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路,小清新一条街
2011-04-15 10:18:00
平江路,苏州。1972年曾经出现在安东尼奥尼的电影里。在导演眼中,这里是真正的江南水乡。多年来,它从不理会外面的世界,在自己慵懒的梦中沉沉睡去,浑身上下充满着毫不自知的美。2011年初,整修后的平江路初具规模,演绎十足的清新文艺气息。
纯正的水乡气息
全新的平江路绝对是一条可以测试你的文艺指数的小路。如果你来到这里,有一种神秘的“宾至如归”的感觉,看到的每家店都像是自己要开的,看到的每个小植物都想伸手抚弄一番,看到每个茶具都觉得美不胜收,并且想无限期地停留在这个时空中—那么,你的文艺指数一定很高。
翻查史料,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老街,一条沿河的小路,其河名为平江河。在宋元时候苏州又名平江,以此名路。原先的河路都不宽,河上行走的是摇橹船,路上仅可过黄包车而已。“水陆并行,河街相邻”,是典型的水乡特色。在苏州最古老的城市地图宋代《平江图》上,就有平江路这条街道,是当时苏州东半城的主干道。800年来,平江路依然在原址保留了它河路并行的格局、肌理和长度,这也是它最迷人的地方。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堪称是今天苏州古城最有水城原味的一处古街区。
和苏州新城不同,平江路周围还保留了大批老式民宅。午后,有不少当地住户,搬了椅子坐在花架下面晒太阳,脚下是来来回回欢快的小狗。上了年纪的老房子白墙青瓦,外墙多已斑驳,墙面剥落处又攀生出许多叫不出名字的藤萝蔓草。远处,幽静的河道与老宅、小桥、植物之间彼此借景,清风吹过,美得醉人。
与平江路垂直相接的是诸多狭小的街巷,它们的名字就很古朴。比如狮林寺巷、传芳巷、东花桥巷、曹胡徐巷、大新桥巷、卫道观前、中张家巷、大儒巷、萧家巷、钮家巷等等。据说,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着长长的故事。在每个巷子的外面张望,只见里面是高高的垣墙,颇有些曲径通幽的意境,似乎是将江南园林的美学衍生到了日常居家中。
文艺小店中的理想生活
平江路虽是作为历史文化街巷进行了保护改造,但是采用的是标准的修旧如旧。沿街不少老宅已改成咖啡馆、酒吧、茶馆或者小工艺品店,但是这些商店似乎都是爱好文艺的人士开的,能将商店很好地融入水乡旧貌中,所以并没有那种如乌镇般的商业气息。同时,隐秘的音箱藏在平江路的植物丛中,咿咿呀呀唱着水乡的评弹。
比如一家名为“云上”的小店,专营的是香和日本铁壶。步入店中,即有一只和善的大狗上来嗅嗅闻闻。环顾店中,有各种香料,香片,还有未经加工的原始檀香和用来品香的配套小工具。铁壶也是这里的大特色,几百只造型各异的铁壶散落在店里的各个角落,古朴而沉静。店主悠闲地在一边点上香,泡着功夫茶,不像在做生意,而像在示范一种理想生活。
还有一家古色古香的平江客栈。客栈依河而建,标准的木梁瓦顶。客栈中,怀旧的雕花木床、民国时期的婚嫁木箱、清朝的镂花屏风……这些古董都成为了酒店的基本陈设。店主介绍说,除了加添了电话、电灯、宽带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现代设施了,“我们这座酒店卖的就是苏州味道,全世界仅此一家”。
走到平江路中段,会看到一家名为“筑园”的建筑会所。这是上海一家甲级建筑设计院在苏州开出的特色会所。建筑会所在国外比较流行,但在国内却鲜有出现。这次他们选择在平江路开会所,将在里面展示一些建筑设计作品,陈列一些建筑书籍和建筑模型。也会定期开办主题沙龙,供喜爱建筑的朋友聚会、交流。
除此之外,还有可供书画爱好者聚会的海莱画廊,半圃艺苑、展示法国红酒文化的尼古拉红酒吧等等,也都在这条街上。可以说,苏州平江路,正在成为江南的小清新一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