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香港汉雅轩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6.3
  • 印象:
    静笃斋
    确定
  • 经营时间:
    41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香港
您所在的位置:香港汉雅轩>展览>展览详情

西天中土 - 藝術家特派展覽 - 巫士與異見

  • 无图

  • 无图

已经是最后一张,点击重新浏览!

展览介绍

巫士與異見 Shamans and Dissent


藝術家 Artists
朱帕蒂‧高希 Dhrupadi Ghosh、林其蔚 Lin Chi-Wei、劉韡 Liu Wei 、普拉賈克塔‧波特尼斯 Prajakta Potnis、鄭波 Zheng Bo

策展人 Curator
鄭慧華 Amy Cheng

開幕 Opening Reception
2013年7月26日(週五)下午六點到九點
Friday 26th July 2013, 6 pm – 9 pm

開幕表演 Opening Performance
朱帕蒂‧高希 Dhrupadi Ghosh

展覽至2013年9月30日 Exhibition until 30th Sept. 2013

Hanart Square
葵涌工業街17-21號(近大連排道)美安工業大廈 2樓
2C, Mai On Building, 19 Kung Yip Street, Kwai Chung, Hong Kong (Kwai Hing MTR Station Exit A)
hanart@hanart.com
+852 2526 9019


展覽簡述
鄭慧華

「巫士與異見」展覽的組織緣自於2011年的「西天中土─藝術家特派」項目,為上海與德里兩地、四位藝術家駐地考察的延展與結果之一。「西天中土─藝術家特派」的目的,是在當今這經驗貶值的時代裡,嘗試重建個體和群體的交流經驗與想像,並且延續「西天中土」推進三年來對非西方世界的知識架構、殖民現代性中的歷史/時間觀、現代生活行為系統所構成的自我存在的重新反思。

2011年兩位印度藝術家──孟買的普拉賈克塔‧波特尼斯 (Prajakta Potnis)和加爾各答的朱帕蒂‧高希(Dhrupadi Ghosh)來到上海,同年10月兩位中國藝術家──北京的鄭波和劉韡,以及台灣的策展人鄭慧華(Amy Cheng)被派往德里。除了這兩位印度的藝術家和兩位中國藝術家,「巫士與異見」展覽還邀請目前居住於北京的台灣藝術家林其蔚共同參與,他曾在2013年初受邀至德里駐村。然這個展覽並不僅是關注短暫時間裡的兩地經驗的交換與結果,更多的關注在於從經驗性的創作平台出發,所延續和反芻出來的長期想法和作為。

「巫士與異見」展名與其所展開的意義,來自於印度思想家阿希斯‧南迪(Ashis Nandy)的文章〈巫師、蠻夷之地與荒野-論異見之可聞與文明之未來〉,展覽意圖將上述交會的經驗過程視為一段或多段提供可思索、推論並完整的文本,並且珍視所有參與者獨特的「親歷境遇」。它所將反饋的是一個連續被經驗、構思和再現的歷程──無論何時、何地,並且有意識地省思當今全球主流文化、知識、藝術創作之流動形式和交換形式。除了延繼「藝術家特派」項目的發起人Raqs媒體小組所闡述之藝術作為具「動力的沉思」的意義,更通過強調身體、經驗中的「在場,以及如何在場?」重新提出異質的述行/行動力量之可能,以構成思辯性的「說故事」(這個古老卻於今日失落了)的力量。

這個展覽所涉及的觀點,也是對這個被各種現代性意義下的生命政治所組織、分配所導致的碎散、異化的時代的回應。南迪以「巫師」來闡明「異(議)」的叛離與回歸的表達力道,其真知灼見來自於對殖民現代性中具主宰性的全球意識政治──自我被定義的框架──的叛離與逆襲,以他的話語來說:是一場「對其他自我的失而復得」的運動,在其中,南迪以薩滿巫師作為不可被收編性的象徵與方法,來闡明「異見」的真切性與有效性。

在展覽中,每位藝術家皆以其長期以來的生活覺知與信仰基礎來創作,傳達其對社會政治、意識政治的訴求。鄭波擅長創造使觀者融入的參與式平台,在本次展出的作品中,他關注與訪查了香港菲裔移工的聚集活動,並將印度憲法之父安貝德卡爾(Bhimrao Ramji Ambedkar)的思想與意見注入當代中國與香港的社會階級對話裡,通過製造「境遇」(情境與相遇)而產生了轉化性的交會經驗。朱帕蒂‧高希這位年輕藝術家,她巨大的創造力,來自於其長期反思新自由主義、官僚體制,以及從事追討和思辯印度社會中的公平正義的具體行動。她的場域在街道上、在人群裡。「巫士與異見」展出高希長期以來為社會運動所繪製的一系列海報,她的聲音與爆發力迸發於其中,並產生意義。

普拉賈克塔‧波特尼斯細膩而敏銳,她的創作具有見微知著的能力,從集體經驗中挖掘個人生活的小歷史,二者彼此見證也彼此辯證。波特尼斯為本展作的創作,是找來上海即將被拆除改建的老建物的斷垣殘壁,以物質的形式來重新檢視歷史過程與個人記憶。在她的層層織作與凝視中,大歷史與個人小歷史的合謀與傾軋隱隱流洩而出,此外,她同時通過以在印度與中國兩地生活的人的交換信件來鋪述更多關於時間、空間移轉與個人經驗之間關係交織的時代故事。劉韡的創作如煉金術一般有著驚人的建構能力,其中通過他獨特的組織方式提供種種溢於言表的想像和生存體悟,從各樣視覺性經驗中映射出從傳統過渡至現代,個人與集體交遇境況中幽微的感受與精神狀態。劉韡這次將以蒙太奇式的影像装置,組構他於北京城鄉接合之境所拍攝的群像與話語,以此體現流動於人際、自然之間的諸種社會生活價值觀。林其蔚對當前主宰世界運行的理性憲章之下的身-心異化、知識分類,乃至於疆界、科層的主流秩序保持一種警覺與反省。有別於他過去以行為與聲音為主的作品,這次展出的作品是他花費長時間製作的三系列素描,以及物件組合,從幽秘而個人的「視界」進入,引領出獨特的經驗、心識狀態和對世界的闡釋。這些充滿象徵與超現實意味的作品既像是一個人精神世界的低語,又傳達著人與世界之間多樣有趣的連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