亚麻布油画100 x 80 cm2021

《托洛山》亚麻布油画150x190 cm2021

《晚霞》亚麻布油画150 x 200 cm2021

《托洛茨基基承长了一颗树》亚麻布油画38x46 cm2020

“我是个对社会很敏感的人,我的每一件作品都是针对我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而创作的,都有一个特定的动机和出发点。我不愿意有固定的风格,我是根据我对这个世界的感受来构思一个作品,总是随性地选择一些自己更偏爱的方式片段,去捕捉那些存在于记忆角落里、易被遗忘或已被‘习以为常’的社会生态的真实生成。”

——仇晓飞

“我不能说对别人,起码对我来说,艺术还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东西,或者是说画画还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东西。可以说,画画就是我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通过画画,我去思考该如何应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仇晓飞

仇晓飞,1977年生于哈尔滨,200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凭借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学术功底,在艺术界迅速崛起。仇晓飞的艺术实践包括油画、水彩、立体绘画雕塑及装置等媒材,他的早期创作关注与记忆有关的图像溯源学。近期创作则经历了从“绘画再现”到“再现绘画”的过程,创作主题逐渐深入到对文化心理及社会潜意识的探索,挖掘绘画行动推进过程中的即兴与不稳定性,在混杂而丰富的意象间寻找具有张力的平衡点。

在11月18日中国嘉德的“当代艺术夜场”上,仇晓飞的作品《国营物》以加佣金2127.5万的高价成交,不仅打破了2023年《透视》的598万记录,更超估价千万,成为本场拍卖中的一大亮点。这一成绩不仅是对仇晓飞艺术造诣的高度认可,也彰显了艺术市场对其作品价值的深刻洞察。

《国营物》作为仇晓飞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现实主义的手法,再现了上一代人的生活图景,是历史文献式的图像。作品以个人的生活经历为出发点,运用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将个人与集体的时代记忆呈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洞察,使得仇晓飞的艺术作品具有了跨越时空的价值。

仇晓飞将现实主义形式及表现主义的风格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艺术作品。同时,他还受到法国作家阿兰·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理论及其电影的影响,以非逻辑叙事的结构,通过不确切的笔触、多样性的构图形式、复杂的视觉语言,将感官体验、情绪、记忆与事件相互交错与重叠,从而营造了一个梦境之外的另类真实。

绘画不再是单纯的形式探索,也不是表达某种理念的需要,而是一种跟自己的心理体验和生命体验相关的内化的东西,它成为了生活所使用的一个工具。仇晓飞开始觉得绘画有了某种新的意义。

仇晓飞,面对一块画布,在不做任何预设及准备的情况下,即兴的开始一张创作。通过色彩与形状直接给他的反馈去推进画面的生成。一方面,这种工作方法帮助他摆脱了主题创作的思维惯性,另一方面,放弃客观物像也使他更深的进入心理与潜意识的领域。画面不再有具体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色彩、笔触、线条等组成的抽象画面。仿佛艺术家的镜头忽然从一个宏观的角度聚焦到了某个物体的局部。一种新的,混乱的,呈螺旋状的画面跃然而出。

仇晓飞的绘画,仿佛让人置身于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在那个时期特有的绿墙裙、招贴画、旧物品、城市景观与社会形态,遍布人们的生活与记忆,像旧相簿般重现那些值得纪念的片刻与瞬间。仇晓飞的创作主要以历史与记忆为脉络,记录了童年随父母「文革」后前往哈尔滨生活再回到北京的经历,从工业城市再到繁华都市的骤然转变,给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呈现的是对于历史与个人、经验与回忆、文字与图像、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诠释与感知,以隐含的语言指涉心理与潜意识的思维领域,以忧伤的氛围渲染时间的流逝。通过一种具有自传性特质的艺术形式,触及到了同样历经动荡时代与环境突变下人们的集体意识。

虽然他的画作倾向于抽象,但仇晓飞探索了形式和色彩的潜力。通过对绘画形式的质问,他揭示了与社会、死亡和成长有关的概念,同时玩弄了绘画的隐喻基础,而不是其明显的象征意义。

仇晓飞的作品在全球多个重要美术馆和机构展出,包括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英国泰特利物浦美术馆、瑞士伯尔尼美术博物馆、荷兰格罗宁根博物馆和德国ZKM美术馆等。她的个展包括“渐隐”(2018,韩国首尔佩斯画廊)、“双摆”(2016,美国纽约佩斯画廊)、“南柯解酲”(2014,佩斯北京)、“反复”(2013,上海民生美术馆)、“登楼已去梯”(2010,北京博而励画廊)和“黑龙江盒”(2006,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