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偏锋新艺术空间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AGA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2.5
  • 印象:
    老板不友善 感觉不错 摄影很好 前卫 铁柱生锈了
    确定
  • 经营时间:
    18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北京-朝阳-798
您所在的位置:偏锋新艺术空间>画廊动态>正文

艺术北京2007现场访谈:偏锋新艺术空间王新友专访文字实录

2011-04-15 11:05:16          

  记者:这次博览会偏锋艺术空间是第一次参展吗?   王新友:对,我们是第一次参加博览会。   记者:虽然第一次参展画廊博览会您看得比较多,在今年五月份有中艺博,大概一个星期之前还有上海当代,现在还有董梦阳策划的艺术北京,这三个都是主打亚洲牌。   这方面您是怎么看的?   王新友:这三个展览虽然前两个展览没有参加,但是我们参与了一些活动或者是亲自去现场多次去学习、观察了解。   我觉得三个展览各有不同,我们谈这一次的艺术北京,我发现一个现象这一次无论是藏家也罢、参展商也罢,普通观众也罢,我听到了出现频率特别高的词:“突破、多元化、年轻艺术家、专业的画廊,最好的作品在中国”,我想这是这次博览会的一个特色。   纵观2007年国内的艺术博览会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中国已经成为亚洲艺术品的交易中心,年轻艺术家已经走向前台。   记者:我们主题展都有一个推出年轻艺术家的环节,近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艺术资源比较高升火热,我们也看到在北京、上海有新的空间注入(港澳台、海外画廊这样的机构),您作为本土画廊的经营者怎么看待国外基金会的冲击呢?   王新友:由于中国经济的强大,我们的话语权在世界上不断加强,所以中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国外的画廊、基金会、专业机构等等进来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这势必会带动我们的发展,我觉得当代艺术和画廊在中国时间很短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很多问题,由于专业、先进的多年品牌的老店进来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借鉴的东西,大家不必以为是狼来了,我觉得狼还没有来,是我们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记者:我们也看到拍卖的火热和艺术家高价作品的成交,很多人一直在谈论泡沫这个问题,您觉得泡沫是良性还是恶性的以及它之后的一个导向?   王新友:我们现在的当代艺术状况和80年代初期的英国状况应该是差不多的,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也是理想主义者,所以我觉得泡沫、危机等等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就是我们如何看待、如何来解决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试想一下中国的大门闭关了这么多年,一旦打开西方的猎奇心理也罢,文化的需要也罢,这些问题都是难免会发生的。   我们现在回头看看中国百年的历史,甚至往前推明清、唐宋以来,我们的艺术家红极一时也是有,有一些问题是需要历史来回答的,我们过早地谈泡沫、危机,尽管有积极作用但还是为时过早。   记者:您做画廊对市场看得更清楚、直观一些,我想请问二位艺术家您们应该也接触到身边的朋友、拍卖的信息,您们觉得当代艺术市场泡沫的问题到底会是什么样的或者持续到什么状态?   范明正:这个问题我觉得刚才新友先生也说了,我比较认同他的观点。中国现在市场泡沫也只是初期的,他说80年代的英国,想想我们80年代中后期的台湾也和当代艺术的经济状况、艺术商业的状况比较相似。但是台湾是小的区域、泡沫化的速度、商业化的速度会很快解体这样的一个过程,但是中国大陆不会那么快,泡沫也是初期的泡沫,没有形成巨大的泡沫,还没有到那个程度我是这样想的。   记者:即使有泡沫最后还是有水存在,还是一个好的现象。   