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质:诚 信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8.1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25年
- 展厅面积:1200平米
- 地 区:山东-潍坊
作为一个特色鲜明的组成部分,山东艺术市场与整个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具有同步性,尽管相对于主流的京、沪市场其在市场结构和规范化方面具有滞后性,但就其发展的主脉络来看还是具有基于其与大环境相呼应的内在逻辑性,并且在过程中呈现出自身发展的特点。从市场结构的形成和市场面构成的量化指标综合分析,山东艺术市场经历了培育期(1979—90年代中期)、启动期(90年代中期—2004年)、繁荣期(2004—2006年)三个发展区间。
历史梳理
培育期:
基于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限制、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市场化的程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的限制,这个时期的山东艺术市场无论从交易的量、频率、范围还是从市场结构的形成成分来看都处于市场的复苏和培育阶段。当时把持文物和艺术品交易的是政府指定的官方或官方性质的商业机构,如文物店等,民间的私下交易长期处于地下状态,而且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才开始逐渐形成规模。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国营的文物机构和民间的古董和艺术品交易市场构成市场面的主体结构。在济南、烟台、淄博、潍坊等地区都形成了各自辐射面的古玩和艺术品交易市场,并且均经历了由地下到公开的过程。这其中济南的英雄山文化市场从80年代初期开始形成,而到80年代末期的时候影响力已经遍及全国,并且形成了字画、黑陶、奇石为主要特色的品牌号召力,周末时客流量达1万多人次。
90年代初期开始则有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商业力量介入山东地域艺术市场,虽然只是简单的购藏行为,但形成艺术商品化的资本启蒙,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一批人开始充当经纪人的角色,成为了艺术市场交易的中介,一些画廊和画店也在这个时期开始成立。这些市场元素分散于山东的省会城市和沿海一代的富裕城市中,但无论从组织构成、规模、资金投放还是交易额来看都处于传统画店或工艺品店的初级经营模式。据统计,像这样的具备初步衡量指标的市场成分在这个时间段中山东全省不过20家的数量。
民间的藏品交易、官方的古玩艺术品经营、私人和零星的中介力量的出现以及海外购买力的介入,这些构成山东地域艺术市场的启蒙力量,而市场的初步形态和结构的形成也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启动期: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日益宽松和支持,在不断提升的购买力、对文化消费需求的开涨和艺术品投资潜力日益彰现的刺激下,山东地域艺术市场开始启动,从市场面的构成来看,一些现代意义上的市场元素开始形成并发生作用。
从90年代末开始,山东开始出现借鉴西方主流的代理经营模式的新的画廊形态,集经营、展示和交流于一体,并进行相对规范的市场化操作,如潍坊的沈学仁画廊、济南的八大画廊、烟台的强峰艺苑等。现代意义的画廊体制的启动对于地域艺术力量的开发和对外交流的拓展产生了来自市场力量的良性推动,并对市场整体的结构性提升有所促进。从量上来看,这个时期的画廊在各个主要地域均有递增,济南、烟台、潍坊等地画廊和画店总记达100到200家,这个数字在2003年非典后有快速增长的迹象。
在一级市场之画廊外,作为二级市场的艺术品拍卖业在这个期间也开始启动。自90年代末期开始有拍卖机构开始关注艺术品拍卖领域,但专门的艺术品拍卖机构甚至拍卖机构中专门的艺术品拍卖部门都很少出现,成交额也寥寥无几,数据公布出来的就更加少见。整个山东的拍卖业在这个期间还处于初级阶段,无论从艺术品拍卖机构的数量、质量、成交额、影响力还是从市场认知和市场参与等方面来看,对于整个地域市场而言,拍卖处于低端、弱势的境况。
2003年夏天青岛举行了“第一届中国青岛艺术博览会”,这是这个时间段中山东地域举办的唯一的一次和艺术市场有关联的博览会。对于现代艺术市场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的博览会产业开始在山东滞后性启动,这在市场面的成分支撑上添加了新的部分。
画廊业、拍卖业、博览会产业和传统的藏品交易市场,这些成分相互支撑的立体结构形成不同形态和层次的艺术品交易渠道,并在互相的关联和渗透中启动整个市场的买气和交易额度的提升。而这些成分的具备也在市场面的层面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山东艺术市场结构的初步完备。
繁荣期:
2003年特别是非典之后,山东艺术市场也和全国的其他地域一起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所谓“后非典”的快车道,从构成市场面的各个成分的放大到交易量、频率到资金投放量均呈现出快速抬升的繁荣状态,2004年山东艺术品交易额达约8亿人民币,而到2005年则递升到10多亿人民币,从数字的变化也能反映出市场井喷的能量。
以画廊业来说,2004年起山东的画廊产业进入全面扩张的繁荣期,烟台、潍坊、淄博等传统艺术市场培育较好的地区画廊数量递增到200到300家,而且其中80%以上实行现代的代理经纪制度。这个态势在2005年继续放大,在青州一个地区的画廊量竟然就达到了300多家。这个快速上扬的趋势以2005年9月荣宝斋淄博分店开张并进行齐鲁艺术城的大规模招进画廊为标志达到了顶峰。整个山东画廊业开始进入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艺术区集群发展阶段,济南、烟台、淄博、潍坊等地均有了政府参与、商家支持、买气积聚的画廊、艺术品交易街区。
艺术品拍卖业在这个时期也有了迅速发展,尤其是进入了2005年之后参与艺术品拍卖的山东拍卖企业明显增多,专门的艺术品拍卖部门也成为常设格局。据统计在2005年介入艺术品拍卖的企业有:山东银星、山东光大、山东鑫泰、山东恒昌等。其中银星拍卖具有AA级资质,2005年6月成立艺术品部,2005年12月18日举行了“盛世收藏2005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成交额为500万人民币。山东光大在该年也有三次艺术品拍卖,成交额分别为1200万人民币、900万人民币和1000万人民币。其他拍卖行也均涉入艺术品拍卖市场,从而引发山东的艺术品拍卖业的快速发展。支撑山东拍卖的是画廊业主和其他经纪人,藏家却很少直接参与拍卖。因而是画廊业主对行业的信心和运作需求支撑起了拍卖场的人气,每年的成交额度也逐步抬升,2005年全年全省艺术品拍卖交易额大约有4000到5000万人民币。
2004年6月,济南举办了“中国书画博览会”,这是山东区域首次现代形态的艺术博览会,也由此将艺术品博览会产业带动起来,进入繁荣发展期,在山东其余地市也出现了不同档次的艺术博览会。这些博览会开始与地方主流媒体如电视台、主要的纸上媒体等传媒机构合作,并集合所能积聚的学术、政府和市场的力量,进行相应规范化的尝试。这些档次不同的博览会的举行可以适应不同层次的艺术品交易和收藏需求,而在成交率和成交额上也有不错的表现。
而传统的艺术品交易市场在山东全省也同时进入了繁荣期,各个分散各地的交易市场启动了民间草根收藏的热情,部分市场具有了全国性影响,周末或活动期间参与交易的人员数量在个别地域达5万到8万人次,而且交易品的价位标准也从原来的万元以下抬升到10万到几十万人民币的标高,加上70%以上的成交率和交易的频繁,这些交易市场的热火在量和范围上均对整体市场产生良性影响。
下一篇:透视山东国际美术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