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龙艺榜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AGA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6.1
  • 印象:
    版画作品好 不错的画廊 垃圾 值得一去 很规范
    确定
  • 经营时间:
    20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北京-朝阳
您所在的位置:龙艺榜>展览>展览详情

日常的暇思

  • 带着鸭子逃跑的桌子

  • 小马

已经是最后一张,点击重新浏览!

展览介绍

刚想吃猪肉,涨价了;刚想去旅游,高铁追尾了;刚想看故宫,专家把文物弄碎了;刚想坐电梯,倒转了;刚想捐个款,郭美美出现了(摘自网络论坛)…这个夏天是我记忆中最多事烦闷的一个夏天:人心不古、商人无信,伴随着美债危机、英国骚乱,而艺术市场被投机逐利者左右,人心像如热锅上的蚂蚁。无孔不入的互联网论坛、微博、媒体如同一架巨大的偏光、失焦的水晶魔镜,扭曲着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将我们流放在荒诞无常的异乡。

我开始羡慕资讯闭塞、小国寡民的古代,灵魂可以在清净空明中自由生长。明代浮白斋主人在《雅谑》中讲了一个县官拜会乡绅的故事:“华亭丞(丞,古官名,在此相当于今天的副县长)谒乡绅,见主人未出,便于座上鼾睡。倾之,主人至,见客睡不忍惊,对座亦睡。俄而客醒,见主人熟睡,则又睡。主人醒,见客睡,则又睡。及丞再醒暮矣。主人竟未觉,丞潜出。主人醒,不见客,亦入户。” 故事中主人与客人互不惊扰对方的走神小憩,在安静的暮色中相对而寐。如果在今天,一个副县长下乡一定是一个歌舞升平、鸡飞狗跳的场面。

《日常的遐思》的策展意念是观察艺术家各自进入的"走神儿"的心境:他们自言自语,操练着各自偏执的技艺。与猴子玩杂耍的笑面浪人(苏锐)、在无稽的超现实的空间中冥想的雄鹿(冯莹)、精灵古怪的连体婴(文悦)、在童年的恶作剧里患了失忆症的儿童(黄恺)-无视周边的动荡,艺术家们都构造着独特的世界。袁佳痴迷于用椴木创造作品,为此她购置了大型的木工器械,潜心研究木加工方法;日常物体和动物被她赋予了关节,随时可能自己惊醒,摆动、跳跃,摆脱人的控制,自行其是:细长腿的餐桌带着鸭子逃跑、家具从墙上跳下来、猪身体上拉开抽屉……既有童话的美妙可爱,也混和着对荒谬现实的不信任与质疑。
我很欣赏于瀛沉静而善于思考的性情,他在作品《身体福音堂》中并置着耶稣、玩偶、动物,追问着身体的文化和精神属性;而《上海画家》中女性的身体、姿态解析着在以男性艺术家为主导的女性题材绘画中女性被欣赏、玩味的方式。与于瀛的交谈提起了他和我共同喜爱的法国小说家阿兰·罗伯-格里耶(1922-2008)。毕业于农艺学院,格里耶年轻时在法国乡间的人工受精及激素实验室工作,每八小时一次,每天三次,每次四十分钟左右给上百只雌鼠作生理实验涂片;其余时间他就在公牛的谱系图表的背面写小说。格里耶认为:“二十世纪是不稳定的、浮动的、不可捉摸的;外部世界与人的内心都像是迷宫。我不理解这个世界,所以我写作。”这个“走神儿”的大师、关注微观的物的世界和心理描写,好像在厮杀的战场上目不转睛注视着一面飘动的旗帜,战场的生死却如过眼烟云。而于瀛绘画中的场景超越了对现实的再现性描绘,以文化研究与心理分析的视角,正在形成独特的观照世界之道。

鲁迅在与弟弟周作人因家事决裂之后在日记中写道:“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饭,自具一肴,此可记也。”。与世界的喧嚣决裂,沉浸于奇幻的遐思中,我希望这些艺术家在自我精神高蹈的烂柯山中神游无倦。