王新友:我持这种观点。   范明正:泡沫是经济高度发展一个必然的产物,刚才说泡沫引导成一个良性的泡沫,不是恶性的就没有关系。   记者:还想问一下刘志懿,我们看到一些拍卖以及画廊有很多当代艺术价位比较高的作品,这种高价位的作品您作为艺术家艺术价格和价值是相等同的吗?   刘志懿:因为我作为艺术家可能会对这个有一点看法,毕竟我不是藏家,他觉得这个价位合适就成交。   范明正:现在分工很明确,画廊、评论家、艺术家、藏家,中国现在基本上还是趋向于规范,我们艺术家只是做生产者的角色。   记者:对市场的关注呢?   刘志懿:市场因为是多元化,只要认认真真、诚恳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能就会有人去看中,从其它方面去资助你完成一些理念,可能作为我们来说更看重怎么让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更趋向于循环,就像你刚才说的市场和拍卖,这和市场远了一点。   记者:当今的艺术市场首先对艺术教育有了影响,对艺术家的创作有影响,这是我们都能看到的,也有一些批评家的文章包括艺术展览。对艺术家您觉得商业的影响是什么?   刘志懿:如果一个艺术家卖得非常好,可能会做得更好,只不过他从事的可能会更高雅一些或者是需要一些天分、后期的努力需要一个长期的教育,这个市场应该对他有相应的回报。这个作为艺术家本身来说看你想拿这个怎么去做,而不是我要得到多少钱。   范明正:这还要看艺术家自身的素质、自身的品质,大浪淘沙很快就会淘掉。   刘志懿:现在所谓说的泡沫就是这个,说得都是不好的东西更多,好象比较看中多少年不画画突然回来画画。   记者:我想画廊负责人对这方面应该会有不同方面的理解?   王新友:所以偏锋新艺术空间我们这个画廊没有随波逐流,这次我们参加艺术北京博览会没有去发现带这样的作品讨好西方、藏家。我们选择艺术家要一个标准:毕业以后经过三至五年的沉淀,不随波逐流、面对艺术冷静而又真诚的作为合作对象。所以偏锋艺术空间从签约艺术家到举办各种展览,我们是“远离商业、拒绝政治、拒绝符号”。   记者:我看过偏锋的展览在去年冬天有一个图画手工做得比较大,有很多年轻的艺术家参加。在选择年轻艺术家的同时画廊有什么标准呢?   王新友:第一,不能随波逐流。第二,面对艺术要真诚、冷静。第三,毕业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   记者:在校生会选择吗?   王新友:我觉得他的生活阅历简单,对生活的理解、把握的也不一定准确,当然我们签约艺术家会有这些条件,优秀的毕业生会在我们的目光之内,我们也会跟踪和考核,我们不会和在校生和刚刚毕业的学生进行签约。   记者:近两年包括央美和川美在他们的毕业展上就会有很多作品同时被收藏家、画廊选定。   王新友:所以这就是一个问题,我对当代艺术比较乐观,我认为泡沫也没有到那种程度。我还想和大家交流的就是中国当代艺术只是刚刚起步,而不是所谓的成熟期的如何(初级阶段),有好多藏家、画廊也罢,他们采取的一些形式,追求的商业目的也没什么不对,但是偏锋艺术空间不会这样做。   这是代表我个人的观点。   记者:这也是画廊或者个人的定位(学术上的走向)。   王新友:我这个标准和我自己的定位希望大家给予监督。   记者:有没有关于影像方面的?   王新友:由于我们是去年正式成立的空间,我们目前的学术资源还仅限在以架上为主,影像、综合材料、装置我们肯定会关注,待我们进一步把学术资源拓展开以后肯定会去关注的。   记者:近两年随着华辰影像开拍影像市场很火热,我们在今天的展览现场看到了照片这类的作品,但多媒体作品比较少,您认为多媒体会不会成为博览会或者市场主流,包括我们在巴塞尔看到这样的装置是很正常的?   王新友:中国当代艺术尽管是看起来很繁荣,我想也不能乐观。无论是市场的成熟还是整个艺术作品呈现方式的成熟大概需要三、五年的时间,我想三、五年后我们看到的博览会绝对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三、五年后会是什么样我不知道,但肯定比今天好得多。   记者:三五年会更冷却,大家更理性一些,包括在市场上买画,画廊也会在推广方面做展览。   王新友:我相信三、五年之后会更成熟,偏锋新艺术空间有一个经营理念(To be together):和艺术家、艺术市场、藏家共同成长,所以我们给自己规划一个时间段(三至五年)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起来。   记者:谢谢您们做客我们的演播室。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